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23-01-05□文/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疆民族

□文/杨 飒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推动小康社会重要一部分。本文分析当前新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并给出解决对策。

一、前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等有关活动,分流部分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就业和创业,内地有关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提供相关服务,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创业和就业创造有利环境。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不断发展和提升就业水平,坚持将就业放于第一的位置,支持各族人民跨地区就业和创业,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于农村和城市里就业。就业问题始终是世界各个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不仅仅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更会影响小康社会的前进。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使社会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从全国来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不高,就业产生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也更受到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关心。新疆位于我国西部,边境线长、与多个国家相接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边疆的稳定与长治久安,解决好新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能够促进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团结,能够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心。也能够进一步推动新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健全一套长效有利于推动人民群众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高校的毕业生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源,对青年来说,就业依然是重中之重。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和指出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推动异地有序就业有机结合。要大力推进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活动。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改善就业环境和质量,提高全国人民的平均收入,进一步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这一观点表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时时刻刻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党的十九大也对就业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和就业措施进行研究,以落实党和国家文件的精神,维护新疆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二、新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征

居住在农村地区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一些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也有自身的特征,包括族裔多样化的、不同文化背景、语言优势、风俗习惯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因此,要了解其就业现状,还要了解他们的特征。

(一)丰富的民族成分。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学生的民族组成非常丰富。新疆的大学与内地大学的显著区别在于学生的民族构成丰富。新疆的大学生大多由30多个民族组成。绝大多数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绝大多数出生在新疆。

(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新疆各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特征非常突出,不同民族在相互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也在推动着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新疆各少数民族在吃、穿、用等诸多方面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自身特色和自身习俗。同时,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长期聚集在一起,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产生相应的影响。新疆各个大学当中文化也同样呈现出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也有效地促进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着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各民族语言和谐共处。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工具,不同的民族都有着相对应的语言,比如维吾尔族有维吾尔语、哈萨克族有哈萨克语、俄罗斯族也拥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每个民族都仅限于学习自己本民族的语言,那么交流便只存在于局限的一个民族当中,就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出去,也会使外界的信息无法进来。新疆各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在长期交往和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共鸣词,比如亚克西(好)、海麦斯(全部)、拍档子(好处)等。并且,各个民族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和合作,相互去学习和运用其他民族的语言,特别是汉语和维吾尔语被人们普遍学习,因为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新疆分布的较为广泛。一些少数民族,如锡伯族,本身就具有非常雄厚的语言天赋。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听懂汉语和维吾尔语,还能听懂哈萨克语、英语和俄语,并能将这些语言讲出来。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小时候就接触过自己民族的语言,在他们上小学和初中时老师和家长会教他们学习汉语,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他们还要学习英语。进入大学后,他们还会有机会学习和了解其他语言,这样一来,新疆一些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将能够掌握3~4种语言,当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就会显现出自身语言优势,尤其是他们在新疆的乡村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解决不同民族村民之间产生的矛盾。

(四)深厚的家乡情怀。大多数生活在新疆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在他们自己的民族地区。他们童年时接受了民族习俗的教育,也受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影响。通常,当他们进行思考时,他们都是从自己民族生活习惯的角度来思考的。与此同时,生活在新疆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当地环境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感情和凝聚力很强。他们不熟悉周围的环境,担心无法适应内地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饮食。即使是属于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也在内地找到了工作,他们的父母也要求他们回到自己的地区工作。

(五)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群体。作为社会新技术、新理念、国家培养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前沿群体,他们代表着先进的文化。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年轻、有活力,是新疆社会进步的支柱。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他们获得了一定的科学和道德文化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们的新疆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地区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将成为传播文化、科技、友谊以及使命的桥梁,为新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三、新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新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推动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将他们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用于新疆的建设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建设新疆,也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而且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不仅有招聘企业的因素、也有社会发展的因素和自身的因素。

(二)用人单位招聘标准单一。新疆区域里有多个少数民族生活,许多企业在新疆进行生产经营,也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但企业招聘时由于招聘标准比较片面和单一,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明确标明只招汉族学生,所以很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学生落选。此外,新疆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差异也造成了一些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的偏见,使他们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范围狭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高,部分毕业生存在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错位现象,毕业季到来后,大量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将更加突出。

一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新疆偏远地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认为企业的工作不够稳定,也不看好自身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一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偏向家乡范围内的公务员,因为他们认为公务员是个较为稳定的职业,之所以想留在家乡是因为外面的世界较为陌生,有较强的孤独感,从而降低这些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和岗位,也极大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被自身的就业思想束缚。

一些生活在新疆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工作后的收入作为判断职业好坏的标准,希望在收入较高、待遇较为优厚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工作;有部分人更加关注工作的性质,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如果仅仅进行盲目的比较,而不考虑现实的话,那么就业范围过于狭窄,也不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不仅仅给他们就业带来许多的困难,更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阻碍新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只有不断改善自身的就业观念,对就业问题考虑的更加全面,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改善自身的就业问题。

(四)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匹配。这个现象不仅仅是新疆农村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种现象在大部分学校毕业生中十分普遍。高校专业安排与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较为不合理。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未能将大学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甚至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的岗位与自身所学的专业完全偏离,当他们步入新的工作岗位当中,要重新学习和培训,这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毫无用武之地,也挫伤了刚刚入职工作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激情,这种现象不仅仅会给企业增加相关费用,也会阻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应该出台有关政策和文件促进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就业,完善就业体制,推进就业服务,追踪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对就业较为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在就业网上可单独设置少数民族就业的一个专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应去和有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协商,鼓励和支持企业和单位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应不断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学分,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更加严格,让就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出自身的功效,让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善当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其次,人才培养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当下,更应该高瞻远瞩,大学里专业的安排和每年的招生计划应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否则,供过于求会造成就业困难,供小于求就会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就业,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高校需要用多种手段来帮助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要立足于现实,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三)用人单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一方面应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消除性别、种族和资格等偏见,完善招聘机制,努力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应该努力让刚刚离开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注,避免指责和争吵。

(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岗位也是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应把自身的就业范围看得过于狭窄,而是要提升自身的就业观念,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各行各业,每个行业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岗位也不分高低贵贱,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展和引领自身所处的行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花费时间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自身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能下的去、上的来、干的好,努力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五、结语

解决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关于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迫切问题。就业和工作的问题是关系到成千上万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与新疆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是相互依存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更快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要解决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大学、社会和少数民族学生本身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新疆民族
我们的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