APP下载

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视域下“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3-01-05姜宁宁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自由人全人类联合体

王 娟,姜宁宁

(喀什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部,新疆喀什 844000)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未来社会的基本情况概括为:“代替着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主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世界的发展方向和全人类的福祉。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延续和创新,深入探究“自由人联合体”与“坚持胸怀天下”思想的辩证关系及实现路径,对于新时代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坚持胸怀天下”汲取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中的养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渊源。

(一)自由人:每个人自由自觉、全人类解放

“自由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之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压迫消失,社会制度统一,全人类自由和解放。从个体角度来看,在共产主义社会构思下的“自由人联合体”中,自由人即指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摆脱压迫和束缚,个性自由、独立自主而又全面的发展。从人自由的程度来看,人的个性自由可划分为劳动自由和精神自由两个层面。劳动自由是指在不存在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从劳动异化中得到解脱,不再因为资本的控制而从事违背自己的个性、高强度和高压力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自觉自由的结合自己的热爱而选择劳动,是积极主动的劳动。精神自由是自由和自觉的完美联合,个体在实现劳动自由的基础上,站在全局性的位置上看待问题,将个人的小我融入集体中的大我,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连,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达到一致,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从人自由的范围来看,“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将整个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由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形成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在此背景下的自由人,不再局限于某个共同体的自由,而是实现全世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包含着“天下”每一个人,只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与解放,才能实现“天下”人的进步与发展。

(二)联合体:实现“自由人”的形式和载体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共同体,个人的自由只存在于统治阶级范围内,也就是只有属于这个阶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个人自由。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组成的联合体是“虚假共同体”。“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2]119这种仅存在于阶级范围内的“虚假共同体”,成为了资本家不断榨取剩余价值的幌子。资产阶级享受着物质财富带来的“自由”,这种“自由”却成为广大的工人阶级“新的桎梏”。马克思通过不断的尝试,想要探索一种“真正的联合体”的模式。首先他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的“联合体”下,国家仅服务于“资产阶级”,而对于被压迫剥削的劳动阶级来说毫无自由可言。然后对政治国家的批判,他指出在“虚假共同体”的统治下,“自由”的资本家对财富无限追逐,在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工人阶级的利益就会愈加遭到损害。最终他想要探寻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开始了对“自由人联合体”的初探。在这个“真正的联合体”下,人人自由平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奋斗终身,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是他的终极目标。“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第三阶段即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联合体就是这个目标的载体。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只有在一定的联合体中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这样的联合体中不仅社会生产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极其丰富,而且人人平等,阶级压迫和剥削将不复存在,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始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为全人类良好有序的发展搭建起实现“自由人”的载体。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团结合作的联合体

“自由人联合体”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且“自由人联合体”的组织形式不局限于个别国家,而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阶级和国家消亡,自由人自觉联合下形成的一种最新的社会形态,超越国家及其他的一切共同体。首先,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前提。“社会发展形态的更迭是历史长河中无可替代的事实,也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壮大的过程。”[5]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的、巨大的作用,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为“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的物质基础还应具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以及丰富的物质财富,在生产关系上,需达到消除旧式分工、消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消亡,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占有和使用,人与人之间不公平的关系彻底解决,社会矛盾根除。其次,“自由人联合体”就是指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之间形成的一个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团结互助的共同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同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2]119“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结合人的本质基础上总结而来,只有整个社会和谐平等的联合,个人才能够真正得到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世界的发展为自身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二、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与“坚持胸怀天下”的内在关联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认为建立一个全人类的“联合体”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的目标即是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理论渊源,二者之间一脉相承。

(一)“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支撑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描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经济的历史的基础”[6]9。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状,结合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发展规律,敏锐地察觉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关系是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原因。

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自蒸汽机诞生以来,资本主义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殖民地的建立,极大扩大了商品市场的发展,19世纪工业革命促使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建立。与资产阶级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产方式以强制和压迫的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封建社会中的部分贵族以及商人、行会、高利贷等逐渐转化为资产阶级,农民、雇佣劳动者以及遭遇淘汰的手工业者逐渐成为无产阶级,可以说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社会中孕育而来。“既然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有赖于封建社会的孕育,那么‘类似的运动’还必将在资本主义之间与共产主义上演。”[7]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也诞生了它的更高级别的阶级——工人阶级。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工人阶级却更加贫困,社会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危机频发。此时,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受到生产关系的阻碍,无法再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两大阶级在不断进行的斗争中,工人阶级愈发团结,也越来越感受到联合带来的力量。更加强大的无产阶级也将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断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更加成熟。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42可见,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某一单个国家要达到的社会形态,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口问题、气候问题、粮食问题以及近两年以来新冠疫情的肆虐,使人们越发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处理不好这类全球性问题,就没有一个国家、民族能够独善其身。只有“胸怀天下”才是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生存的主旋律。“坚持胸怀天下”是“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解决当下矛盾冲突,引导全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以全人类的幸福与解放为目标,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根源。

(二)“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指南

在《共产党宣言》中,“联合”一词作为该经典著作的主题与核心,一共出现15次,“联合”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重要形式,被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说明“联合”的作用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时间和历史的脉络,向人们阐述了“联合”对于无产阶级斗争以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意义。

首先,无产阶级的首次联合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作为一支进步力量与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开始的。此时工人阶级的联合“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6]39。马克思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取得的每一个胜利就都成了资产阶级的胜利”[6]40。虽然这一次的联合,最大的利益既得者是资产阶级,但就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来说,无产阶级始终是一支进步的、先进的阶级。随后,在资产阶级统治下,无产阶级开始了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工人阶级的劳动所得仅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无产阶级日渐觉醒,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6]43。资产阶级无形中为工人阶级的联合与后期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并且这种联合逐渐突破了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形成了全世界范围内工人阶级的联合,此时的资产阶级亲手培育出他们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最后,自无产阶级诞生之日起,就把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斗争的使命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放眼世界,关注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6]50。因此,工人阶级的斗争必须超越国界、跨越民族,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的解放与发展。“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6]50

在“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指出“联合”对于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维护自身利益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命运共同体,面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联合”是解决当下矛盾、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出路。“联合”也需突破民族、国家的范围。当今世界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气候变化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卫生公共事件、恐怖主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独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天下为己任”、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伟大志向作为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发展”[8]436。这也正是新时代的“联合”最生动、最伟大的实践。

(三)“坚持胸怀天下”是推动“自由人联合体”进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视野和情怀,它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积极践行和传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外交经验之一。面对世界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胸怀天下,始终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把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成为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主旋律的领跑者,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为我们描绘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图景,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拓展全人类的发展方向和追求“自由人联合体”模式下的理想王国。“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同时,始终报以最高理想,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全世界各国的团结稳定、独立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8]20。在外交政策上,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加快全球化发展步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谐发展。在经济上,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全球经济的内驱动力;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始终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坚决抵制单边主义和欺凌弱小的不公平现象,捍卫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在全球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世界大国的胸襟,积极参与到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的治理上,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谋福祉。中国由于自身的不断强大,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全人类谋幸福,超越了资本主义国强必霸逻辑。

总之,“坚持胸怀天下”历史经验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全人类的发展而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为人类世界谋进步中展现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三、“坚持胸怀天下”在“自由人联合体”视域下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步入新时代,基于全球化广阔视野和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总结出“坚持胸怀天下”的宝贵经验。“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理论来源,为如何坚持和发扬“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要做好中国的事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明确指出,在全世界无产阶级自由自觉联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跨出“人的异化”的怪圈。纵观人类发展史,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分别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产阶级社会,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更是充斥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在处理国家关系上往往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为原则,它们秉持“以邻为壑、背信弃义”的处世之道早已不足为奇。在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矛盾重重,全球问题层出不穷。而无产阶级作为最广大人民的代表,并不是某一个利益阶层的代表,无产阶级的目标是联合全人类各民族、国家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解放和发展,共产党人作为无产阶级的领导者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怀揣深厚的人类情怀,时刻关心全人类的发展方向。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产生的人类发展问题中,始终坚定胸怀天下的信念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世界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发展自身;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促进世界和平的力量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力量,中国更强大一些,人类公平正义、安全稳定、世界的繁荣也就更有保障一些”[9]。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强的同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提供新思路。因此,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自身,才能为世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才能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坚持胸怀天下”。

(二)要有广阔的全球化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产主义运动是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推翻资产阶级而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宗旨,要实现这个崇高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而当下就要以满足全人类共同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全人类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8]46。“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人类共同的利益以及广阔的全球化视野,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下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要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现实,一是要以世界多样性的统一为交往前提。每个国家都拥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字,同样,每个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文化、制度和国情上的差别。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难免会造成纷争和对立,由此引发的冲突甚至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全人类已经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尊重世界多样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二是要坚持平等友好、协商合作的交往机制。人类虽存在共同的利益,但国与国之间还存在各自的特殊利益,要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推行霸权、霸道、霸凌,应该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遵循,坚持共商共建共享。”[10]三是要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根本原则。各国之间要立足于共同发展的现实基础,深谋远虑,在各国利益上不断扩大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在自己发展的同时给他国创造发展的条件,在他国的发展中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

(三)要树立整体安全观,以人的发展为归宿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指出,在全世界“联合”的过程中,各国的内部矛盾也容易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扩散,当今世界疫情蔓延、恐怖主义猖獗、极端气候频发等问题日趋尖锐,严重阻碍了人类的发展,而安全的环境是人类寻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面对世界性的难题,各国之间需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治理。同时,“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着眼点是现实的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人的异化,由必然王国跨越自由王国,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以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出发点,为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共谋发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引领全世界朝着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

首先,要引导世界各国树立整体安全观,严格遵循国际规则。各国之间不能因为个别的利益而侵犯别国利益,应牢牢遵守国际惯例,提升运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共谋发展,大国要有大国担当,而不是一味只谋求自身利益搞特殊、谋特权。其次,要致力于每个人的均衡全面发展。现如今,西方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的整体实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各国在追求共同利益时,不能忽略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共同进步,而是要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和均衡发展。最后,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全人类自由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为全人类创造极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带来分工模式的变革,缩短人的劳动时间或将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人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有充足的自由时间,不受到物质的束缚从而实现更多精神追求。

四、结语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全人类逐渐形成一个联合体,各国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而来。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人类世界才能化解冲突,不断发展迎来光明前途。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立足于人的生存实际,在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的情况下,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是人类社会奋斗的终极目标;“坚持胸怀天下”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视域下“坚持胸怀天下”,一是要坚持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科学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要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路径。“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总结出来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谋求新的发展机遇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自由人全人类联合体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排球比赛中“自由人”的作用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关于献血
疯狂的重量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宁波党建联合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论《安魂曲》中母亲形象的三重意味
排球比赛中合理使用双自由人战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