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生成机制与实现路径
2023-01-05王世忠李雨谦王明露
王世忠,李雨谦,王明露
(1.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将民族团结视为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将建设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治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1]2017 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高的政治理想与最朴素的道德情感,指引着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方向。学界对此开展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成果主要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价值、内涵、本质、属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从学科的视角来看,大多是从民族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论域,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拓展,推进中华民族的时代形塑,以文化传承的推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属于心理的范畴,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构成是认同心理,强调主体认同的身份归属感,指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3]在认同心理的框架下探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成果,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有助于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术界域。
意识的本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情感及意志信念的统一,对于个体的身心系统而言,具有统合、管理以及调控等作用。认同的形成,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范人物在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生活在特定群体中的成员,通过认知与评价,形成趋同的信念、情感、需要以及行为倾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演进过程中,各民族形成的对共同身份的认知自觉、情感依附和主动维护倾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是由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机组成,探讨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生成机制,进而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实现路径,将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认知认同和情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涉多元族群在交融生活实践中所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民族国家价值诉求的社会表达。[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认同既是各民族产生共同群体身份认知和情感归属的核心,同时也是民族成员归属认同的心理基础的确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即是各民族在对自身文化、发展历程等认同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这一高层次的民族的认同。从意识的发展过程来看,心理认同过程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五个衔接相续的发展阶段。因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心理机制生成的探索,也就是基于认知认同、情意认同、需要驱动以及实践过程的有机互动和相互作用,[5]以促进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达成心理认同为目标,而形成的一整套动态上升的运行体系。
(一)认知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起点
个体的心理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和三个阶段。其中,两个层面分别是指感性认识层面与理性认识层面。三个阶段包括被动认知阶段、自愿认知阶段以及理性内化阶段。实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认同,应充分尊重和遵循人的心理认知结构,实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由感性认识层面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促使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由最初的被动认知,逐步过渡到自愿认知阶段,并最终达到理性内化阶段。要想实现这一升华,就需要厘清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源与流,通过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的细致梳理,全景再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程,从而有效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召力以及说服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且伟大的民族,究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炎黄二帝甚至是新石器时代。但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形成,[6]则是源于春秋时期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华夷之别观念的产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等史料,承载了古时华夷之别的观念。因而,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双方,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关文献资料中得以确认。以中原夏、商、周为主体民族,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往来中,不断与周边的多个民族相互交融在一起,从而逐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而作为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一方,华夏民族在形成之后,逐渐与周边的多个民族一同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双方。华夷之别的思想观念,为当时和此后统一王朝“因俗而治”以及民族自治的政策施行,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华夷之别观念与中华民族统一体双方的确认,是认识和把握此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一把密钥。
在历经战国及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后,至唐代时,华夷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胡越一家”、对华夷“爱之如一”的全新的华夷观,实现了对传统的“贵中华贱夷狄”观念的颠覆和突破。其后封建皇权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另一方面基于对中华民族自觉或自发地认同,推动华夷理论历经“夷可变华”“华夷同风”“天下一家”“华夷一体”的演变历程。辽、金、元、清等封建王朝的统治集团的华夷观,逐渐开始把本民族及其他非主体民族,纳入中华民族这一更大的范畴之中,由此表明中华民族已经自发地形成了。20 世纪初,在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中,中国境内各民族自觉地认同于一个民族,这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普遍觉醒的结果。华夷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顺利实现了从“自在的发展”到“自觉的发展”的转变。
(二)情意认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
情意包括情感和意志两个方面,它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部分。其中,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产生的,并随着认识世界能力的提升以及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发展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它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因而会随着立场的转变、观点的改变以及生活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变化。意志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是为了达到确立的目的而自觉调节支配自身行动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人们克服困难障碍的毅力和决心,以及在遇到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无论是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还是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在其内部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无法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意志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甚至价值观,在构建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是战胜困难和克服障碍的法宝。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7]民族团结重在情感凝结,情意是一种动机力量,它不但能够使各族人民的主观体验有序,而且能够赋予各族人民以强大的力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情意认同,集中体现在对中华民族这一自觉的民族实体最为深厚的情感以及最为坚定的信念,是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文明进步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关系的情感和态度。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艰苦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和形成强大凝聚力的不竭动力。1840 年以来,内忧外患的时局,使亡国灭种的危机空前加剧,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反抗侵略,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气壮山河的宏伟史诗。[8]在百年奋勇抗争中,各族人民对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得到进一步深化,由此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早已融入各民族流淌的血液中,并成为中国发展永不停歇的精神动力。[9]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意认同,表现为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心理距离的缩小和亲近,在各民族成员身上体现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情意认同,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
三、需要驱动和实践检验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实现和升华
(一)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动力源
需要是个体开展具体活动和采取行动的前提条件,是人的一种状态和促使人行动的原动力,它可以有效地激发、推动和维持人们的行动。个体的需要是利益产生的基础,它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由于需要产生了利益,共同的利益促成共同体的形成,满足各族群众的现实需要,是增进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重要动力源。它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中,关涉到各民族是否愿意主动付出和愿意付出多大努力的关键要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能否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和接受,各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和交往交流中是否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导,关键在于它能否充分反映、实现和满足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
因而,在理论方面,应有效整合与各民族繁荣发展休戚相关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各族人民深刻地感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本民族发展进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激发出各民族的实践动机。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具有整体性,也具有个体性的融合性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多元,亦即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不可缺少的单元。各民族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其发展具有不能分割的整体性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实践方面,要让各族人民看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深层次的历史性变革后,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一系列伟大成就,由此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坚实基础。[10]同时,充分向各民族人民展示我国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现实景象,包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医疗卫生、居民住房等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使各民族认识到唯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维护民族团结,才能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实践过程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检验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同时,实践也是检验和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检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过程,就是要在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下,引导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目标,直面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主动践行和检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族群众也会形成全新的和更为深刻认知和体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妥善解决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党的领导。这是正确认识民族现象,深刻分析民族问题,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其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是我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动力源泉。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而,应以党的民族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的重要理论指针,用新思想教育武装全国各族人民。最后,应坚持以发展为导向,实现民生福祉的有效改善。在实践中,坚持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抓手,努力在发展中解决民族地区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落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做好东部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工作,加大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让各族群众共同享有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系列成果,才能有效争取民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群众中入脑入心,开花结果。[11]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路径选择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增强认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树立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并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记》说:“礼者,理也。”礼是中国人在生活交往等活动中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习礼、尚礼、守礼、重礼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先辈代代相传而来的文明礼仪,是值得我们永远骄傲和珍视的宝贵财富。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要从礼仪文化开始。礼仪关乎人格,同时也关乎国格。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教育与宣传,特别是注重通过礼仪制度褒奖先进,彰显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12]在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中,各民族交流互动、交融互嵌、传承创新形成了灿烂悠久的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是浇灌“团结统一之花”的精神养料,华夏文明五千年积淀的厚重的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为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奠定了文化自信。在以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增强认同时,一方面应努力探寻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另一方面也应注重以现代化的方式对传统礼仪文化进行解释和表达,从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以全新的时代气息和内涵,使其拥有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政策的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始于1952 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开展的民族团结月活动,其初衷是向各族人民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1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进步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被提升到“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应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通过推动教育的日常化、通常化和平常化,进而引生情感的共鸣,[14]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情感共振,增强各民族相互离不开共同的情感体验。同时,立足于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凸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发展道路理念以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念,从而增进各族群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认知认同和情意认同。
(三)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符号机制
符号蕴涵着相应的文化意义,由此成就着人的理想世界。每个人除了生活在现实物理世界之外,还拥有着一个由符号蕴涵的文化意义构建而成的理想世界。[15]以符号蕴涵的文化意义为依托,积极探索建构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符号机制,能够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智慧,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机制,一是应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符号。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合体,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而文字则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但是促进思想交流、实现情感融通的载体,更是治国安邦的国之重器。2000 年,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成为法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此赋汉语汉字以官方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政治象征符号。人是政治动物,政治符号概括了复杂的政治现象。国家认同需要政治象征符号,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丰富的政治实践活动形成了大量各类政治象征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而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等,则同属民族团结符号的范畴。三是地理节日符号。地理符号是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民族也都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地理符号标识,如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同时,重视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分释放其在固化情感、凝聚人心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进而深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四)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彰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制度优势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有其不平衡的一面。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导致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老、少、边、山、穷”曾一度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现实写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科教文卫水平偏低、交通欠发达等,是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正是这一本质要求在我国民族关系上的集中反映。[16]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但是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一以贯之的立场,同时也是我们全部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调整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布局开始,到改革开放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再到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无一例外都是着眼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实现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要求。同时,各族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过程中,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认知,团结一心、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巨大发展优势和活力,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主体深化、国家型构和价值升华。
五、结语
基于认同心理的框架去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机制,澄清认知、情感、意志、需要、行为在其中的本体功能和交互作用,进而探索优化各要素功能发挥的主要路径,即通过弘扬以传统礼仪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精髓去深化认知作用,推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实践来厚植情感纽带,建构和丰富符号机制去融通认知和情感的内生关系,推动以共同繁荣为旨归的共建共享机制去强化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动力连接,不仅有利于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视角,亦会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