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提升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

2023-01-04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主体农民建设

姚 杨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兴则乡村兴。农民作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农民主体性缺失已成为制约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1]。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内涵,分析农民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探寻科学合理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民主体性的内涵及特征

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是“人”,而解决好“人”的问题直接涉及农民的主体性问题,农民主体性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事关乡村振兴的成败。

1.1 基本内涵

理解农民主体性,首先要理解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2]。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环境不同,人确立对自然的主体地位,积极把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创造。在这种对象化活动中,人总是从自身的目的出发,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支配活动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掌握和占有对象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人是主体,并不说明人天然就具备主体性。1)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必须借助劳动实践这一媒介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从而同动物划清界限。2)人既然是社会存在物,就必然受到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主体性状况也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3)人作为主体时,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群体的人。基于此,本文讨论的农民是一个群体性概念。

由上可见,农民主体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是指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性主体,在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和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是农民展现出来的一种主体能力。

1.2 基本特征

农民的能动性包括农民改造乡村文化的自觉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急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要求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承担起自己的主体责任,积极投身到相应的建设活动中。

农民的自主性表现为农民对诸多活动因素的占有和支配,意味着农民确立了自己对乡村文化的主体地位,拥有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并享受相关成果的权利,意味着农民作为既有能力又有权利的主体自觉地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农民的自为性意味着农民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自为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态,侧重于主体目的。农民从自身出发进行文化建设,通过对象化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活动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既创造出时代需要的乡村文化,又享受乡村文化所带来的精神价值。

只有广大农民树立了乡村文化建设是为自己而建的主体意识,具备了相应的主体能力和权利,农民主体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乡村文化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2 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参与度低、作用发挥有限等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和农民自身能力素质不足。

2.1 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农民主体性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中,由于农民主体性长期处于被禁锢的状态,农民具有很强的依附性。1)农民受制于地理环境的束缚,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挥自己有限的主体性,形成了保守、封闭的心态。2)封建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双重压迫下,农民的思想、行为、自由受到遏制,农民崇拜皇权、顺从宗族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具有狭隘性、落后性的非规范性行为准则延续至今。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解除了封建制度对农民的压迫,农民主体性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萌芽。1949年以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让农民的积极性高涨,参与乡村事务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但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农民主体性发展水平仍较低,农民依附思想仍较重。同时,农民的阶级特性决定了农民主体性发展的长期性[3]。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才能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但只有农民首先具有主体意识,才有可能发挥出主体作用。

2.2 城乡二元结构对立

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导致城乡发展严重失衡,二元格局下的乡村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实践结构缺陷。

1)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城乡二元结构下,每年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进入二、三产业或采取“半工半耕”形式增加家庭收入。同时,乡村常住人口规模不断缩小,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程度加深。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10年乡村人口数量为6.74亿人,2020年下降至5.09 亿人;而2020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2010年的13.26%上升至18.70%。以上数据表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陷入主体缺失的困境。

2)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较低,弱化了农民积极性。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相关资源明显不足。如在行政制度上,长期“自上而下”的文化输送模式弊端明显,以供给侧为主导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侧农民的需求。

3)乡村文化边缘化,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信心严重不足。在经济优势下,城市文化强势进入乡村社会。“城市文化即先进、科学、高尚,乡村文化即落后、愚昧、低俗”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农民[4];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多种文化冲突下,乡村文化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乡村原本的公序良俗对村民的约束力明显降低。农民对于乡村文化的安全感、信任感、认同感和传播能力下降,乡村文化体系呈现衰败之势[5]。

2.3 农民自身能力素质不足

能力素质是个体改变周围环境的内在变量与核心因素,既关系着主体的发展,又关系着所关联实践的发展[6]。我国农民的个人认知、文化素质、知识技能整体偏低,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集中表现为文化反思和吸纳能力的欠缺。

小农经济时代对农民技能的要求不高,由此产生的农耕文化符合农民的心理预期和价值取向,农民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自主维持着与这种乡村文化的价值关系,形成一种共同体认知。而工业化、市场化打破了农民固有的生产模式,农民在城乡日趋频繁的互动中越发感受到一种迷茫。蜂拥而至的外部文化对越来越多的农民产生了影响:有的农民受外部文化所驱使,认为原有的乡村文化都是落后的;有的农民对农村传统的好文化也不理解、不熟悉;有的农民则完全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极端保守[7]。

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民长期处于“文盲”状态,农民接受教育的年限普遍较短,受教育程度不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扫盲工作,文盲数量大幅度减少。2020 年,我国文盲率已经下降至2.67%;但在全国人口中,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91 年[8]。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方法。显然,农民在文化教育领域的缺失阻碍了农民主体性的发展,进而阻碍了农民的自我实现。

3 提升农民主体性的路径思考

面对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实困境,要正确认识到农民主体性发展的长期性,把握好其动态特征,在清楚其缺失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行动,帮助农民提升自身的主体性。

3.1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文化主体意识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强调了在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广大农民服务,使农民不仅在物质上富裕,更要在精神上富有。只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唤醒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才能汇聚亿万农民的时代伟力,助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农民的文化利益。政府要更加注重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全面地保障好农民享受文化的权利,更注重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在落实各项文化政策时,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探索,尊重和理解农民的文化观,站在农民的立场、倾听农民的心声、始终保持对农民法定地位和权利的敬畏之心,引导农民用科学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武装头脑。

3.2 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随着传统乡村文化活动的逐渐“退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被“嵌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具体包括落实在乡镇和村落辖区范围内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资源开发等[9]。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受制于二元社会结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必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项目上灵活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在行政机制上按照农民需求供给,在供给标准上提供差异化文化产品,以此保障好农民基本文化权益,进而激发农民内在活力。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在设施建设、使用、维护等方面切实发挥文化阵地功能。特别是乡村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风俗具有差异性,农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前提,避免同质化现象和浪费公共资源现象发生。2)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符合当地文化特征、满足农民心理期待、丰富农民精神世界的文化活动。3)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社会,增强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政府要特别注意协调好农民和市场的关系,既要让资本下乡,又要让农民增收。4)政府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辅助”角色,理解农民的文化观,同农民平等对话,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度。

3.3 发展农民文化教育事业,增强农民主体能力

农民的能力素质决定了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程度。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回应时代呼唤,增强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自信心,实现农民自身的发展。

1)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延长农村青少年的受教育年限,为其素质提高提供经济保障和优质环境。青少年儿童对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有着直观感受,加强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可以更好培育下一代乡村文化建设者和接班人。2)加强农民成人教育培训。通过建立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培训相衔接的农民教育制度,使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农民正确辨识各种文化的能力,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3)注重培养乡村文化人才,特别是提高民间文化自组织程度,发挥“民间文化民间办”的优良传统,实现乡村文化自我“造血”。

4 结语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涵盖社会精英、乡村士绅、政界商圈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轰动一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但最终以“运而不动”告终。百年后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乡村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与效果。尽管农民主体性的发展有其长期性,但并不意味着农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无所作为,历史已经证明了农民的主体力量。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依靠农民主体力量,着力激发农民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助力乡村文化“振而即兴”。

猜你喜欢

主体农民建设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何谓“主体间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