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与北京中轴线的案例实践
2023-01-05吕舟
吕舟
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标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保护从单独的文物对象的保护扩展到了呈面状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北京作为有3000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的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梁思成先生在1949年“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保护文物之用”[1]317编写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中,将当时的北平全城列为最重要的保护对象,认为其价值在于“世界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个设计,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匹”[1]321,指出“在世界上现存的古代都市中,它所具有的对称性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并由此而形成的宏大气势具有唯一性”。1982年之后,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包括1990年代对25片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被称为“夺回古都风貌”的对延续城市传统环境风貌的尝试。
北京的实践对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关于历史街区、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也通过各类部委文件,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做法。北京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实践,具有探索性意义。
1 城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与北京中轴线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了“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意见》要求:整合文化遗产各类保护对象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城乡建设中全面保护好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要“以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和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为目标”[2]。
《意见》反映从大规模扩张的增量型发展转入基于存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新要求,也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不仅要强调对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更要发挥它们对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通过展现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使人民理解认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自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之相对应的是2022年提出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保护方针。它强调了在保护的基础上要深入挖掘文物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它们对于历史、文化研究所具有的价值,更是要能被广大民众充分理解和认识的,反映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内涵意义;要通过这些触手可及、构成当代城乡环境的各类文化遗产,可信、易懂地讲好中国故事;文化遗产也只有通过这种价值的阐释、传播,真正被社会认知、理解、尊重,成为人民文化自信的信念源泉,才是对它们的有效利用,才是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高度富集的城市。在北京,有7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1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6栋(座)历史建筑。其中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核心区范围内(老城)。针对北京的城市定位和历史文化资源状况,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20年在批复《首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时指出:“强化‘两轴、一城、一环’1)的城市空间结构。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城市形象。长安街以国家行政、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使之成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沿二环路建设展示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公园环。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建筑形态的精细引导,形成承载传统风貌基调的眺望景观、城市色彩与第五立面,展现千年古都菁华、东方人居画卷。”“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保护好胡同、四合院、名人故居、老字号,保留历史肌理。”[3]
《首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从历史文化遗产展示的层面,提出了“建设文化探访路”的构想[4]:“依托胡同街巷,推动核心区文化探访路体系建设,分区域形成主题鲜明的10条精品探访路,系统串接和生动展示散布于核心区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10条文化探访路包括:中轴线;玉河—什刹海—护国寺—新街口;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地坛;东四—南新仓—日坛;月坛—白塔寺—西四;故宫—北大红楼—王府井;环天安门广场—前门大栅栏;新文化街—宣南;天坛—先农坛—天桥;白云观—三里河路—北京展览馆。其中北京中轴线被作为准备申报世界遗产和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的核心项目:“强化中轴线的空间秩序和统领地位。扎实推进中轴线遗产保护,营造良好遗产环境,全面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实施重点文物腾退,强化文物保护与风貌整治”[4]。
北京中轴线作为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决定了整个老城整体布局形态,由居中道路连接起来的包含了古代城市管理设施、皇家宫殿苑囿、坛庙、商业市肆、现代纪念性建筑群、国家礼仪活动中心等城市空间的综合体,涵盖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若干处近期发掘的考古遗址,是一个由多处历史文化遗存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整体。北京中轴线典型地反映了2021年的《意见》提出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整合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系统真实地讲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故事的要求。
2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阐释
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价值,梁思成先生曾在1951年指出:“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5]。梁思成先生从城市的规划形态、空间格局的秩序塑造、中国审美意趣的表达方面阐述了北京中轴线所具有的价值。
201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启动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之后,对北京中轴线如何突出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展现全面真实的古代和现代中国,如何让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这样一处包含了多个文物保护对象的遗产的整体价值,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北京中轴线通过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永定门以及东西对称分布于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天坛等[6]遗产构成要素共同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2.1 北京中轴线是多个历史时期的积淀,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北京中轴线源于元代大都城的规划建设。万宁桥作为北京中轴线的遗产构成要素,是元代大都城中轴线位置的标志,也是元代的文物遗存。万宁桥反映了当时京杭运河的漕运在积水潭及周边地区形成了繁荣的商业活动,是“面朝后市”城市格局的重要见证。故宫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元代地层,为认识元代大内的状况提供了研究材料。北京中轴线保留了多处明代建筑遗存,包括鼓楼、太庙、先农坛的主要建筑。钟楼、景山、正阳门城楼、天坛的主要建筑以及故宫中的太和殿等建筑是清代在明代基础上重建、改建和增建的部分。景山山脊上以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万春亭为中心,东西对称布置的5座亭子和位于中轴线上的綺望楼、寿皇殿建筑群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后建造的,是清代对于北京中轴线形态的一次重要完善。民国之后,原皇家的坛庙、禁苑逐渐变为市民公园。太庙和社稷坛中都保存了这一时期添建的游览、景观建筑。紧邻社稷坛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始建于1942年,是当时北京最重要的音乐演出场所。1950年代和1970年代对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延续了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地位。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纪念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体现的传统规划理念,表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2.2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理想都城模型的重要展现
元大都的规划、建设对《周礼· 考工记》都城规制的附会,是传统理想都城模式的实践。《周礼· 考工记》中的都城形制,是基于等级、礼仪制度对城市秩序的构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通过建立秩序,形成人与环境之间的积极关系的实践。无论是“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形态,还是尊卑有序、张弛有度的城市空间组织都表达了对这样的秩序的追求。明代嘉靖皇帝对于相关礼仪、秩序的修正和确认也反映了这种都城的理想模式的意义。北京中轴线上的相关遗存是这种中国传统理想都城模式的见证。
2.3 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业已消逝的城市管理方式
北京中轴线表达的都城秩序也体现在城市中人的行为模式上。北京中轴线上在古代城市中通过各种管理机构、设施、方式对城市中人的行为进行管理,城门和市场的开闭、里坊制度、宵禁等都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北京中轴线上的各处城门与钟鼓楼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都城管理制度的见证。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城门门道、道路路幅都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反映。钟楼和鼓楼通过报时的方式对城市中居民的生活作息进行管理。
2.4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都城规划方法的见证
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是对中国古代理想城市形态的重现。在继承传统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元大都的规划者创造了新的规划方法:筑台确定城市中心点,确定城市规模和四至范围,确定城市核心轴线方位。这种规划方法以新的方式确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布“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等级清晰、井然有序的城市形态。北京中轴线是这种新的城市规划方法的见证。这种规划方法得到了元代之后明、清两代的尊重和延续,也影响了北京当代城市的发展。
2.5 北京中轴线构成了北京核心独特的富有韵律、连续的建筑组群
元代以中心台为起点,确定城市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上设置重要建筑群的规划方法使北京中轴线上形成了多重功能复杂的建筑群,不断重叠的高大建筑、山体与水系共同构成的南向空间构成了极富韵律的城市核心空间序列。北京中轴线将皇家祭祀空间、外城商业空间、宫廷广场(今天已转变为国家礼仪活动的中心)、皇家宫室、御苑、皇城、内城市场等建筑群体布局在中轴线上,形成富于变化、连续而活跃的功能内容,形成北京不同于其他都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其每一部分都呈现出传统理想空间的特征,这些空间组合在一起则构成了传统理想都城范式。
2.6 北京中轴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历史景观
由于北京中轴线上连续、富有韵律的建筑群,集中了元、明、清等级最高的建筑和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使北京中轴线建筑群高耸于北京老城中心,以巨大的体量、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建筑造型,成为独特的城市历史景观。这一城市历史景观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也形成了今天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区划和控制条件要求的基础。各建筑之间采用了严格的对称和对位关系,形成了连续、严谨的空间和景观联系。中国传统官式建筑在形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建筑群体的整体特征,20世纪后半叶对天安门广场的改、扩建,由于对传统的布局形式、建筑风格的尊重,而使20世纪新的建筑与原有中轴线建筑组群的形态高度协调、融为一体。在空间形态上,重要建筑、空间、桥梁水系的反复穿插,多重组合形成了具有独特特征的都城空间形态,构成了严谨秩序之下又富于变化、活跃的城市景观。
2.7 北京中轴线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择中而居”观念
北京中轴线是一种传统观念的表达,择中而居是这种观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中,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在《周礼·大司徒》中,有“地中,天地之合也,四时之交也,风雨之合也,阴阳之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的内容。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无论是在元大都城规划之初的筑中心台,确定城市中心,还是将最重要的建筑群组置于中轴线上都是这种观念在北京城市物质形态上的反映。元代之后,明、清两代对于北京中轴线的扩建和完善本身也都反映了这种观念的延伸。1950年代选择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197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也都表达了对这种传统观念的尊重和延续。北京中轴线上各组建筑、建筑群的对称与对位关系同样反映了对于传统文化中中正和秩序的追求。这种观念不仅仅影响到建筑的布局或北京中轴线的体形形态,更重要的是这种物质形态本身是中国传统观念的自觉表达,这种观念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意识的组成部分。
2.8 北京中轴线反映了中国传统多样复杂的信仰体系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万物有灵的思想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这种信仰关系在北京中轴线上也同样得到了表达。祖先崇拜是中国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中轴线上存在多处与祖先崇拜相关的遗存。社稷坛是祭祀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地方,象征生存空间和粮食的生产,这二者的结合则成为国家和政权的象征。社稷坛五色土筑的祭坛顶面形象地表达了国土的概念。“左祖右社”表达了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信仰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明代在规划北京时,在南郊北京中轴线延长线的两侧设置了“天地坛”和“山川坛”,供奉天地山川的各路神仙。明代嘉靖改天地坛改为天坛,成为之后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昊天上帝和行祈谷礼的地方。山川坛改为先农坛,祭祀先农(农神)、太岁(年神)。清顺治时又在外坛南部增建天神坛和地祇坛。除了这些反映中国泛神信仰的坛庙之外,在故宫中轴线的最后一座殿堂——钦安殿中供奉了道教真武大帝的座像;清乾隆时期在景山建綺望楼,楼中供奉孔子,供官学学生祭拜;更在景山山脊建五亭,供奉佛像。除了这些占据重要位置并用作供奉场所的坛庙、建筑之外,在北京中轴线的许多建筑或空间中还有许多庙宇、神龛,供奉各种神明。其中包括正阳门瓮城中的关帝庙和观音寺、故宫周围的诸多庙宇、万宁桥西侧的火德真君庙等。北京中轴线展现了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包容、多样。
2.9 北京中轴线承载了中国复杂的祭祀礼仪
由于大量坛庙建筑的存在,北京中轴线也是多样、复杂、等级繁复的传统祭祀礼仪的载体。它承载了不同时间、不同形态的祭祀活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传统。
2.10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形态的载体
作为一条纵贯北京老城的城市轴线和建筑空间群体,它清晰地展现了位于这条轴线上的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形态。北京中轴线从南向北穿越了北京老城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和内城的市井区域,构成了对中国传统社会复杂社会阶层生活的见证。
2.11 北京中轴线是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北京中轴线与许多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事件有着直接的关联。中国作为东亚文明的中心,无论元朝的建立、灭亡,明朝的更迭,清王朝的兴起与1912年清王朝宣告皇帝退位,都具有地区性和世界性的影响,北京中轴线是这些事件的发生地,是这些事件的物质见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二战之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通过对这些价值内容的挖掘和阐释,北京中轴线这样一个涵盖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及多处历史建筑并构成复杂的内在系统性关联的文化遗产项目,典型地反映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通过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呈现和阐释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讲好古代和当代中国故事的要求,成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实践范例。
3 社会参与下的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传承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基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当代文化精神,赋能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转化为社会的文化自觉才能焕发出其内在的巨大力量。北京市委市政府也通过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价值传播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广泛参与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北京市组织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 2021年的15场活动线上线下参加的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次;2022年的16场活动线上线下参加的人数更是超过了1800万人次。自2017年以来,北京中轴线各文物保护单位和北京市各社会机构举办了诸多展览,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2021年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大型文化音乐竞演真人秀节目《最美中轴线》用音乐展演的形式传播中轴线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最美中轴线》第一季自开播以来,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远超41亿,微博视频总播放量接近19亿。2022年《最美中轴线》第二季前4期视频播放量已经破3000万,受到了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喜爱。通过对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传播,人们更多地了解北京中轴线,进一步主动参与到北京中轴线的价值讲述、传统精神和意义的转化创新当中:中小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他们心中的北京中轴线;年轻的音乐家们举办“古建筑音乐季”,把音乐表演引入北京中轴线及周围的古代建筑当中,让跳动的音符与“凝固的乐章”一起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腾讯等数字企业也参与到北京中轴线的数字传播当中,腾讯的手机小程序助力北京中轴线,上线后5个小时的点击量就超过了50万。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传播促进了市民对它的理解和认识,2021年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当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年度十件大事。2022年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仅“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达人”主题演讲比赛就收到超过32,000份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申请;“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小使者”吸引了全市200多所中小学校共有50,000余位师生报名参加。视觉影像的比赛收到了35,00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故事;“我画北京中轴线”竞赛收到了近2500件作品,将北京中轴线的形象元素通过绘画、手工艺制作的形式呈现,表达了作者对北京中轴线的感悟;文创类竞赛收到了1600余件作品,把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元素融入了当代生活;“新场景新业态”竞赛则侧重赋能北京中轴线上的老字号,通过创意表达、文化IP、店面形态、文化内容注入等方式促进老字号焕发新活力。这些竞赛的参赛者既有3岁半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有86岁的老者;有北京市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和其他国家关注北京中轴线的人们;既有个人,也有家庭、学校组团参与;有北京中轴线上老字号的业主单位,也有设计领域的学生和专业的策划团队。竞赛的发起组织者也体现了社会参与的特点,其中有政府部门,有作为赞助者的银行,有数字企业、文化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展现了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所形成的巨大活力。
4 结语
北京中轴线,从遗产要素整合、价值发掘、价值传播到社会参与,是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的、具有示范性的实践,是北京在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上的成功探索,从方法到所表现出的社会影响力、形成的社会凝聚力都反映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在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注释
1) “两轴”指北京中轴线和长安街;“一城”指北京老城;“一环”指原北京城墙所在的二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