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穴主治偏头痛的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
2023-01-05何鹏庆雒成林谢梦琳李长灵
何鹏庆 雒成林 曹 熙 谢梦琳 梁 雪 李长灵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患,属于中医学“脑风”“首风”“头痛”等疾病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反复发作、以单侧为主,疼痛常呈搏动性,女性多见,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1-2]。其患病率高,是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中公布的负担过重的慢性疾患之一[3]。对于偏头痛的治疗,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镇痛药物,虽可缓解疼痛,但存在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4]。近年来,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代表,在偏头痛的治疗上日益受到重视[5-6],涌现出诸多针灸治疗方案,且疗效可靠,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工作质量的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太冲穴首见于《灵枢·本输第二》,是肝之原穴、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具有疏肝理气、调经和血、镇惊熄风等功效,主要用于肝经经脉病变及肝胆等脏腑病变导致的黄疸、少腹肿痛、头痛等病症[7]。太冲穴治疗头痛有文献依据可循,如《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肝经原络应刺病,头痛颊肿胁疝痛,妇人少腹胞中痛,便难溲淋怒色青”,以及李长俊老师《无极针法》[8]——“头颅太冲求,颜面合谷收”。在现今临床中,太冲穴已成为治疗偏头痛的要穴[9]。无论是改善症状、缓解紧张情绪,还是提高生活质量,针刺太冲穴都具有明显优势,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意义深远。但目前太冲穴主治偏头痛的机理尚不够明确。笔者不揣浅陋,现基于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与思考,试对太冲穴主治偏头痛的机理探讨如下,以飨读者。
1 经脉交会,主治所及
偏头痛归属于“头疼”范畴,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类,前者以六淫邪气发病为主,后者与情志不畅、瘀血、痰湿、郁火、湿热等密切相关,内外两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导致气血津液凝滞,络脉不通,发为头痛。此外,血虚、气虚等脏腑虚损,亦可导致头窍失养,不荣则痛,发为本病。其疼痛以额角、偏侧头部为主,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以及足厥阴肝经之气血逆乱密切相关。足阳明胃经“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上述三条经脉均循行头部,与偏头痛的发生密切相关,三条经脉上分布的腧穴可治疗偏头痛。
《针灸甲乙经》记载太冲穴位于“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10]。考究《针灸甲乙经》所述太冲穴位置,笔者认为太冲穴实为多条经脉交会后经气汇聚之所。足阳明胃经“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足少阳胆经“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上述两条经脉循行均经过第一、二跖骨之间,而太冲穴作为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正位于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由此可将太冲穴视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脉交合汇聚之处,其受三条经脉气血之濡养,具有调节三条经脉经气的功用。《经络腧穴学》[11]及《针灸学》[12]教材尚未提及太冲穴属于交会穴的明确定论,但基于以上认识,可将太冲穴视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脉的交会穴,能治疗黄疸、腹胀、胁痛等肝、胆、胃之脏腑病症及经脉病症。
经脉的交叉汇合具有加强经脉之间气血联系与信息沟通的作用,经脉交会处的腧穴,往往可用于诊断及治疗多条经脉的病变。太冲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三经经脉交叉后经气交汇之处,且三条经脉均循行头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可用治偏头痛。
2 四根三结,上病下取
《灵枢·根结第五》首载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为“结”的“根结”理论。“根结”理论是气血以四肢为生发之地,以头、胸、腹为归结之所的特殊经气留注体系,其强调了四肢与头面躯干间的联系,突出了四肢腧穴的重要主治作用[13]。
此外,医家据《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之论述发挥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取穴原则,指导着针灸临床的取穴及配穴,偏头痛亦适用这一原则。根据“根结”理论及“上病下取”的原则可见:偏头痛病位在头,属于在上之“结”位,当取在下之“根”位的腧穴以治之。
然而,“根”中为何取太冲以治之?高式国基于古人以昆仑为最高山峰、“足外侧踝突,较其他踝突为高”的认识及“取象比类”法,在《高式国针灸穴名解》[14]中明确指出“昆仑治头痛如破最效,即上病下取之义也”。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之“太冲昆仑穴”,将位于足部的太冲穴与“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的足太阳膀胱经昆仑穴配合使用,可以使头部巅顶之阳气下降[15]。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太冲穴又为肝经之原穴,据上述认识可认为,太冲穴与昆仑穴在穴位特性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可顺降头部之阳气,均可用治头痛。
3 从肝论治,顺降经气
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明言“诸痛治肝”,韩芳等[16]依据文献亦提出偏头痛从肝论治效果最佳的论述。肝主藏血而疏泄,为风木之脏,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失于疏泄则易致气机郁结,而使气血冲逆于头,发为头痛。可见,偏头痛与肝密切相关。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此处太冲不是指太冲穴,但与太冲穴关系密切[15],且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据此可视为:太冲,即头也。
张介宾《类经·经络类十四》曰:“注,灌注也。输,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土)穴,经脉循行至太冲,气血逐渐充盛,说明太冲具有调节足厥阴肝经经气的特殊作用。此外,合谷配太冲,是治疗气机郁结不畅的四关穴,其中太冲穴为肝之原穴,“厥阴为阖”,从开阖枢角度认识四关穴,太冲穴能顺降肝经气血。
根据以上论述,对于经气逆乱于上之偏头痛,可通过刺激太冲穴以使肝经气血得以顺降而蠲痛。
4 调达木气,冲和气血
偏头痛病因多端,然究其核心要素,不外乎气血逆乱。如《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此外,《普济方·头门》亦提出头痛之因责于阳气冲逆于上的观点——“头为诸阳经交汇之地,是诸阳之会;头痛之因在于阳逆于上而不顺,冲壅于头故痛”。偏头痛虽病位在头,但与全身气血逆乱,经气上冲于头密切相关。
见于《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与《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的十二经脉气血多少理论,不仅仅是脏腑经脉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且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7]。即《灵枢·经水第十二》之论:“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中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定数。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也。此人之参天地而应阴阳,不可不审察之也。”同时,《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亦有“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的论述。可见,针刺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经脉气血升降出入的重要作用。
针刺“多血少气”之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可理气和血,冲和调达木气,使气血运行通畅,并祛头痛之因。
5 暗和全息,清利头目
张颖清[18]首先使用“全息”概念,其认为生物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的缩影。经过研究,他发现人体的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并将这些隐藏着生物体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特化胚胎信息的独立部分称为“全息胚”。同时,“全息理论”认为:人体的任何一个节肢都是整个人体成比例缩小后的微系统。微系统单元均遵行着第二掌骨侧相同的分布规律,可用以反映整体的信息。
基于上述理论及认识,太冲穴所在的位置对应头颈部。又针刺太冲后针感可传至足大趾方向,根据穴位分布遵行四肢腕踝以下的远心端代表头穴的规律,针感传导的方向恰好位于“全息理论”所认为的头穴区。从该角度而言,针刺太冲穴可发挥清利头目的作用,从而缓解和治疗偏头痛。
6 临床验案举隅
王某,女,49岁,2021年1月31日以“左侧头部疼痛不适1月余”前来就诊。刻诊:左侧头部疼痛不适,伴脱发,面色暗,纳一般,眠可,二便正常。舌淡青润暗,苔薄白。脉诊:左脉弦涩,右寸弦紧、关濡郁旺、尺沉。中医诊断:头痛病(肝脾不调证),西医诊断:偏头痛。治则:调和肝脾。治法:用0.30 mm×40 mm规格毫针(华佗牌),刺入右太冲穴,使针感传向右足大趾内侧缘后留针,留针期间 15 min 行针一次并嘱患者仔细体会左侧头部疼痛感觉有无减轻。留针半小时后起针,患者诉头痛明显减轻,后予以疏肝健脾、通阳调血类中药处方5剂而归。
按:患者左侧头部疼痛不适1月余,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脾不调型,结合经络辨证,于患者右侧太冲穴处触及反应点。《脉经·头痛》曰:“足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目痛。”木气不舒可致头目疼痛不适。患者肝气不疏,中焦虚寒,肝脾不调而致偏头痛发生。治当疏肝健脾,通阳理郁,故取太冲以疏肝、解结、调和气血。结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的取穴原则,以及《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的缪刺相关记载,取右侧的太冲以治之。后予以疏肝健脾、通阳调血类中药处方5剂以改善患者体质。
7 小结
偏头痛作为常见的内科病症之一,其病因包含外感、内伤两大方面的因素。气机逆乱,气血凝滞经脉是该病发生的核心。偏头痛常反复发作,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情绪及工作,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疗效明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太冲主治偏头痛有据可循,其治疗偏头痛的机理可从以下角度理解:经脉交会,主治所及;三根四结,上病下取;从肝论治,顺降经气;调达木气,冲和气血;暗和全息,清利头目。该穴取穴方便,操作容易,几乎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为偏头痛的针灸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