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名城:繁荣昌盛四十年,转型升级向未来
2023-01-05董卫
董卫
1 在新型城镇化格局中探索名城制度的深化改革
国家发改委近期公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设多种类型的国家级城市群系列以加速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方案》要求在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基础上,积极推进包括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北部湾、以及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地区、关中平原等19个城市群的建设。考虑到现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都位于这些城市群中,显而易见,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以一系列超大城市和城市群为龙头,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一道形成整合性的上下协同、一体化发展态势。相应地,我国现有的名城格局也将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其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概念的提出,就是要从城乡整体考虑,全方位地保护、整合、利用、发展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使广大群众从中受益。这意味着名城将从自我独立的单一城市结构向相互关联的城市组群结构发展。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和各类城市群的发展,一些相关相邻相近的名城也将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在更大尺度上讲述名城故事并传承历史文脉;其二,名城及其组群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区域带动作用,将周边一些非名城的城市以及集镇乡村,按照一定地理单元特征重组为地域特色浓郁的、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空间。实际上,任何地区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都不会在“一城一地”小尺度空间上展开,历史文化发展本身就需要在一个相当广域的空间中才能从容地交织、融合与演进。因此,一个地区城乡系统的生成发展过程必然与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演进形成十分紧密和整体性的互动关系。多年以来,名城空间划定忽略了历史文化生成发展所需要的地理环境和空间尺度,只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切分管理范围,以至于长期以来名城的“历史文化”概念被扁平化。如今,文化遗产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有必要重新思考甚至重组国家、地区、城市不同层级的历史文化生成与发展所关联的地理环境及其空间范畴,在此基础上,将城市空间与作为其生长基质的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紧密关联起来,形成逻辑自洽的统一整体。这样,各类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空间及其历史文化就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的全过程,并能够通过资源整合与体制调整较为完整地展示出历史演进的本来面貌。这就是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将现有“一城一地”式的名城格局改变成为与城市群发展趋势相吻合的“多城组团”式的区域性“名城集群”“名城片区”格局,应当是现有名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 进一步提高中国名城制度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以“跨越式”步伐向前迈进。可以说,中国名城的40年是全球化发展最为迅速、普及和优质的40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城市建设与欧美国家推进的以国际分工为导向的“经济全球化”基本同步,从而加快了现代化的速度。但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快速经济发展不仅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使过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大量历史文化资源毁于一旦。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名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为了尽量减小无序城市化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学习国际经验、接轨国际遗产保护的发展潮流、促进中国遗产保护事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中国的城市产业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与贸易体系。一方面,这对形成一个和谐包容、共同发展的世界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这对促进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及社会经济转型也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2050年前后,90%以上的全球城市化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将成为大趋势1),可以预见,未来30~40年,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以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刚果、南非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实现亚非版全球化的基本动力2)。这必然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亚洲历史城市保护更新与既有国际城市发展及遗产保护理论紧密互动、不断创新、融合发展的历史性新阶段。在这种前景下,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加速世界格局从旧的全球化(塑造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向新型全球化(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共同富裕为目标)的转变,中国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了探索引领的关键性作用,而包括名城制度在内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模式还有可能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回顾历史,172年前,英国城市化率达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城市化社会的国家。那时的城市化规模以数十万至百万人口计;百余年前,美国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规模从百万到数百万人口;如今,亚非国家的快速城市化则以千万、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口规模为尺度。这意味着,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国系统性地经历了超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能够为广大亚非国家提供经过实践检验的发展经验。这正是亚非国家所急需的城市化理论、模式和操作方法,应当适合以亚非国家为主导的新型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中国名城制度经过40年的发展和磨炼,正是一种能够满足亚非国家超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整体性保护利用各类文化遗产紧迫需求的有效机制。中国的实践证明,它也能够与现有各种国际遗产保护原则、方法完美融合,有着广泛的跨文化适应优势。因此,我们应当着眼于亚洲和非洲城市化大趋势,系统性地梳理、研究中国名城制度的理论与方法,逐渐形成一套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国际话语体系。
3 中国名城制度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
中国名城制度的重要特点有二:其一,强调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保护;其二,强调保护—发展之间的协调联动。这既符合绝大部分中国城市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实际,也符合城市是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的一般性认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目前这种普遍性的超大规模城市化正在从以前的单一城市独立扩张方式向集群化核心引领方式转型。这为各类历史城市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并研究当前“集群化”“区域化”的城市化大趋势,从国家和区域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华文明的源流、脉络及其形成的聚落和城市格局,建构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的历史文化空间体系,以一定地理环境为背景、以历史为根脉、以文化为基质,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地保护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同类型的城镇乡村、山川河流整合为一个历史文化大系统,从多个角度书写和讲述中国故事。有了这种与庞大城市群空间尺度相匹配的、包含广域性历史文化资源的大系统,我们就能够跨越名城与非名城、名镇与非名镇、名村与非名村、文物建筑与非文物建筑等方面的差异与隔阂,更为聚焦于国家和区域历史文化空间背后的多层级、多模式历史互动过程。正是这一互动过程揭示出各种自然、人文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于城乡格局的生成、发展、演化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只有深度理解这个互动过程及相关要素的动态作用,才能正确理解区域、国家乃至亚洲历史城市集群关联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将其作为未来指导以城市群或多个城市群为基础的国家历史文化空间建构的底层逻辑。应该说,与传统名城的空间尺度相比,区域性历史文化空间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展现一个地区整体性的历史文化特征,将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更加合理地整合于城乡系统中,既可以避免相邻城市对同一资源的无谓“争夺”,也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地区在国家层面上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增强区域之间的文化关联,促进城市群或多个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纪念中国名城制度建立4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应当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还应当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之东风、顺应世界城市化潮流之大势,与其他亚非国家一道,建构高速度、高密度和在大规模城市发展条件下历史城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创新历史环境中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梳理、重组基于城市群发展的国家历史文化空间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审视亚非国家历史城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具有多重共同价值的道路和模式。展望未来,随着亚非国家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深化发展,其城市空间格局也将会像中国目前这样出现深刻的结构性重组现象。从许多亚非国家的尺度和区域历史看,很有可能形成不少跨国的、拥有共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群和城乡一体的整体性架构,这恰好映衬出中国提出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等理念的远见和重要性。强化国家和区域之间的历史文化共识、共建同一地理环境中的国际性城市群、城市带,促进区域和谐与繁荣应当是亚非各国的共同追求。这正是通过“一带一路”推动相关国家共建共享共同的历史文化空间体系的国际意义之所在。□(本文是在2022年6月和11月清华同衡举办的两次中国名城4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笔者所作报告的基础上撰写的。感谢清华同衡的邀请,感谢钟舸、相秉军、刘岩等同仁的支持与帮助。)
注释
1) 参见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2018年修订版)》。
2) 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到2021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4.13亿,加上港澳台地区则为14.54亿。另外,据联合国相关资料,2022年印度人口为14.13亿,印尼2.72亿,巴基斯坦2.29亿,孟加拉国1.68亿,越南0.99亿,尼日利亚2.16亿,埃塞俄比亚1.2亿,埃及1.03亿,刚果0.95亿,南非0.6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