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2023-01-05吕建科
吕建科
(栖霞市党性教育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烟台 265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发重视,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在这一背景下,应当做好食品安全教育,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帮助人们掌握食品鉴别技巧。但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食品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亟需相关部门重视食品安全教育,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效果,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建食品安全社会。
1 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食品安全教育效果
在传统的食品安全教育中,工作人员只是简单讲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不能如实展现食品或图片,导致食品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讲解如何鉴别卤制品是否添加亚硝酸盐时,工作人员只能告诉人们通过颜色进行鉴别,但在应用信息技术后,工作人员可展示正常卤制品与添加亚硝酸盐卤制品的图片,突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帮助人们观察两者的颜色差异,更直观地学习如何选择正常卤制品。因此,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教育的效果。
1.2 扩大食品安全教育范围
传统的食品安全教育范围有限,且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多以大讲堂、宣传周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受众有限,但借助信息技术,相关部门可制作食品安全教育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上,借助网络的力量扩大食品安全教育范围,使更多人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唤醒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人们自觉参与到食品安全建设中。同时,信息技术扩大食品安全教育范围还体现在扩充了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传统的食品安全教育受到时间限制,教育内容有限,但借助信息技术,负责食品安全教育的工作人员可录制大量视频,并对视频进行碎片化剪辑,再将视频逐个上传至视频平台,人们可用手机随时观看食品安全教育视频,实现碎片化学习,从而获取大量知识。
2 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应用中的问题
2.1 缺乏复合型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人员
推进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发挥工作人员的关键作用。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既需要精通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教育方面的技巧,能够将食品安全知识通俗易懂地讲解出来。但在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中,具备食品安全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支持信息化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一些年龄稍大的工作人员具备较丰富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经验,但对信息技术了解不多,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例如,这类工作人员可在工作期间讲解知识,但不会剪辑视频、分析播放数据;新引进的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但缺乏食品安全教育经验,不了解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和流程[1]。因此,缺乏复合型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是阻碍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政府引导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食品安全教育领域,不仅有政府方面的媒体账号在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也有许多私企和个人自媒体账号在制作食品安全教育的视频内容,这些私企和个人媒体账号缺乏规范和引导,制作的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容易对公众造成误导。例如,部分自媒体账号污名化食品添加剂,认为只要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种只谈毒性、不谈剂量的行为极易对公众造成误导,使公众产生错误认知,甚至导致在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人人自危的情况。这也在根本上反映了政府部门的引导力度不足,并未制定行业规范,导致此类虚假内容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给正常的食品安全教育及食品知识普及造成阻碍。
2.3 忽视公众食品安全教育需求
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且涉及范围较广。例如,部分社会公众希望通过食品安全教育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另有部分社会公众则希望通过食品安全教育了解哪些食物切忌混合食用,还有一些社会公众希望了解食物腐败变质背后的科学知识。因此,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需求不同,但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和类型都相对单一,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人员与社会公众互动不足,无法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自然无法制作出种类多样、生动有趣的食品安全教育内容[2]。
2.4 未能实现常态化食品安全教育
食品安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一次活动,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在社会范围内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才能使食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但在当前的食品安全教育中,存在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次数少、开展时间短、教育内容少的情况,导致食品安全教育效果不太理想,未能实现持续化、常态化教育,出现“水过地皮湿”的情况,未能发挥食品安全教育应有的作用。
3 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推进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当推进食品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工作人员的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可从培训和引进两方面入手。
(1)对工作人员展开培训,重点放在信息技术方面,使其能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应用技巧,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安全教育,借助信息技术更直观地展示、讲解食品安全知识。例如,使其掌握一些常用的剪辑技巧,尝试借助剪映、PR、爱剪辑等软件剪辑视频,一步步提升原有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3]。
(2)做好食品安全教育人员引进。在引进期间,注重考查食品安全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引进具备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技能和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并使其在食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期间发挥领头作用,带动整个工作队伍朝着复合型的方向转变。
(3)鼓励新老工作人员搭建互助帮扶对子。资深工作人员可发挥自身在食品安全教育经验方面的优势,而新引进的工作人员则可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帮扶对子,可实现优势互补,且促进两者互相学习,实现信息技术水平和食品安全教育经验的双向提升。
3.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规范私企及个人媒体账号内容
在食品安全教育领域,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新媒体、互联网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建设官方媒体账号,发布科学、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起到带头作用。同时,政府应当通过统一行业规范、完善行业规章制度的方式规范私企、个人媒体账号的发展,使这些账号能够进行有效科普,避免出现为赚流量而营造噱头、弄虚作假的行为。针对部分自媒体发布的虚假内容,应当鼓励公众进行网络举报,打击此类虚假科普视频,使食品安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
政府可借助当地融媒体中心开展本地区食品安全教育,展示当地食品安全执法过程,帮助本地社会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使公众树立食品安全意识,敢于跟不良商家进行斗争,共同维护食品安全氛围。此外,在地方融媒体中心的帮助下,食品安全教育可渗透到当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地方新闻广播期间可插播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可向关注融媒体中心账号的市民定期推送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共建食品安全社会。
3.3 增加食品安全教育互动,满足公众食品安全教育需求
工作人员可借助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与社会公众进行积极互动,公众可在视频、推文下方评论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阐述自己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需求,工作人员也可设置投票,让公众投票选出自己最关心的食品安全话题。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需求,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话题,制作教育视频。同时,工作人员应当主动推进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多样化。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母婴食品、老年食品、青少年食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选择这些话题并制作食品安全教育视频大有可为。再如,工作人员可将食品营养密度、食品添加剂及其他要素作为主题,制作食品安全教育视频,并上传到网站、新媒体平台上,也能满足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4 推进食品安全教育常态化
前文提及,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教育存在次数少、内容少、时间短的情况,因此,政府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常态化、系统化的食品安全教育。具体而言,可设置食品安全教育直播平台,每周开展3 次食品安全教育直播,每次时长控制在0.5 h 左右,既不会占用公众过多时间,也能实现食品安全教育持续开展。同时,政府也可推出食品安全教育网络课程,并在当地官网专门开设食品安全教育栏目,将课程内容上传至政府官网,方便当地公众及时进行学习[5]。此外,可借助信息技术推进食品安全教育在各机关、各单位、各社区有序开展,使食品安全教育渗透到当地社会各个层面,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是信息技术助力食品安全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体现。
4 结语
信息技术可帮助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更直观地展示、讲解食品安全知识,扩大食品安全教育范围,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应当打造专业的复合型食品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增加政府和社会公众互动,了解社会公众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需求,给出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推进食品安全教育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