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两点思考

2023-01-05哈尔滨金融学院刘丽萍

黑河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政课党政领导干部

哈尔滨金融学院 刘丽萍

经过多年的建设,尤其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互联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被逐步推广,有关互联网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也因为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尚未完善,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认可度并不高,实践应用并不普遍,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真正尝试过在线教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的在线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关于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若干思考,本文仅谈其中两点。

一、关于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资源问题

疫情之前,我国很多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探索和建设思政课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库,已建成不同类别的精品课程和共享课程等。纵向看,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资源发展迅速,横向与其它课程发展相比,在线课程资源发展缓慢。以中国最大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为例,截至到2021年1月,“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已经汇聚了1万门在线开放课程,147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其相比,已经拥有781所合作高校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到2021年12月却只有78所高校开设思政课,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上线的只有4所高校,这4门课程中国家级精品课程共计19个。很明显地看出,与其它课程相比,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资源有限。存在问题不止于此,上线的在线课程还存在简单重复、有针对的教学资源较少、资源更新不及时、甚至没有线上课程资源等不足。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新开设课程,《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年年更新,线上课程资源建设跟不上教学更新速度,课程资源稀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线上课程资源多一些,但与各高校教学大纲匹配度不佳。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国宏教授主持的该课程好评率很高,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却不适合985、211高校教学使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上可选课程稍多一些,但智慧树平台上的课程教学内容少而简单。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武汉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本校试用之后,教师普遍反映其课程设计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与教材匹配度很好,教学环节设计精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但也存在问题,如照本宣科太多、理论性太强、趣味性差,比较适合985、211知识背景比较好的学生使用,而政治理论基础较差的一般类大学尤其是理工类学生学起来会比较枯燥、吃力,对艺术类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资源

积极对接国内知名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既可选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本校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同、教学安排类似的在线思政课程。

(二)建设满足不同专业不同政治理论基础学生学习需求的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资源

根据文科类、医学理工类、体育艺术类、高职高专类等不同专业不同政治理论基础学生,加强思政课在线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使得在线教学资源库不仅量多且质高,更有效的服务于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

(三)开发建设具有本高校特色的思政在线课程资源

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办学理念、教学大纲,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针对性较强的思政课网络平台或慕课等,丰富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库。课程设计要注重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教学过程注意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在线学习。

(四)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

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师资支持;为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家应提倡各高校建立合作和联盟关系,共同开发建设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打造教学团队,实现共建共享。

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应该进课堂讲思政课常态化问题

党政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思政课而且要常态化,目的是为了让领导干部履行好政治责任与使命,发挥模范示范和榜样引领作用,创新思政课形式,深化思政课改革,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推动实现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然而,这并不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意义,本文重点要阐述的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学实践中,党政领导干部应该下沉一线,及时转变管理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不断实现自我教育

讲好思政课,做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讲政治,懂政治,立场要站准、站稳,在这个基础上,要懂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古今中外历史包括党的历史,还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及时地、适时地把上述相关内容补充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学才能趣味横生、与时俱进、常讲常新。教育者应首先受教育,党政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思政课,在师生面前要展示自己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的认识以及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储备情况,为了发挥好优秀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就会主动加强学习和积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使党政领导干部的思维和理念始终处于教育管理的前沿阵地。

(二)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发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实操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思政课,能通过亲身教学实践、教学反馈机制以及和学生深入接触,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趋向及对思政课学科的看法,加深对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的理解;能发现自身授课存在的知识面问题、教材熟练程度问题、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教学环节设计问题、课堂管理问题、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问题,从而感同身受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的同样问题,加深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状况的理解;能亲身体会由党政领导干部倡导建立的评课机制、评教机制、评学机制是否科学合理;能亲身实践在线教学,发现在线教学中的问题,理解在线教学是怎么回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总之,党政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思政课,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及时转变传统管理思维和过往认知,提出适合高校思政课学科特点的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教学与管理出现矛盾和脱节的现象,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对思政课的重视和关注

党政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思政课,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干部在思政课教学一线身体力行,备好课、讲好课,在师生面前发挥好模范示范和榜样引领作用,让师生感受到党政领导干部不是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体现出党政领导干部对这一政治任务的认识程度和工作态度,有利于树立党政领导干部知行合一的新的工作作风形象、优秀领导干部形象,也有利于培育和增强全社会重视思政课的意识和氛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思政课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政课党政领导干部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一张图看懂生态环境损害如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责任
武汉市关工委领导主动走访各区党政领导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