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历史文化保护的科学认识
2023-01-04赵万民
赵万民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各地域城乡建设的深入影响和理论技术的推进,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被广泛关注和重点推进的持续性工作。中国山地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问题的学术建树,自古有之。从尊重环境、传承文化、协调生态、美好人居意愿出发,进行城市和乡村的综合建设活动,有据可考到春秋时期的建城思想上。中国山水城市的本质思想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机利用和协同,在我国山地区域,传统山水理念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自秦汉到明清一直延续,一脉相承,形成丰富多彩的山水人居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西南、三峡地区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城市、城镇、历史街区、建筑簇群的空间形态存在,构成了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目前该学科领域较为薄弱的环节,1980年代以来,城镇化发展经历40余年,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冲击和影响十分深远,在理论和实践上,成为从世界范围到中国学界都十分关注的普遍话题。
通过借鉴外国的理论和经验,结合中国城乡建设实践,国内学者充分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思想并倡导实践,认为: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本质是探索人与自然之间构成关系,把握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设为人们生活所需要的高质量人居环境[1]。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由此形成的“科学观”“历史观”“辩证观”“统筹观”等[2],有效指导了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践应用的拓展。在山地问题的研究中,对于生态环境重视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价值关系的认识和研究,比非山地区域更为重要[3]。对于山地人居环境的有机构成,自然环境的支撑作用使 “城市—建筑—地景”三位一体更加体现本质联系且不可分割。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应进展,从科学和技术观点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面:(1)对山地区域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综合研究,对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山地城市和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为山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积累了大量成果;(2)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综合方面,在西南山地具有特殊的文化性、生态性、艺术性、民俗性、地域技术性,在全国学术界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3)山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研究,逐步在学术界、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部门、政府职能部门、民间团体得到发展和提升,成为推动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学术群体。
本文从山地人居环境思想的科学观点出发,对西南山地、三峡库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小结。
1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地域化认识
西南山地城市和乡村的聚居形态、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生活习性具有共同性。从历史上看,西南区域地方富庶、人文荟萃、人居环境形态独特;同时,这一地区又是人地关系紧张、生态敏感、工程地质复杂、灾害频发的典型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西南地区集中了东、西部的文化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原差异的两种特征。城市群集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与农村山区经济状况落后的反差非常大[4](图1)。
我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多集中反映在首位度较高的大城市地区,大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缓慢,落后的状况仍然明显,大城市与小城镇地区的建设水平差距在加大,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工作反差尤其明显。区域性城镇化不发达,城市、镇建设的适应性理论缺乏、技术水平落后,人才资源匮乏,是影响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的技术瓶颈。面临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长期以来,对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缺乏应有重视,理论积累和实践总结十分有限,技术力量也很薄弱,以致于简单地搬抄平地,而忽视山地条件的多样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缺少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包括书目、教材、规范、标准等)以及实践总结,不能适应现代山地城市镇保护与发展的需要[5]。
(2)我国山地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普遍慢于平原地区。对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地区而言,在城镇化推进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形式到来。山地区域往往在尚未有足够物质和文化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进入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行列,地域的、本土的、特殊物质和文化遗产形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冲击,自身的文化传承和技术方式消失殆尽,这其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当其冲。
(3)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复杂性、综合性、技术特殊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和经济投入的比重(包括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在经济支持有限的情况下,最易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化、模式化和浅薄化:重赢利而损资源,重眼前而损长远,重局部而损整体,重物质而损文化。这种不可持续的保护行为,在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乏个例(图2)。
如何在进行城市(镇)建设同时,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不遭致破坏,让地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使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融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
2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学术理论点
2.1 生态学思想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生态学思想,中国和西方自古有之。从中国历史上人居环境的营建思想看,古人十分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具有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学思想。西方关于山地城市的生态思想,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有所展示并赋予实践。进入工业社会后,生态城市思想的觉悟主要是因为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城市病”的出现,而引起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反思和城市规划科学方法的认识。在山地形态中,人类的聚居行为往往与文化和生态联系更为紧密,相生相融,推演着人类文明和健康生活的持续发展,继而沉积下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历史与文化遗产。
在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支撑体系中,最为本质的支撑内容为生态体系。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构成,是山水环境与人的生活环境的统筹协调,由此衍生出宜居性、丰富性、特色性和烟火气。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从生态体系的构成方面来认识,大致涉及两个方面:其一,山地作为支撑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物质元素,山体、河流、复杂地形、生态环境等,与人的聚居活动的健康作用关系;其二,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城市、城镇、乡村、建筑、园林)与山地复杂环境的相互协调与适应,由此而产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态平衡关系[6]。
1 西南山地人居环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996-2018
2 水彩画:磁器口老街,1989
3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系列研究:西南山地、三峡库区书著出版(赵万民主编,35本),学科团队规划建设实践项目,2000-2015
从总体的学科研究来看,山地是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山地的地形、地貌、三维关系和起伏变化,诸如在生态构成、气候变化、聚居和地域、三维空间利用、地方材料和建造方式等,具有特殊性,构成了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生态支撑系统的复杂性(图3)。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学思想,其灵魂在于保护好遗产与山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我国西南山地、三峡地区,有太多经典案例的城市和乡镇,表达了这种生态与文化融为一体的优良人居环境,如渝州(重庆)、万县(万州)、夔州(奉节)、嘉州(乐山)、阆州(阆中)、灌县(都江堰)等。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和精神风貌,涉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和人文内涵气质,如人们通常所谈论的“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或“园林城市”,其追求莫过于城市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意境的综合表达,由此创造出如诗画般的理想人居环境。在我国现代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理解出现误区,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山水文化精神的缺失成为普遍现象。
2.2 地域文化思想
山水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交融和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景观。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理念中,山水环境是聚居构成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道家思想的“山林静修,清静无为”,以及被皇家和民间都所追从的“风水学”思想等,都表达了中国人聚居的山水环境观与文化观。山水环境对于人类聚居的健康作用和物质价值,不仅表达在文化享受的主观意识上,而且体现在山水环境与城市生活的健康作用上,如:风的走向与城市空气的流通与循环,水的涵养与湿度对于城市气候的润燥调节,山水树林和绿化对于空气的净化和清洁,山水环境的优美视觉和空间感官对于生活情绪的平衡和调节。
先贤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山水环境的物质和文化因素,形成城市聚居所需要的综合健康气场,带来城市良性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构成。人的生活行为始终与环境(山水关系)发生作用,从古至今,一以贯之。
从城市所具有的大格局看,城市建设(或说人们的聚居行为)始终与山水环境发生作用,城市的品质和人居环境的健康质量,也依赖于山水环境的品质和构成关系,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物质和文化形态最为有趣、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特质所在。
2.3 统筹集约思想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由于地形复杂性和山水环境交融性,遗产地环境和自然用地往往交织在一起。这种特点在城市、城镇、街区、建筑组群都显现出来,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织,统筹集约思想是评价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因素。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统筹,不仅适应历史城镇、山水村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物质环境,也适用于山地区域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技术途径。从区域层面看,历史城镇簇群、文化线路、乡贤文脉,往往代表了山水生态下文化遗产分布的集群特征。从城镇层面看,提倡有机性、灵活性和自由性的保护方法,强调山水空间的生态性特征,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序,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三维特点,形成地域营造统筹集约的理论导向和技术方法。
2.4 空间设计思想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文化多样性和技术综合性,其形态构成的本质是建筑学三维空间为载体的文化表达形式。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作用于山水空间上人居环境形态的文化遗存表达,具有三维视角感官和技术构成的丰富内涵,山地人文环境是地域文化特殊性所构成生活方式的丰富性和多维性,也同样以三维空间形式表达。三维的空间设计思想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技术语汇和思维方式。
在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对环境的利用和尊重,涉及遗产地的经济性、安全性、文化性、宜居性、景观多维性等方面。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当部分工作是对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和对规划建设的有机设计。结合山水自然的保护方法,获取优良的环境,成为生活居住的健康追求。山地城市、城镇、历史街区、建筑组群、景观风貌区等保护工作,重要的是形成高质量的空间设计,以及所反映出的文化和形式美学特性(图4)。
4 重庆山地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大足石刻外围景区品质提升工程,项目主持及规划与建筑设计人员:赵万民、李和平、陈纲等,2011-2013
5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山地人居环境七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报告之一,作者:赵万民等,2014-2015
6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巴渝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者:赵万民等,1999-2012
3 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对三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探索
3.1 三峡地区历史城市(镇)保护的学术认识
重庆大学人居环境学科团队较早关注了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城市(镇)的保护研究工作。笔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1992-1996),有专章讨论三峡库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之后在1997-2017年间,笔者带领团队,持续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持计划课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基金、教育部基金等研究项目的资助,相当部分研究内容是关于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城市(镇)、三峡库区移民迁建规划设计、巴渝历史古镇的保护研究工作。曾经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和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如《山地人居环境七论》《巴渝古镇系列研究》《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等(图5),并多次组织和参加全国和地方的关于山地历史文化保护的学术会议。多项关于重庆城市(镇)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规划设计奖。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理论探索以及对地方实践工作的推进,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山地城市和建筑学的研究价值: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城市(镇)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地域传统聚居方式及空间形态的继承、保护与发展。三峡特殊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城市(镇)历史形态较之于平原地区有很大差异性。城镇群体与山地自然生态有机构成,技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呈现出“山—水—城—人”的空间品质和聚居方式,在中国地方建筑学和地域城市学中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综合的社会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三峡城市(镇)历史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价值、旅游价值、民俗文化价值,同时具有山地城乡规划学、地方建筑学、历史文化学的综合研究和实践价值。
3.2 三峡地区历史城市(镇)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探索三峡库区山地复杂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理论:传统的山地城市(镇)遵从自然生态和山水环境进行城市和建筑的建设活动,人的生活行为始终与生态环境发生作用;复杂的建成环境以山水格局为主线,协调和制约城市(镇)的空间无序发展,山地城市(镇)建设受地域、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
自然环境与城镇发展相互制约与影响的动态过程,作用并形成三峡城市(镇)“三维”空间形态的发展与生长规律。探索三峡库区“生态”“文化”“技术”融贯的保护理论:探讨三峡城市(镇)、街区、建筑中的空间构成,讨论文化性与时空性融合关系、个体与簇群有机联系、技术与文化形态相结合的保护理论;讨论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城市(镇)山地、江河、生态、人文环境一体化保护的概念;探索三峡历史城市(镇)独特空间形态,地域建造性与艺术性的同源同体、生态性与技术性的不可分割等理论认识。探索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保护地域理论:探讨山地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遗产簇群空间构成,提出“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内容,提出山地历史文化街区“肌理—形态—尺度”空间方法;提出传统街区肌理、低层高密度、可生长“鱼骨状”街巷空间模式;提出山地街道形态多样性,山地“云梯街”“半边街”等特殊街道空间;提出山地多样街道边界,构建山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渗透的空间模式(图6)。
7 巴渝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系列工程:丰盛、走马、龙潭、安居等,项目主持人:赵万民,1999-2015
3.3 三峡地区历史城市(镇)整体性保护技术
提出三峡地区历史文化城市(镇)保护多维规划方法,认识山地历史文化城市(镇)保护生态、技术与文化耦合关系,认识山地规划编制中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对于历史城市(镇)保护的技术对应关系,提出“文化—风貌—建筑”山地历史文化城市(镇)保护规划方法;协同规划局、文物局等职能部门,编制《重庆市城乡规划历史文化特色保护规划导则》《重庆市传统风貌区规划设计导则》《重庆市历史建筑紫线划定导则》《重庆市保护性建筑、传统风貌街巷现状测绘和影像采集成果标准》等技术文件,提出整体性保护的管理方式与关键技术。
提出山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决策模型,以文化保护、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3个层级整体性保护为评估向量,讨论三峡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时序评估与强度决策问题;提出《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规划与保护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报告》,指导重庆山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评估;提出“拟合”规划保护理论,划分市域历史文化名镇空间格局;指导和推进了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理论成果应用于龚滩、龙潭、宁厂、安居、走马、丰盛、松溉、罗田等多个三峡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图7)。
3.4 三峡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复建技术
认识三峡库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簇群”空间形态,分析山地历史文化街区在气候、植被、地形、生态敏感性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山地街区人工环境与生态环境、物质形态特点;结合历史文化场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提出三峡库区“一次性”整体设计和“引导性”整体设计街区城市更新方法,技术成果应用于《重庆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实践》中。提出三峡传统古镇(如龚滩古镇、安居古镇等)修旧如旧、原拆原建、保护性搬迁的街区保护与复建技术;提出山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空间尺度、景观格局、建筑风貌控制等技术方法,推进三峡库区历史街区搬迁和旧城更新的保护与实施工作(图8、9),实现三峡传统风貌区的合理性和活态性利用(万州滨江路、长寿三道拐、酉阳龙潭等);提出三峡库区城市(镇)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构成与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关系,以磁器口、湖广会馆及东水门片区等传统街巷空间研究为基础,提出符合山地肌理的街巷空间设计方法(《解读旧城》);提出山地控制街巷竖向设计,维护坡道、梯道等路径街区保护技术;提出山地“簇群”的院落整合技术,和谐人居环境的新院落聚居空间形态技术(磁器口城市更新、龙潭古镇保护院落更新)。
8 三峡库区·龚滩新人居环境,山地人居学科团队规划建设实践项目,2000-2015
9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三峡库区新龚滩人居环境建设,项目主持人:赵万民, 2000-2015
4 小结
西南山地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区域,学术研究具有独特地位,在历史发展脉络和时间演进中,形成与全国的呼应关系,学术观点的讨论有其共通性。另一方面,西南山地是一个地理文化单元,因于山水风貌、生态环境、文化演进、社会民俗的特殊性,学术研究有其复杂性和不可复制性。
随着国家和地区城镇化发展,城乡建设工作两个关注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凸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将成为核心话题,面临新一轮的建设、传承、保护的挑战。生态学思想、地域文化思想、统筹集约思想、空间设计思想的纳入,使西南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增加了层次性和丰富性,科学探索其发展规律,提出创新性的学术见解和实践贡献,是学术界需要关注的话题和研究领域。值此清华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40年总结之际,著文以交流,诚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诸多老师、学长、同行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