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中山区花生病虫害防治优化技术措施

2023-01-04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虫害山区花生

李 翠

(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614)

鲁中山区具有较为悠久的花生种植历史,其花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花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鲁中山区的地形、水热等条件使花生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进行田间病虫害的治理[1-2]。目前,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已难以控制病虫害的扩散速度,其防治效果不明显,导致花生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病虫害得不到全面、有效的治理,因此应对鲁中山区的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优化。

本文对鲁中山区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鲁中山区花生病虫害的主要病症及发生特点,了解病虫害诱发因素;根据田间实际发生的病虫害情况,从农业、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面提出防治优化方案,以期实现对花生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1 概况

1.1 类型及发生特点

花生病虫害在花生不同生长阶段的根、茎、叶处皆有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需要掌握鲁中山区花生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及发生特点,从而更好地优化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3-4]。

1.1.1 病害

白绢病:在花生成株期,白绢病易导致根茎部呈现褐色并逐渐腐烂。该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土壤中滋生并逐渐蔓延,会在土壤表面形成白色绢丝,发病的部位集中在茎基、茎秆、果柄及果荚上,发生严重时造成花生茎秆枯萎。发病初期表现为果荚、茎基上出现暗褐色病斑,逐渐变色软腐,长出白色的绢丝形态菌丝;发展到中期,茎秆、果柄出现黑褐色菌核,并向根部蔓延,最终根茎整体腐烂、叶片边缘焦枯,直至整株枯死[5-6]。

茎腐病:在花生幼苗阶段,极易出现茎腐病,其表现症状为植株根茎变黑并逐渐腐烂,叶片逐渐发黄直至枯萎。该病害容易在土质黏重、水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发生。

青枯病:在花生开花初期阶段,极易发生青枯病,出现根茎脱落的现象,严重时会使根茎底部腐烂,进而造成成片受害。

果腐病:花生果腐病多见于夏季和秋季,导致植株的地下果实出现空壳和局部腐烂[7-8]。

根结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发病高峰期多为植株发根之后,发病部位集中在花生根部,导致花生内部养分流失,无法及时给茎叶输送养分,造成花生植株出现枯死的情况。

白绢病、根结线虫病是鲁中山区花生为害最严重的两种病害,造成的病株率在71.3%以上,产量损失高于40%,发病地块逐年增多,发病程度逐年加重。

1.1.2 虫害

夜蛾会啃食花生叶片和果实,蚜虫等喜好吸食花生汁液,在苗间传播病毒,均会影响花生幼苗存活率和花生品质,需要进行重点防治。

1.2 发生原因

鲁中山区花生一般在20~30 ℃开花,因此一般在“立春”前后开始种植。鲁中山区花生产量较高,但花生种子的选取方式较为落后,品种的选择上过于单一。同时其晚熟和过早死亡的种子缺乏生长活力,未能及时处理,遭受病虫害的种子也没有及时淘汰,使花生遭受病虫害侵袭的可能性加大,影响了花生质量。另外,各种植户对花生品种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重视度不够,专业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土壤条件进行轮作,从而影响了花生的产量。此外,病虫害的诱发因素较多,如自然条件的气温和降雨因素、重茬种植和周边作物的不合理布局,使病虫害未得到有效治理,扩大了病虫危害范围,从而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2 鲁中山区花生病虫害防治优化技术措施

为了降低花生病虫害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发生率,应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入手,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种播种

在播种前,按照完好度的标准挑选种子,划分种子等级为优质、良好、合格3 级,淘汰不良种子,以便后期播种时能够控制不同级别品种的种植进度保持一致,避免不同生长期的幼苗争夺土壤养分。将种子散铺曝晒,利用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增强种子酶活力,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

2.1.2 田间管理

根据花生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特征防治病虫害。花生喜温暖气候,因此一般会选择在12 ℃左右时播种,其最适宜开花的温度为23~28 ℃,因此一定要把握好稳定温度,在立春后即可开始花生种植。

根结线虫通常会在花生生长阶段的阴雨天繁殖,侵害植物,成为主要的虫害。采取的农业防治方式是提升花生在阴雨天的抗病能力,具体方法为清理淤泥、排除积水,将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80%以内;利用冬季低温,以冻垡方式消灭虫卵;通过施加硝态氮、磷肥等控制土壤pH值。

针对花生成株阶段的主要病害白绢病,采用的农业防治方式为深翻土壤,深度应超过25 cm;和玉米等作物倒茬轮作3 年以上,避免细菌滋生,并及时清理病株;利用双垄覆膜耕种方式保证花生植株温度,提高植株抗病性。

进入成熟期后,若土壤中含水量达到饱和含水量的2/5,则需挖掘拦腰沟、堰下沟等及时进行排水,否则可能导致花生出现果腐病。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通常需要借助光照等条件,辅以相应的工具达到灭虫的目的。根据花生种植田间的实地条件,调整光源高度及亮度,利用杀虫剂、捕虫网达到杀灭趋光性害虫的目的。如针对蚜虫等害虫可设置黄板,涂抹氧化乐果乳油实现捕杀。

根结线虫病通常会在阴雨天繁殖,侵害植物,是影响鲁中山区花生的主要虫害。采取的物理方式是发现虫卵后通过石灰消杀;通过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根结线虫。在花生种植阶段,在每晚19:00 左右悬挂诱捕器,使用30个诱芯,有效灭杀田间虫害。花生结果阶段的虫害是金龟子,可使用金龟子引诱剂结合诱捕器诱捕金龟子。

2.3 化学防治

根据鲁中山区花生品种的抗病能力,选择安全性高、可用作种衣的高效药剂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如氟虫腈、吡虫啉、克百威等。除了传统种衣药剂拌种方式外,还可采用高脂膜混合药剂为花生种子建立脂膜防护层,隔绝病虫害。

在花生的幼苗期,每667 m2使用36%吡虫啉悬浮剂35~40 mL 兑水30~50 kg,均匀喷洒在花生种子上,预防蛴螬虫害。可以使用阿维霉素淋根或扫螨净乳油100 倍液杀灭根结线虫,灭虫持续时间为1 个月,每天早、中、晚对花生受害位置及相邻植株喷射扫螨净乳油,避免虫害进一步影响田间种植环境。为防治叶斑病,可在花生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每20 mL药剂兑水15~20 kg,稀释成800~1 000倍,每隔15 d施药1次,连续防治3次。

针对花生生长阶段的主要病害白绢病,采用的化学方式为使用50%多菌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药剂拌种;将钾肥、磷肥、微生物菌肥施入土壤,降低花生在阴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白绢病的概率,提升抗病性;在白绢病结痂阶段使用50%速克灵混合水合霉素等杀菌剂喷洒灭菌;在花生齐苗期,采用苦参碱1 000 倍液+40%菌核净复配药剂每隔5 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2 次;在初花期,使用50%多菌灵+1 000 倍天达2116+阿维菌素复配药剂,每隔10 d 喷洒1 次植株根部。

花生进入成熟期后,为防治果腐病,可使用磷酸二氢钾120 g+尿素35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10 d喷洒1次植株叶面。

花生结果阶段主要是蛴螬对果实和茎叶的侵害,只有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才能使花生顺利开花结果,从而保证花生的质量。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或40%毒丝本1 000 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 d喷1次,连喷3~4次即可。

2.4 生物防治

为了有效防治鲁中山区的花生病虫害,需要在花生种植源头利用基因杂交技术优化抗病害花生品种的培育,从根源上提高花生自身的抵抗力和抗病性,从而减少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鲁中山区的花生品种主要是花育23 号、日花1 号、青花7 号、花育26 号、潍花8 号、鲁花6 号、鲁花9 号及远杂9847 等,这些品种是经过国家审核认证的适合在鲁中山区种植的高产、高出油率品种,但这些品种的抗病性不佳,因此需要对品种的培育方式进行优化。近年来,生物技术不断突破,花生抗病品种不断研发与应用,通过基因杂交技术,以高品质花生种子作为重点培育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中心,培育高品质抗病品种。目前,鲁中山区的高品质抗病虫害花生种子(如潍花6 号、科花1 号)的普及程度还较低,并且未进行试种试验,实际的花生产量与预期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型花生品种的推广,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育花生,从而提高鲁中山区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在花生生长阶段,针对主要病害白绢病,采用的生物优化方式为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抑制白绢病菌的大规模生长。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富含大量有益活性菌及多种天然发酵活性物质,在土壤中使用可在根际土壤繁殖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微生物优势菌群,抑制病菌生长,同时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可使用含有哈茨木霉菌的微生物菌剂防治白绢病,用淡紫紫孢菌感染并杀死根结线虫。

花生进入成熟期后,为防止植物受到地下害虫侵害和感染病害,采取的生物防治方式主要是通过找出害虫天敌或微生物,利用生物链消灭害虫。如利用小茧蜂、寄生蝇、多角体病毒消灭主要虫害斜纹夜蛾;每667 m2可喷洒250 g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减轻蛴螬为害。

3 结语

根据田间实际的病虫害情况,总结鲁中山区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并分析了花生种植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同时,在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优化了农业防治措施,针对花生的不同生长时期提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从而实现对花生病虫害的有效抑制。

猜你喜欢

虫害山区花生
掏花生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山区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