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理念下对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反思
2023-01-05陈小萍
陈小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作为一门诞生百余年的系统学科,西方经济学给予世界经济指导,并创造了辉煌近代经济史。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在经济发展的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不断演绎经济史的同时,也在演绎一部矛盾史: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环境状况每况愈下;国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建设的同时,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上述情况的出现,使得我们在位经济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察觉到了各种危机的逼近。近年来,经济危机矛盾集中爆发并不断蔓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及国别手术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内需因国内分配差距的影响而不足,进而因经济全球化及国别收入差距导致国际贸易逐渐不平衡。也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需求不足与过度消费共存的情况,导致经济危机全面爆发。除此之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在对西方经济学体系正面作用肯定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认识其负面影响。
一、自由经济思想
西方国家对于自由经济思想的批判,观点并不统一。《经济学的终结》中将研究对象选择为长期固定资产,并指出,拥有相对于其产业的巨大固定资产的行业,市场价格体系破坏性较大,进而以此论证不对市场进行控制会带来很大缺陷。此外,有学者表明,根据任何合理的假设继续不断地保持高增长率,这意味着:(1)世界中一些关键性物质资源将被耗尽;(2)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且会带来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后果;(3)世界面临较大人口压力,而粮食供应能力不足。基于上述四项,我们需要对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进行重新定义,宁可不发展,也不要不健康的发展。新时期,我国将基本指导思想确立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以此确定发展思路,可以说是对经济发展的利弊进行了综合权衡。简单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一战略,至少包含以下两种关系,其一是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只是生态系统中的局部平衡,从经济视角来看,则是收入分配结构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收收入分配、民主法治、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不断进行优化管理。其二就是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半平衡,从经济视角来看很大程度上是收入总量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循环经济、生态恢复、资源利用方面有所改善。为了能够是这些目标实现,最关键,也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作为指导经济发展手段的经济理论基础进行确立[1]。从西方经济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开始,针对其发展过程中的功过是非进行梳理与反思,思考其是否对上述目标的实现存在有利影响,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并将其与我国经济发展及国情相结合,重新理顺经济发展新思路,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二、西方经济学与商品
商品,历来被西方经济学家赋予了厚重的历史责任,是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最基本元素。一方面,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作为人类生产物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效用;另一方面,商品具有价值,承载着许多资本家们利润的梦想。消费者对于使用价值的追求,以及生产者对于交换价值的追求,都存在引发商品过度生产的可能[2]。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站在消费者层面还是生产者层面,这种对商品的认识都是短视且自私的,仅仅考虑了短期效用及利于。但也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中对产品的这种定义,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尽可能多地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五险的物质需要与利润追求成为了人类物质社会生产的最大法则。特别是当发展经济学家对过敏收入中工业的份额与居民生活水平的特殊关系进行详细研究后,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和产品拜物教愈发流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方经济学只能用来对如何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生产出最大量的产品,而无法用来解决实际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根本性问题,比如,对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应该怎样客观、全面地看待,等等。实际上,人类生产的大多数产品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具有真正的效用,可以带给消费者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则需要从理论上来说,包括农业产品在内,只要不是从纯自然的动植物生产物中提取的,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都是存在负的外部性的。人类从纯自然中开采矿产品、石油、煤炭等产品,似乎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所有的这些负的外部性,不仅仅通过产品制造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体现出来,这些是生产过程的负外部性,同样体现在产品成为废物之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就是产品本身的负外部性[3]。特别重要的是,产品本身存在的负外部性,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或许,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我们会有更加直接的感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通常是由资源产品变为废物的一种单向过程。而针对这种情况来说,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利己的,大自然的物质生产时利他的。虽然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提出循环经济理念,但研究并不十分深入。想要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充分贯彻到实践中,技术问题仅仅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经济问题。市场生产方式下,如果循环经济原则无法带给现实经济主体比常规生产方式更大的经济收益,那么循环经济就知识停留在理论上而并没有实际作用,除非采取公共生产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市场利己注意影响下,人类生产了多少产品,也就给大自然带来了多少废物。即便是土地生产物,负外部性依然是存在的[4]。因为,这同样会对森林、草地、河流等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产生侵蚀,使得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进而引发物种减少、生态失调等情况。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因开垦荒地、围湖造田等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灭绝等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并不是物质产品生产越多就越好。当负外部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大自然就会开始“报复”。各种自然灾害的出现会使得人口数量强制减少,“马尔萨斯反应”得到证实。
三、西方经济学与分配
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不同,西方经济学强调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也是一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必然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有赖于初始的自然禀赋及公平条件。
从土地方面来看,我过国家享有一切土地所有权,农民只是用用承包经营权。所以,及时农民作出土地出让,也无法从中获取合理收益,也无法在被征用后获得合理补偿。据调查表明,仅征用土地一项,农民就被剥夺了至少50000亿元。被征收的土地收益分配中仅有5%-10%是农民占有的,而企业占40%-50%。而且,只要出现土地被征用的情况,农民就会变成“三无阶层”,即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所以,如果土地的自然禀赋存在,是在国家、在征地的企业,而不是经营它们的农民。农民的收入职能来源于土地生产物。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多地少,且存在对土地生产物需求缺乏弹性及附加值低的特点,无法使得农民摆脱贫困状态的收入。
从劳动力方面来看,会造成两种不同性质的收入差距。其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其二是居民个人的收入差距。分析,城乡收入来源是因城乡人力这本投资水平不同,而使得劳动力禀赋上出现差异。以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为前提,对于低素质劳动力,市场作出的分配结果只能是不断降低工资,以此保证利润率提升。长此以往,利润源泉成为压低工资,劳动力消耗地区出现“民工荒”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5]。这种情况逐渐发展,也就引发了收入分配地别失衡现象。而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来源,主要是因个体之间先天智力禀赋不同而导致人力资本积累上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天然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人别失衡情况。虽然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是市场分配的必然结果,但是从公平与道义的角度来看,社会是有责任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收入水平的,以此使得贫富差距缩小。
从资本方面来说,先不考虑国外资本与国有资本,个人资本来源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转轨时期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原始资本,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不合理或非法手段套取的国家财富。在我国的特殊过情况下,个人财富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恐怕是后者。因此,部分学者要求对企业与个人在经济转轨时期犯下的“原罪”进行赦免。实际上,这在竞争之初,起点就是不公平的。在这种不公平的起点上,按资本进行分配,只会使得重分配更加不公平。而且,在起点不公平的同时,规则也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对收入分配的阻碍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而其长期的存在性使得与起点相比更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主要是通过制度的不完善、监督的缺失等使得市场不同主体拥有的机会不均等。决定市场主体能否获得市场机会的往往是寻租能力,而不是业务能力,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官商勾结、腐败等情况出现。起点不公平,加之规则不公平,最终作用于分配结果导致其不公。很明显,这与西方经济学按要素分配的基本目标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严格按照要素进行分配,竟然使得前期的不公平合法化了,西方的分配理论,竟然成为了非法窃取国家财富者的护身符,也就导致对于收入再分配政策等内容的讨论仅仅局限于公平的角度,而并非道义。
四、西方经济学与消费
消费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投资、出口并称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消费与生产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他们认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甚至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而鼓励消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生产的发展不在于富人的节约,反因节约所累。”因此可以说,消费是一种手段,而其目的就是生产。
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过程中,认为经济过程是从生产要素通向消费品的一条单行道,因为经济活动的最终归宿是消费。那么,怎样使得生产药物变为消费品的进程加快呢,是需要处于末端的消费品进行拉动的。凯恩斯更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且,主张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是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6]。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国内维系经济高速发展的动机之一也是促进人们消费。简单来说,西方经济学中将消费看做是一种扩大生产规模、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甚至是一种最高法则,在维系经济增长方面。
五、西方经济学与环境
为了能够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对环境概念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如果受到片面环境观的影响,我们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环境的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破坏环境的速度加快。提到环境,我们本能的反应就是绿色。不得不承认,这是很片面的。在这种错误观点的引导下,我们时常会看到一边是因各种原因被不断侵蚀的森林植被,而另一边人工植被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似乎这种方式就可以使环境受到的伤害获得弥补。实际上,自然界的法则万物相生相克,环境也是如此,是多种植物、动物在一起,并且形成具有相生相克关系的食物链。类似于哲学中提到的对立统一规律,生物界是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中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反映出动植物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而使得地球的生态平衡得到良好维持。这也是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最本质的区别。先要这种大自然的协调关系得到有效保持,至少需要保证两个条件,其一是保证大自然中给生物界制造的食物链保持完整,不可以出现断裂;其二就是处在每一个阶段上的生物数量需要满足下一阶段生物维持合理种群数量的需求。以此使得自然界的稳定得以保持,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是比较接近人性假设的一种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思想对于生产力解放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所以西方经济学依旧可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西方经济学用人性进行假设,将出发点确立为商品,将媒介确立为价格体系,用消费者效用的最大满足于生产者的利益最大化为诉求与归宿,使得资源在有限条件下有效组织生产的基本规律与特征被揭示。所以,毫无疑问,西方经济学是在指导人类自身经济活动的基本分析框架。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这种体系并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从我国角度来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任何国家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且这种正确的定义对于我们进行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环境定义的不同,也就使得我们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方式不同。环境不是少数几种动物、植物的成列,而是一个庞大切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让环境恢复至自然状态才是保护环境的最高原则,而并不是去刻意营造“人工自然”。对于保护环境来说,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破坏,而不是先破坏再改造,或者是一边破坏一边改造。如果我们无法理解环境的正确概念,各种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很有可能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越走越远。为了有效建立和谐社会,我们需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最基本是要提高对人口工作重视程度。一方面,人口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对象,但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困难。简单来说,人均财富的多少以及分配情况,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情况起到直接影响,人口控制理想,人均财富增加,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