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的种群分布及食源研究概况和进展
2023-01-04吴科君吴世磊蔡永华蒋桂枚
吴科君,吴世磊*,苏 宇,蔡永华,杨 营,龚 杭,蒋桂枚
(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36;2.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都江堰 611830)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偶蹄目麝科麝属中体型最小的哺乳动物,又称麝鹿、林獐等。林麝体长70~80 cm,肩高约70 cm,体重14 kg 左右。FLEROV 等人通过研究对比,第一次将林麝列为单独的物种[1]。高耀亭根据林麝的外形等形态特征也认为林麝为独立物种[2]。此外,陈轩通过分析林麝的基因序列,发现林麝与其他麝类种群也存在显著差异[3]。
我国具有丰富的林麝资源,林麝种群资源蕴藏量占全世界的70%以上[4-5]。林麝通过代谢作用能够分泌麝香,而麝香又是极其珍贵且罕见的中药材。早在明朝时期,我国就已有使用麝香治疗疾病的记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麝类分泌的麝香:“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废寝。”20 世纪末及21世纪初,野生林麝种群因分泌的麝香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遭受乱捕滥猎,再加之生境破碎化及食源减少等问题导致中国野生林麝种群数量锐减90%以上,林麝种群已处于濒危状态[6]。截至目前,林麝已被 我国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或易危动 物[7]。另外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组织认定为濒危 等级[8]。
1 林麝种群分布及变迁现状
我国是全世界林麝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在13 个省及自治区均有林麝种群分布,其中以陕西和四川分布最为广泛[9]。但受制于20 世纪90 年代末长时期的大量捕猎,林麝种群不仅在数量上变得寥寥无几,而且其分布区域也变得支离破碎。在20 世纪50 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林麝种群分布记录的区县达到77个,而到了1980 年左右,就有接近20 个县域的林麝种群濒临灭绝,更有15 个县域内的林麝种群灭绝绝迹[10]。王淯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21 世纪初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对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截至2006 年,陕西省凤县境内林麝种群分布区域的面积与半个世纪前相比较依然下降了接近40%,并且分布区域由原来4 大区块割裂为12 个孤立的小斑块,最大斑块面积仅仅是半个世纪前最大面积的31%[7]。
1.1 林麝种群的垂直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林麝种群垂直分布的特征主要受地形、植被、基底及水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影响林麝种群垂直分布特征的首要因素是生态地理环境。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林麝主要活动区域为海拔1 000 m 以上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高山灌丛等生境[11-12]。张履冰等人研究表明,甘肃省林麝种群在春季和冬季主要的活动区域为海拔在1 000~3 000 m 的森林草原带,夏季和秋季则移动到2 600~3 500 m 的高山灌丛带活动[13]。胡忠军等人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林麝种群活动区域的海拔存在差异,如陕西镇平地区的林麝种群习惯生活在海拔800~2 800 m,而陕西省凤县的林麝种群习惯生活在海拔1 700~2 100 m 的区域[14]。在同一地区,随着季节的变化,林麝种群的栖息地也会随之改变。春夏季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林麝栖息地逐渐靠近山顶;到了秋冬季,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林麝的栖息地也逐渐靠近山脚[15]。邓亚平等人利用GPS对重庆市金佛山林麝的活动区域进行研究,通过采集林麝种群活动所残留下的遗留进行跟踪和定位,再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地村民、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问,最后结合已有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综合分析后得出林麝在温度适宜的春季及秋季喜欢活动于针阔混交林中;在夏季,林麝种群习惯活动在针叶林中,而到了冬季,林麝种群习惯在海拔1 000~2 200 m 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向阳的区域活动[16-24]。林麝种群的分布和活动区域会随着季节、食物等因素的影响,会有小范围的垂直迁徙,因此古人有“七上八下,九归巢”的说法,这也印证了林麝种群存在垂直迁徙的行为活动。
1.2 林麝种群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前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林麝种群分布还与其本身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相关联。林麝有固定的生活习性,它们生性敏感、善于奔跑、嗅觉发达,而且视觉和听觉敏锐,若察觉异样声响即迅速逃遁。除去繁殖阶段,林麝均为孤居生活。一般来说,林麝会通过释放化学信号分子如尾脂腺分泌物等进行领域标记,不容许其他林麝个体入侵自己的领域。因此,在非繁殖季节,同一区域内通常只有一个林麝个体;而在繁殖季节,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由于求偶等因素,林麝个体的家域范围会出现重叠的现象[25]。此外有研究表明,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林麝主要分布在植被保存完好、远离人类活动范围的高山区域。彭杰等人在重庆金佛山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金佛山地势险峻、海拔较高、植被保存完好的北坡,发现了较为频繁的林麝踪迹;而在人类活动十分频繁的南坡和东坡,未发现林麝踪迹。上述研究结果也再次印证林麝种群的分布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及人为干扰密切相关。
此外,林麝种群的分布与植被区类型密切相关。盛和林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凤县林麝喜欢选择灌木盖度和竹子密度较低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四川省冕宁林麝种群喜欢在郁闭度适中、海拔3 500 m左右的竹林林缘活动。引入浙江省舟山市后,林麝种群喜欢活动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混交林中[26-27]。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广西林麝喜欢活动在常绿阔叶林和藤本灌丛中;西藏林麝的最适宜生境为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暗针叶林[28]。以上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林麝种群分布与地理区位和植被区类型密切关联。
2 林麝食源研究概况
不同植食性哺乳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营养生理生态特点,其食性偏好也各不相同[29]。林麝食性广泛,全年取食植物达80 种,在不同季节,其取食植物物种也不同。在春季,林麝主要以非禾本科草本植物为食,冬季则以常绿灌木为主要食物来源[30]。在夏季,林麝取食频率较高的是蔷薇科、忍冬科及虎耳草科的草灌。在秋季,林麝取食壳斗科植物最多,杜鹃花科、虎耳草科、槭树科植物也是比较重要的食物来源[31]。在冬季,林麝取食较多的植物包括黄瑞香、华椴和色木槭。此外,一些草本植物如狭叶麦冬和龙须草在冬季也占据林麝食物组成中一定比例。
林麝食物选择还与植物营养成分相关,一般来说,植食动物的首选食物一般是纤维素含量低且蛋白质含量高的植物。王文霞通过研究发现,林麝采食量与采食植物钾元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是因为钾元素能够促进并提升植食动物的消化能力,保证其良好的体况[32]。而一般在植物的嫩叶、芽等部位含有较高的钾和氮元素,同时这些部位纤维素含量也比较低,因此,这或许是林麝选择该部位作为主要食源的原因之一。
单从营养角度不能很好地解释林麝种群食源的选择。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影响林麝食源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次生代谢物也被列入最优食物选择理论模型之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进化出的化学防卫机制,通过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来避免或减少动物的采食[33]。王文霞等人通过研究,对林麝取食植物在不同季节下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及种类进行了分析,探明了不同时段内次生代谢的水平,进而有助于在人工饲养林麝时,能够有的放矢地选择食源种类,进而推动林麝人工饲养行业的发展[32]。
3 林麝种群的风险与威胁因素
综合已有资料及结合现状分析,林麝种群的风险与威胁因素主要有以下2 点。
1)乱捕滥猎。由于国内外对麝香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对捕猎管控力度不强,乱捕滥猎仍是导致种群数量下降最为直接的原因。偷捕滥猎这种情况对林麝种群的破坏力极大,我国林麝资源的衰退与偷捕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2)生境破碎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加之林麝种群生境的破碎化,导致自然生境内生态核心区域面积锐减,生境内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进而引起林麝种群在该区域内的生境适宜性降低,最终减弱了林麝种群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34-35]。
4 结语
目前我国野生林麝种群依然面临着数量减少,栖息地面积缩减及分布面积减少的问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人工饲养、栖息地修复等方式对林麝种群进一步的保护迫在眉睫,这些研究成果也为下一步林麝种群进行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