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方式多样化初探
2023-01-05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职业技术学校刘秀丽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职业技术学校 刘秀丽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但对职业高中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虽然在接触计算机之初,由于好奇心理,大多数学生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的,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把计算机课当成了娱乐课、休闲课和游戏课。因此,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计算机技能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计算机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职业高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大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但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少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学习兴趣高低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学生一旦找到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计算机应用的专业课程逻辑性很强,以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如果用一间教室、一张黑板学习这些抽象的知识,的确有些压力,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计算机专业课中C语言这门学科,学习起来特别枯燥,从基本数据类型,到各种基本语句及函数的学习都与数学的逻辑思维息息相关,很让学生头疼,学生兴趣不高,这时就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PPT课件,在课件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展现给学生。C语言是一门计算机编程课程,在PPT中用流程图的方式让学生读解,因为流程图既生动又直观,使学生的思维清晰明了,达到了好的学习效果。再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在教学中使用教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为教材具有普遍性的特征,通用的教材一定要适用于所有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教师就要在理解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利用一位数组编写10名同学的评价分,并输出的程序,这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学生通过分析基本都能完成任务,但作为专业课程,不能单一完成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问题的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此任务中有所收获,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教学情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端正学生自主学习态度,挖掘教材,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拓展知识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中职专业课丰富多彩,不同学科各有特色,需要教师引领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找到学习的动力。比如,在图片处理软件的学习中,学生对寸照更改格式、更换背景等操作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并且将自己的作品作为交流平台的头像或是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等,学生之间的交流胜过教师的任务布置,有一名学生完成了作品,就会有全部学生都完成任务的可能,所以教师要观察完成任务突出的学生,把作品在学生面前展示,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时,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引领学生不断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收获越来越多。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广度和教学效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每一名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理论基础专业课的知识点,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准确高效完成实践操作任务。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学习资源,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开展基础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比如微课的利用,以及翻转课堂的开展,都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的色彩。计算机专业看似简单,实则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际操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效果总是不十分满意,甚至教学目标都不能充分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教学手段——微课刚好派上用场。教师把课程中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上传到微信群、QQ群,让学生主动探究,带着任务提前预习,同时,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有利于学生掌握,降低学习难度,这样再回到课堂,学生可以直接上手操作,如果有疑难问题还可以进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快速完成教学内容,利用剩余时间让每名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所学,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专业实训为高效学习提供保障
中职实训教学是中职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采用恰当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能提升专业操作学习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实训任务都在机房完成,一般是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结合理论,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总能听到学生的抱怨声,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小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是固定人员,时间久了就会依赖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一些人就浑水摸鱼,消极怠工,虽然整体任务能完成,但个人学习效果不好。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这时,我发现希沃白板这个软件具有随机匹配定时比拼的一个功能,刚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在课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他们通过微视频和任务目标读解掌握任务内容和要求,课上随机匹配合作伙伴,进行任务比拼,这样,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需要在课前充分准备实训任务,而在各自伙伴都对任务了解的状况下,都能快速完成任务,即使在做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同学们也能互相帮助,各自发表意见,献计献策,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
四、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有两大方向,一是继续升学深造,另一种就是直接就业。随着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直接就业很困难,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灵活,业务不够精湛,缺乏自信心等。想要在社会轻松立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需要专业课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运用灵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利用丰富和便利的网络资源对中职直接就业的学生进行工程技术对接学习项目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观摩的方法,了解掌握学习目标,同时教学生掌握一些信息化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就业后的专业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名学生都想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为就业做准备,信息化学习成为他们学习新知的重要手段。
总之,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课堂效果截然不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步,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把方法教给每一名学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使社会、企业和家长对职业教育更加信任,从而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