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023-01-05郑嘉斌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运输食品监督

郑嘉斌

(泉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福建泉州 362000)

抽样检验是对在总体中所选择的样品加以检验,从而推断总体样品的状况,并判断该样品能否被广泛使用。食品抽样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代替整体样品的特点。由于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常利用抽样环节来规避有关责任,使得食品监督部门权威性备受怀疑,抽样过程存在困难。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程序,促进抽检工作质量的提升。

1 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如“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问题,使一些消费者对我国食品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面,抽检抽样调查是重点工作内容。抽检抽样工作的实施可以对本地区企业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进而对食品生产制造、经销单位等产生较强的震慑效果,促使其充分认识到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对生产加工实施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加工的食品质量合格。抽检抽样是食品安全监测的第一任务和重点。但是,如果抽检抽样方法不当或者存在偏差,就可能会对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食品安全监测工作造成一些干扰。所以,在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中要加大抽检抽样的管理,保障检验工作的精确性,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2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抽样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企业和商家的法律及风险意识淡薄

食品安全监测抽查采集活动中,由于部分公司、商户的风险意识不高,经常发生不配合取样,甚至拒绝取样的现象。例如,一些企业以各种借口拖延、不配合抽查工作;隐瞒停产情况,拒不接受抽样检查;未经许可变更生产场地和地址;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现象加大了抽样检查工作的难度,使食品安全监测人员耗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且工作效率较低。由此可知,一些公司、商家的法制制度并不完善,且风险意识不高,使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1]。

2.2 工作计划或方案制订缺乏合理性

为了推动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相关部门应事先制定工作方案或者工作规划,对食品品种、样本数量、样本数量分布、检验项目和监测区域等进行详细的规划管理,进而保障检验的质量和效果。例如,速冻食品和冷冻饮品要严格控制好样品的运输条件;蔬菜样品的包装应使用聚乙烯材质的塑料袋;白酒要盛放于干净的玻璃器中。但在样品贮存和运输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分析细节问题,使食品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与要求不相符,这不仅很难保证样品质量,也不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造成一定的误导[2]。例如,在小型食品店,同一批样品的质量、数量都不符合要求;尽管有关管理条例提出被抽样食品经营者不得拒绝、阻碍工作开展,但在现实中,有些经营者不愿配合,这也加大了抽检的难度;食品安全检查很少对小型饭店、小食品店和大排档进行抽样检查工作。所以,在拟定工作方案或者规划时,要采用合理的方式,综合考虑有关要素,并将复杂的要素转化为定量指标。

2.3 样品运输、贮存不当

如果样品运输以及贮存管理不当,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食品种类丰富,各种食品在运输、贮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若工作人员不按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运输、贮存方式,极易导致食品变质,造成检测结果不合格[3]。

2.4 抽检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抽检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相关法规规定,在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样检查中,必须有两名以上了解相关法规且具备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检测数量相对较多,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及时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上述情况也可能会改变抽检抽样项目的内容[4]。

2.5 未规范化填写抽样单

样品取样单记录了样品的资料,是检验机构后期检验的重要依据和凭证。由于现场抽样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抽样人员填写抽样单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被抽样样品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标记;被抽样单位的信息与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不一致等。如果样本中的内容不完整,将会对后续的监管和核实产生不利影响。

2.6 食品抽检的结果与综合执法衔接不足

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手段,抽检结果作为综合执法中案件查处的重要线索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抽检质量不高,抽检样品缺乏代表性,导致抽检结果对综合执法的效果不明显。

2.7 认识偏差

从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监督抽检工作来看,当前已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管机制,并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抽检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抽样监督管理也相应加强。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存在认识偏差,不理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仅凭自身感觉进行抽样检测。例如,有的企业认为抽样人员不具有专业的抽样技术;抽样是对企业质量把关,而不是检测机构;有的企业对检验方法不了解,认为检验结果不重要,或者认为检验报告的真实性难以保证等;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被抽样的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不合格是正常操作现象,不需要再进行检验或检测。

3 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质量的对策

3.1 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机制

①我国需要出台对应的法律规范,确保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检验质量。②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制度,完善抽样方案,建立责任制度,把责任、任务落到各单位、各工作人员,避免相互推卸责任。③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坚持落实因地制宜的管理方针,并结合我国的发展状况拟定出针对性的产品监测计划。④各级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机构要建立起精细管理理念,强化精细管理,并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确保食品质量、安全。⑤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充分发挥抽检与取样的功能,防止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发生,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与抽样工作的良好开展[5]。

3.2 制定完善的抽检计划

食品安全监督和抽样检查应当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有效沟通和交流,有效贯彻落实相关规范和标准。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共同努力,有效协调,建立和完善抽样检查计划。通过监督有效实施抽样检查计划,避免反复抽样检查的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监督和抽样检查的有效性[6]。

3.3 加强样品运输和储存的过程管理

食品样品运输与贮存对于样品测试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一些食品的保存时间比较短,若在运输途中出现污染或者运输时间较长,都会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另外,样品运输、储存及保存环境的不合理,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污染,相关人员要对食品样品进行密封,确保储藏条件符合标准;在储藏阶段,需要结合食品样品的特点进行有效储藏。例如,冷冻肉样品要在低温环境中保存,以保持其新鲜度;腌制的肉类产品应风干后放在阴凉处保管。综上所述,有效的运输和储存方法可以使样品不受外部因素干扰,有利于提高样品抽样检查的精度。

3.4 加强监督抽检队伍建设,提高抽样人员素质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抽样检查工作的成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其有效地开展抽查工作。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抽取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使其高效率的做好抽取工作。

3.5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①对执法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抽检抽样业务培训,提升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通过对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判定有问题食品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两方面的能力培训,让更多抽样人员能够掌握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流程,熟悉不同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方法、标准规范和判定方法。②对执法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操作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使其了解如何抽取样品并完成实验,避免在抽检过程中出现抽不出样品或抽不好样品等问题,提升抽样人员检验能力与水平。

3.6 反复核对抽样单,确保其规范性

相关人员要将抽样内容完整而详尽地记入抽样目录,并对抽样目录内的资料进行反复查核和检验,保证内容准确。样品目录在制作过程中,为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录入样品名称、生产日期及生产许可号码等。抽样清单内容填写完毕后,不得随意修改抽样清单内容。凡有订正者,需要将修正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填写清楚,并经相应抽样单位签名、盖章以及确认。此外,在录入检测信息时,要求细致认真,进而保障抽样信息的准确性。

3.7 加强社会监督,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①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推动朝阳产业科学、顺利的发展,我国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关注度,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②需强化执法能力以及监管人员的执法检查能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③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与推广力度,督促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同时引入先进的抽检便携装备,以提高抽验效率。④为了更好地进行食品抽检监测,提高食品抽检效率,确保抽检样品的完整性,抽检机构要增加抽检便携装备及运输物流等经费的投入。例如,在运输过程中,需冷藏、易变质的样品要配备冷藏箱,从而确保抽检样品的完好。

3.8 建立案件移交机制

针对检验中发生的问题,可以立即将其移交到相关部门加以管控,还可以建立抽样案件移交机制加以解决。针对涉嫌构成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重大影响的,或存在其他重大隐患或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及时予以查处;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各类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在执法程序上不予立案。

3.9 优化工作机制

抽样人员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方式,既要积极配合监管执法工作,也要切实维护被抽样单位的合法权益。“双随机”抽查机制是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的。随机抽取被抽检单位,由监管部门确定实施抽样现场核查,必要时可采取抽样现场核查等方式。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机关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有效威慑机制,及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公开查处结果。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加大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通过与其建立通报、联合惩戒等机制,促进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同时,要在现有抽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以更好地发挥联合查处工作机制作用;继续完善“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线索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处理机制;建立信息通报机制等。加强食品安全“双随机”抽查制度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与结果运用,以强化对检查发现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的生产经营者的警示通报及风险研判力度,督促其采取下架召回等风险处置措施,切实防范“黑工厂”“黑窝点”发生生产经营场所以及网络订餐平台内经营者退市风险传递行为发生,同时也为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出明确的要求。

4 结语

抽检、抽样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产品,避免其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进而促进食品工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运输食品监督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食品造假必严惩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