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灸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2023-01-04吕会洁秦元梅

光明中医 2022年17期
关键词:伏贴支气管哮喘

华 玉 吕会洁 秦元梅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累及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过敏疾病,其无法有效根治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长期使用会造成激素依赖等不良作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着悠长的历史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价格经济、实用、无不良作用。三伏灸是中医治疗中最独特的保健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恢复期、缓解期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三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三伏天的高温天气来提高药物效能,选用辛温走窜、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联合辨证取穴进行贴敷治疗,从而达到消炎缓解哮喘症状、增强抵抗力、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本文从三伏灸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现综述如下。

1 贴敷时间的研究

1.1 贴敷时长王峰等[2]依据三伏贴在皮肤上保留的时长,将126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分为4 h组、6 h组、8 h组和10 h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哮喘评分、喘息评分、发作次数。结果发现,治疗后4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4 h组、6 h组的评分改善明显低于8 h组、10 h组,8 h组与10 h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一定范围内三伏贴的贴敷时长与疗效成正相关,但疗效达到最大值时便不随贴敷时长变化。吴福斌等[3]将126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根据三伏灸贴敷时长的不同,分为3 h组、6 h组、9 h组,通过对比各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哮喘发生次数、发作时长、生活质量评分,发现6 h组、9 h组在临床疗效、哮喘发生次数、发作时长的改善优于3 h组,但9 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故穴位贴敷的治疗最佳时间约为6 h。

据上述研究表明,贴敷时长在6~8 h之间的疗效最佳,贴敷时长过短导致药效没有充分发挥,6~8 h药物吸收已达饱和。除此之外,选择贴敷时长时还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及不良作用。

1.2 贴敷日期刘源等[4]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 例哮喘患儿分为4组,分别是正常三伏灸、三九灸、在三伏、三九灸基础上增加施灸次数的强化灸,对4组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三伏灸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三九灸,且疗效与治疗频率成正相关,三伏强化组的疗效最佳。罗力等[5]选取32例患者作为日常组,31例患者作为三伏组,其中日常组除三伏天外的任意时间进行天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阳虚体质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2组疗效相当,三伏组的阳虚体质改善优于日常组。表明天灸疗法对阳虚体质哮喘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在体质改善方面三伏天灸更优。该学者的结论可能与研究地点广州普遍温度较高,所选平常灸温度与三伏灸温度接近有关,此结论具有局限性,未能考虑到气候、地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施灸日期选择需要因地制宜。

1.3 间隔时间何伟等[6]认为三伏期间按庚日敷贴,是由于民间习惯约定,且现在临床中加强灸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三伏灸在贴敷时间的选取上不一定要完全局限于三伏日。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三伏阴阳灸的理论,即于三伏初伏开始,5 d一治,使治疗更集中,加强人体脏腑之间联系,促进阴阳协调,以达到预防性治疗。此理论既是临床应用的创新,又摆脱了传统模式,也扩大了患者的选择,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来验证。时宽等[7]临床研究认为贴敷次数10次优于4次,即每隔4 d贴敷一次的临床疗效优于每隔10 d贴敷一次。

2 贴敷药物的研究

2.1 药物配比金海鹏等[8]按照白芥子的不同配比将9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白芥子生熟配比1∶1的A组、白芥子生熟配比1∶2的B组、熟白芥子的C组,对其进行三伏灸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FEV1、PEF及皮肤反应。发现3组不同白芥子配比的三伏灸均能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但生熟白芥子1∶2为最优处方,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而且对哮喘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且患者皮肤反应轻、依从性高。

2.2 贴敷制剂目前在中药贴敷剂的工艺研究方面也有所创新。刘敏等[9]利用改良的 Franze透析表皮药物扩散装置对三伏贴巴布剂进行药物经皮渗透测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皮肤中的细辛酯素、延胡索乙素含量,并计算累积渗透量(Q)与稳态经皮扩散速率(JS)。结果发现,三伏贴巴布剂成分中的细辛酯素和延胡索乙素均有不错的皮肤渗透性。三伏贴巴布剂贴敷舒适、经济方便,是对传统穴位贴敷制剂调制方法的创新,若应用于临床可以免去药物调配步骤,解决药物成分、药物剂量存在差异、药物储存难等复杂问题。

3 皮肤反应情况的研究

目前针对三伏灸后皮肤反应的临床研究还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灸后起泡容易造成感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些医院的操作规范中甚至将灸后出现大水泡当作皮肤破溃的不良反应[10];而下列学者的研究则表明有皮肤反应者临床疗效优于无皮肤反应者。

徐涵斌等[11]根据三伏灸后皮肤出现水泡的大小随机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分为A、B、C 3组,A组(施灸1 h,出现直径≤1 cm的小水泡),B组(施灸3 h,出现1 cm<直径≤3 cm的中水泡)C组(施灸5 h,出现直径>3 cm的大水泡)。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l)。发现三伏灸的发泡疗法对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疗效随着水泡的增大而增大。吴宇航[12]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76例,根据三伏灸后不同的皮肤反应情况分为无泡组和起泡组,起泡组又根据水泡大小分为3组。从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发作次数来看,起泡组的效果均优于无泡组;但是临床观察也发现,水泡越大其愈合时间越长,患者遭受的痛苦也越多,期间还可能引起感染。该学者建议临床三伏灸敷贴以出现中等水泡为宜,若产生的水泡较大应立即就医处理。研究发现起泡组中肺脾气虚型占大部分,无泡组在中医症状评分表中均有自汗症状,该研究推测三伏灸敷贴起泡现象可能与患者的自身体质、疾病的证型、汗液分泌存在密切关系。罗志琴等[13]依据穴位贴敷4 h、8 h后是否发生皮肤炎症,将91例哮喘患者分为4组,通过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生活质量问卷,发现贴敷时长和皮肤反应情况均对哮喘防治效果产生影响,穴位贴敷4 h出现接触性皮炎者疗效相对较好。刘超武等[14]研究表明皮肤反应程度影响三伏灸的临床疗效,有皮肤反应的各组治疗效果更优,其中轻、中度皮肤反应的预后较好。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其中以中度皮肤反应疗效最佳,但影响皮肤反应的因素过多,皮肤反应程度并非人力可以控制。若通过皮肤反应来改善临床疗效,灸前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阐述利弊,采纳患者意愿;施灸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穴位敷贴,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年龄、体质选择合适时长,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灸后需要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影响患者生活。

4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的研究

4.1 情志护理干预杨玉娟[15]采取随机分组法,选取对照组和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三伏灸,研究组在三伏灸的基础给予沟通、知识宣教、暗示、疏导、放松训练等情志护理。通过比较2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心理评估、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出结果:研究组中医临床不良症状、体征总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穴位贴敷与情绪护理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轻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患者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2 系统护理干预王伟等[16]提出在实施三伏灸时,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在等待过程中产生的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环境干预创造空气流通、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的操作环境,可以避免出汗过多使药物贴敷不牢,温度过低使患者受寒;通过皮肤护理可以预防感染;通过饮食干预,避免刺激性、发物饮食影响疗效。黄阿仙[17]提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贴敷前的病情观察、贴敷护理、生活护理,有助于提高三伏灸治疗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郭红梅等[18]提出只有做好三伏贴后皮肤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才能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因此该学者研究探讨了3种针对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A组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治疗受损皮肤,B组使用美宝烧伤膏涂抹受损皮肤,C组使用碘伏消毒受损皮肤,比较患者受损皮肤的恢复所需时间、疼痛程度、皮肤恢复情况。得出结论:康惠尔水胶体敷贴对三伏贴后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最佳。朱璇璇[19]提出优质护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贴敷前的相关知识讲解;贴敷过程中的密切观察、个体化贴敷时间选择;贴敷后的健康宣教以及电话回访均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皮肤不良反应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哮喘和治疗相关问题,发放宣教手册,解疑答惑,提高患者配合度。②皮肤护理:操作前评估皮肤情况、做好皮肤清洁;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避免大量出汗影响贴敷效果;操作后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③情志护理:通过积极沟通、知识宣教、放松练习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配合度。④饮食护理:贴敷期间避免食用海鲜,清淡饮食,戒烟戒酒。⑤生活指导:远离易诱发哮喘的环境,保持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5 综合治疗的研究

许多学者对三伏灸治疗哮喘进行了创新,将三伏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5.1 联合西医治疗柯宗萍等[20]提出三伏灸联合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小儿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营养状况和减轻临床症状。采用随机对照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三伏灸组和肠内营养组,其中观察组接受肠内营养联合三伏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FEV1、PEF、免疫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总积分、PEF、FEV1、免疫力、体质指数、营养状态均优于三伏灸组和肠内营养组。罗瑾[21]将1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三伏灸)与研究组(三伏灸结合肺功能训练)各75例,其中肺功能康复治疗包括缩唇训练、腹式呼吸、上肢肌力康复训练及有氧耐力训练。治疗结果表明,研究组在症状、肺功能恢复及复发率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三伏灸结合肺功能康复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优于单用三伏灸。晋文蔓等[22]将110 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研究组接受一般治疗联合三伏贴、孟鲁司特钠片的治疗,治疗且随访1年。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FVC、FEV1、治疗前后哮喘症状积分、白介素含量、安全性、复发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整体有效率、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白介素含量及复发率则均低于对照组,2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三伏灸的联合治疗均取得不错的疗效,但在试验设计上要更为严谨科学。

5.2 联合中医治疗苏俊秀[23]认为哮喘反复不愈是由于气滞血瘀、经络堵塞,用活血化瘀法可通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状态来改善血液循环,最终促进炎症的消散。因此该学者选用活血化瘀、清肺化痰、降气平喘的药物配伍联合三伏灸达到平喘止咳效果,以缓解久咳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儿童哮喘,经临床试验总体有效率达到95.65%。林洁等[24]将150例表寒内热的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对照2组接受西医治疗,对照1组接受西医配合服用大青龙汤的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三伏灸及大青龙汤联合治疗。结果证实,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的2组,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儿生活质量提高。许春秀等[25]研究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哮喘,取得了明显疗效,将1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三伏贴组、联合治疗组3组,对照组使用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三伏贴组使用雾化联合三伏灸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组使用雾化、三伏灸和督脉灸联合的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最高,在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评分方面也有明显改善。张蒙慧等[26]提出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比单独使用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好,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张小茜[27]提出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良好,且患者接受护理的程度更高。

6 讨论

三伏灸治疗哮喘疗效肯定,临床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文献归纳发现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①临床应用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②三伏灸的药物配比、成分没有统一标准,多采用医院经验方;③分伏取穴和不分伏取穴尚没有对比研究;④目前部分三伏灸研究仅限于个案报道,仍然缺乏严格和科学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在探讨联合应用的疗效时,也未能设置相应的对照组;⑤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部分研究仅进行一年的研究,未能考虑到长期疗效。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②研究方便储存、可直接使用的三伏贴制剂,是今后研究的方向;③开展分伏取穴的对照试验,填补研究空白;④设计更为严谨科学的大样本试验,开展实践指导临床的研究;⑤制定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探究长期疗效。希望三伏灸的临床应用能够规范和统一,研究能够越来越全面、严谨科学,使三伏灸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伏贴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一起聊聊三伏贴
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