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2023-01-05佟晓玲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红色校园

陈 玲,佟晓玲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要抓好青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1]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用好党的红色资源是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1 年7 月30 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丰富校园文化、传承红色故事,要善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与优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红色资源的传承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赓续传承:红色资源涵养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资源”是对现有物质和精神力量的集合,“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集中彰显中国共产党革命性、阶级性和先进性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形态的总和”[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3]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催人奋进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留下了历久弥新的红色文物和革命圣地,积淀了血脉赓续的榜样模范和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的红色记忆和历史印记是涵养和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一)浇筑物质文化的坚实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它主要包括物态环境文化(包括学校各种建筑物和图书馆、宿舍、食堂、教学设施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形态)和自然环境文化(包括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红色资源拓宽校园物态设施建设的渠道,在校大学生除课堂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校园,校园建设成为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重要方式,红色资源以其源远流长的内容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参照。另一方面,红色资源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在校园建设中,可以革命先烈和英雄故事为原型制作雕塑,并附加增设具体故事展览碑;图书馆可设置红色资源展览角、展览长廊;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地可张贴的以党的精神、革命故事为主题的海报、字画等,充分反映红色资源在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奠基作用。红色资源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与学生息息相关,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建设校园物质景观,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接受隐性熏陶,久而久之在大学生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根深蒂固。

(二)丰富精神文化的生动内涵

精神文化的力量无形胜有形,相对于校园物质文化来说,校园精神文化以其引领作用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各个发展阶段经过扬弃逐渐形成的各种传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反映学校本质特征、精神、风貌的一种意识形态。”[5]包括精神谱系在内的红色资源,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的生动内涵。第一,红色资源在校园精神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校园文化参与者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井冈山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起到思维上的引领、实践上的指导作用,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伟大精神,将红色资源深深植入校园精神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红色资源体现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具象化表现中。校园精神文化表现为一所高校的传统、校训、校风、学风和教风等方面,如北京大学的传统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传统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由于北京大学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的发祥地,因此在其传统精神和学风方面,将红色资源与校园精神文化的结合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校园精神文化温润的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形成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不可磨灭的。可见红色资源的内涵对校园精神文化具象化表现影响深远。第三,红色资源赋予校园精神文化立德树人之意义。校园精神文化是培育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红色资源蕴含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辟行为文化的崭新境界

校园精神文化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关键,而校园行为文化则是对精神文化最直接的诠释。“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的直接的载体。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6]校园行为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宿舍文化和社团文化。第一,红色资源为学术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开展以党史党建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生绘制以“党的艰辛奋斗历程”为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等符合学生兴趣的文化活动,从而有效利用于红色资源加强校园学术文化的建设。第二,红色资源为宿舍文化增添了鲜明的色彩。高校大学生基本上实行住宿制,这意味着宿舍是学生的“小家”,在学院的组织领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宿舍进行装饰,以革命精神、英雄故事为主题,评选“优秀党员宿舍”等都体现出红色资源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融入学生生活。第三,红色资源为社团文化倾注了生动的内涵。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课余时间的校园中随处可见朝气蓬勃的社团身影,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红色资源,成为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的不可多得的方式。话剧社团以话剧的方式对英雄故事进行演绎,歌唱社团以受学生喜爱的“阿卡贝拉”形式唱出爱国爱党的歌曲,舞蹈社团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现代舞当作日常排练的舞种,在社团文化中,红色资源的融入将简单的娱乐方式变得富有情感,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对红色资源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四)永葆制度文化的精神品质

校园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存在的基础,在校园文化整体建设中起着支撑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基础和保障。高等教育要想顺利实施并保证质量,必须注重制度安排及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制度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使制度规则和制度意识等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具体可见的规章、制度、政策等内容约束广大师生员工,同时将校园制度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氛围。红色资源永葆校园制度文化的精神品质具体体现在多方面:其一,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导向。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校园制度文化应体现出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价值取向,红色资源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历史印证,保障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提高了校园制度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使高校的各类制度规则和价值理念更好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其二,增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凝聚力。制度文化是高校整体价值取向的体现,承载着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心理意识和文化品格,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的认同感,提升师生员工“心与学校同在”的归属感,将全体师生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学校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其三,改善校园制度文化的制约手段。除正式的制度规则外,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非正式的传统、习惯、观念等,具有一定的协商性和约定性,将红色资源融入非正式校园制度建设,能够改善正式制度规则强制约束学生的状况,通过柔性手段对学校的环境、风气、道德、舆论、关系等产生一定的约束效果。

二、统筹协调: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应坚持的原则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功能,才能实现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机统一性。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红色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让大学生通过教育教学和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学习红色资源的理论内涵,并将所学内容融入社团文化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将其转化为实践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切身感受党的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共同体意识。“只有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红色历史、走进红色历史,才能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为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奠定知识、理论、情感和实践基础。”[8]一方面,注重对红色资源理论内涵的学习是大学生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关键一步。党的百年历史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征程的集中体现,则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和时代性,加强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理论内涵的学习,有助于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的理解。另一方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将理论学习外化于行的制胜一招。在实践方面,既要注重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开展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个“理论—实践—新理论”的过程,大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内化于心,再将学习到的红色资源理论融入实践中,通过深入实践产生新的更为深刻的理论。

(二)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

时代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党的前进步伐从未停止,红色资源作为党的历史精华,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革命历程。历史与现实是相互贯通的,学习红色资源蕴含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学习中联系当前国家政策的紧密度,深化高校学生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与运用。一方面,加强对红色资源历程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将红色资源学习更好地与现实相结合。红色资源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复兴伟业建设时期的全部过程,对红色资源历史进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将红色资源与当前政策学习相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对红色资源历史进程学习的基础上,将红色资源与当前政策学习相结合,把用好红色资源当作大学生势在必学的重要任务。要坚持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强调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红色资源理应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依据。历史是见证,现实需创新,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势在必行。

(三)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是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统一于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坚持使“为人民”的动机与“受人民欢迎”的效果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红色资源通过校园文化立德树人”的动机与“受高校学生欢迎”的效果相统一。一方面,坚守融入的目标与使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使命是让打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渠道深化对红色资源的学习,最终达到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机成为促进大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内驱动力。另一方面,关注融入的效果与实际。“受高校学生欢迎”作为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是检验“动机”的重要标准。不仅要重视二者融合的目的,更要从学生自身兴趣出发,在课堂教育中穿插以红色资源为题材的多媒体资料,在校园文化中用吸引学生的方式将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予以表现,才能实现“动机”与“效果”的完美统一。坚持二者统一,遵循了从学生主体出发,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三、多措并举: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路径

文化环境、文化内容、文化载体和网络文化构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四重维度,因此,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应围绕这四个维度,以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将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落实落细。

(一)嵌入校园文化环境,夯实红色根基

“文化环境蕴含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介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使人的思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上文化环境的烙印。”[9]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作为主体也潜移默化地被校园文化环境影响着。先进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校园文化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甚至还会使学生坠入深渊。因此,加强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首先需从校园文化环境入手。第一,将红色资源的内涵融入校园学术文化环境。学术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将所学内容表达出来的最直接场所,学生通过对在课堂所学的红色资源相关知识的内化,将其在讨论、写作和文稿演示等形式中表现出来,既有学生内化的过程,也有学生外化的表现,更进一步的深化了学生对红色资源的理解。第二,将红色资源主题融入校园建设环境。校园建设环境是校园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总称,在校园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中度过,但除教室外的其他场所对学生产生的隐形影响不容忽视,将红色资源主题融入校园建筑、雕塑、展览馆等,是红色资源融入校园建设环境不可或缺的。第三,以红色资源为题材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氛围。参与校园文娱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方式,组织开展党的故事、革命精神为题的校园文娱活动,有助于在学生兴趣的驱动下,达到对红色资源精神内核的学习和传承的统一。

(二)引入校园文化内容,注入红色能量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相关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加强将红色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内容,是提升红色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度的又一重要方式。红色资源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有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引领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守社会主义道德,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内容方面,要重视红色资源融入物态环境文化建设,例如在图书馆、宿舍、食堂、教学设施和文体娱乐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原则;要重视人文景观文化建设,例如历史人物为学校题写的签名、历史事件纪念碑、校史馆的建设等。其次,在校园精神文化内容方面,要用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引领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理念,在弘扬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统一,更要重视大学生的校史传统和教风、学风、校风的培养。第三,在校园制度文化内容方面,要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制度规则和制度意识,以制度的驱动性激励学生对红色资源的学习,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行为规范、高校精神和集体价值取向等方面切实做到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结合。

(三)融入校园文化载体,筑牢红色堡垒

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红色资源和高校校园文化相辅相成,红色资源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校园文化为红色资源的传承提供了载体支撑。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三个方面。一是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干部为抓手,推动红色资源融入班级文化的建设;抓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红色资源与学风建设、学习内容的融合;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加强红色资源对班级文化活动的引导作用,在开展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的同时,坚持红色资源的方向引领性。二是融入宿舍文化建设。将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后勤保障人员的辅助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实现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与宿舍文化的结合;积极组织开展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宿舍文化活动,例如宿舍形象设计比赛、宣传标语、海报征集等;加强党团组织进宿舍,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凝聚和带动作用。三是融入社团文化建设。加强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为学生的社团文化建行提供组织保障;提升红色资源对组织平台建设的影响力度,为学生社团文化的建设提供动力;坚持将红色资源融入社团活动内容,强化活动的思想性,提升社团活动的品质。

(四)植入校园网络文化,凝聚红色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能够获取的信息繁多且冗杂,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和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弱化趋势,而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接触和使用相较频繁的工具,在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作用凸显。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中的运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要坚持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在受学生欢迎的基础上实现红色资源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其次,要坚持将红色资源建设成为网络环境中学生喜爱的“热点”。将红色资源与网络热词、短视频、快闪镜头等网络环境中时兴的形式紧密结合,在吸引学生关注度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红色资源的印象。再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服务于学生的网络文化平台。在网络文化平台积极推送传承和发扬有关红色资源精神内核的文稿、视频、图片等内容。最后,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要对网络上传播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特别是要审核有关红色资源主题的内容,坚决抵制通过网络抹黑革命人物形象、编造违背历史的革命故事、恶搞相关革命题材多媒体资料等行为。

四、结语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红色资源育人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任重道远。红色资源的涵养作用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文化依托,对红色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和有效运用必将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与研究,加强对榜样精神的凝练与升华,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发挥榜样精神的强大力量,为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更多更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红色校园
红色是什么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