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实践
2023-01-03张朝阳
张朝阳
内容摘要:线上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目前已是大势所趋。尝试探索一条高中语文网课学习的新路:秉持“生活即是课堂”“与时代同频共振”等教学理念,进行任务群设计;以开展活动为经线聚集人气,以启思为纬线,从而克服网课人气不够等诸多问题,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学习 语文教学 任务群设计 以启思导学
近年来,疫情频频发生,线上教学作为应急措施,带着“不得已而为之”的色彩不期闯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但从长远来看,辅以现代科技的线上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也值得我们探究总结相关经验。
线上教学,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融合,在教学中,可以更便利地使用多媒体扩展语文教学内容,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形成语文学科更丰富的内涵。但线上教学,隔着屏幕开展,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以及多方位的现场生生碰撞,甚至有些学生会在屏幕后面做着各种小动作,外界监督被削弱。
如何有效组织线上教学,使线上教学有序而高效地开展?笔者在线上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如下一些思考,付之笔端,以与同行切磋。
一.以任务群为经
“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
笔者以一次任务群设置为例,来展示线上教学实践。秉承一贯的“生活即是课堂”、“与时代同频共振”等教学理念,我设计了“疫情与我们”系列活动,整个活动由四个任务群组成,分别是:一《疫情下的热点思考》、二《疫情中的人物素描》、三《战疫诗歌,我创作》、四《我思我在,时事评》。
针对任务群一,班级学生利用微信小程序随机抽签成组;各小组的同学针对疫情中出现的社会热点呈献至少三则话题;在课代表的协调下,最后确立了14个思考主题:《心与心的距离——疫情之下来自小人物的温暖》《逃出生天——论规则意识》《两代人应对疫情态度差异的分析》《从日本捐赠物品的诗句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疫情一线的物质保障看城市管理的得与失》《浅谈疫情中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无良商家“口罩门”背后》……各组通过小程序上传作品,因为准备时间相对仓促,许多同学的思考不够深入、交流也多流于形式,但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为后来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去的一周,同学们进入到了任务群二《疫情中的人物素描》准备中。被调动起来的同学们重新组队,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战疫”中各路英雄的先进事迹,更多的同学选择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普通的人们。他们通过对身边志愿者、医护人员等日常工作的细致观察,通过对快递小哥、火神山创建者们的新闻追踪,慢慢地从疫情初期的焦虑、恐惧、郁闷中走了出来,开始诸如“平凡与伟大”“短暂与永恒”等的思考,这让之后的“颁奖词撰写”不止于写作训练,更是情感的集中喷发,字里行间流淌出致敬英雄、尊重平凡的思想。线上交流时,学生的参与比第一次更活跃,质量更高。
致敬84岁亲赴武汉的钟南山院士,潘同学如是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勇敢逆行,他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灾难。84岁的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他的人生准则和高尚医德给予人战胜疫情的信心;他的令人敬仰的学术勇气、职业操守和深入一线的科学探索更给予了人们胜利的力量。
感佩于火神山建设者们用血肉浇筑的“中国速度”,史同学这样写道:
你们是国人不屈的脊梁,以血肉之躯拉扯出名叫“希望”之光,于是,天的一角,日月辉煌。千万个朴素的背影,一个又一个沉默的夜,是你们舞动偌大的机器,奏响最辉煌的乐曲;是你们擎起哀叹,芟夷大难,以燎原之火驱散疫情的阴霾!
任务群三《战疫诗歌,我创作》是配合学校《春天诗会》展开的。学校举办了《春天诗会》线上云诗会,在完成诗歌教学任务之后,我们进行了班级诗歌创作大赛。各小组同学从文字创作到配乐朗诵,从活动方案设计到视频制作,为期十天忙忙碌碌的准备,最终完成了十余首“战疫”原创诗歌。许多同学利用朋友圈晒出他们的“大作”,并且其中的《静问疫情》《我的延长寒假偷懒计划怎么会这样》《疫情:终别黑暗、定迎春光》三首上了中宣部“学习强国”的学习平台,消息传来,课堂一片沸腾。
其中刘同学的《疫情:终别黑暗、定迎春光》这样写到:
斑驳昏鸦寂静了黑暗/漆黑大地浑浊了光明/我们身在其中,便知/这是无声的战役,却更是嘹亮的信念//是温暖,自四面八方涌来/是团结,从五湖四海凝结/千千万万男女老幼/剥去娇弱的外衣,只担人民的利益/你我山川异域,却始终心手相连//华夏逆行者啊,向黑色的夜进发吧/以血肉之躯,拉扯出名叫“希望”之光/于是,天的一角,日月辉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他们,擎起哀叹,芟夷大难//我坚信,有成百的泪眼,定有上千的笑脸/是阴霾,送我大好河山,更有生机之烈焰//牵挂在磕绊中成长/以思为笔,以绪为纸/有几分忧虑,便换几分定力/追逐你的身影,重塑我的坚硬//此乃我们一代青年之号令/沐浴早春的阳光/淀山湖熠熠生光/佘山盈盈在目/明媚春光在眼前流淌//病树萌芽,万木仍春/春风于眉上安了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苦难在脚下,却生了花
作为系列语文活动的收尾,《我思我在,时事评——后疫情时代的冷思考》摆上了学生的案头。同学们自选角度,最后《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等一批佳作在线上共享。
针对“有人说,出逃与隐瞒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的论调,吴同学奋笔痛斥:
古往今來,人们的种种“反常规操作”,或许大都来源于“恐惧”。这种“恐惧”的“本能”,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所谓的“人性的弱点”,疫情当下的“出逃和隐瞒”,也无出其外。
既然那么多人都说了,“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性本恶”,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置若罔闻,或者欣然接受,表示理解呢?我的答案是:不!
存在纵使合理,但存在不代表不需更正而可大行其道。纵使人性本恶,也不代表其“无可厚非”。如果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受“本能”诱使而出现的行为表示理解、包容……会不会有一天,这种种“不善的”、“逾矩的”、“反逻辑的”、“损社会的”行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人性本恶”之名张牙舞爪坦然过街而无所畏惧呢?!
二.以启思为纬
线上语文课堂以开展活动为经线固然能聚集人气,但只是追求活动的热闹,必然会使课堂失去了分量,只做表面文章,而没有实质性的成长。每节课还需以启思为纬线,才能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周末,笔者布置了一项语文作业:收看电影《十二公民》。下周一的语文活动课的主题:《十二公民》观后漫谈。
这部电影本身内涵丰富,值得讨论的点众多。再加上,也许隔着屏幕没有了目光的注视催逼,学生反而可以更从容地自我表达。周一的交流让聆听者收获很多启迪——
1.马克·吐温说“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此话不假!既然速度时代真相滞后不可避免,那么,质疑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它体现的是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2.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受限于偏见、能力、意愿、自尊……理性思考的阻力很大。但正因其艰难,所以弥足珍贵。
3.倾听不同的声音,不仅是德行,也是能力。它是尊重是宽容,同时也是自省,是认识到自己可能不足,并且努力自我丰富和不断突破。
4.偏见是一座大山。偏见的形成有主客观的原因,有一定的形成必然,也是情感动物的人类不完美的特征之一。但偏见会带来伤害。减少偏见,追求公正,是人的高贵所在、神性所在。
……
课堂中,有慷慨陈词、有质疑反驳、有凝神沉思。
最后课代表作如下总结:
舆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从一次次网络暴力中可以看见;从铁链女引发网络海啸后的司法介入可以看见。正面积极的舆论让我们深感岁月静好,深信人间值得;负面的舆情则很轻易地动摇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孤立迷茫、无所适从。
舆情中,我们是聆听者,也是发言者。倾听但拒绝盲从、发言却绝不强加。治愈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需要直面的命题。在舆论自由的网络坏境,在人人都有话筒的时代,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理性是最基本的参与要求。
本次网课的启思,以“漫谈”的形式展开,以便于同学们多角度、全方位地看问题,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敏捷、见解开阔,思想的碰撞,使得云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沪教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利用《空中课堂》,我们学习了“如何辨析媒介信息”。学以致用,笔者请同学针对满天飞的疫情相关信息,做一次“真or假”的实例辨析的思考。
小叶同学针对“网传青浦居民不肯做核酸将医护人员从29楼推下”“青浦有大白跳楼了”的两则“新闻”做了如下分析:
首先,相同的视频传出两段不同的信息,不排除其中有一个信息为真,但应该引起警惕。接着,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两条信息均是只言片语,存在证据不足的现象,由此进一步加深怀疑。观察视频可以发现,视频分辨率不高,只能看见死者身上确实有白色布料,但不能看清是否是防护服。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发现并无相关事件报道。最后对图片进行搜索,发现图片的出处是虹口的一名女性身著白衣跳楼身亡,发布时间在此事件之前,地点也不吻合。由此基本可以证明此“新闻”为虚假信息。
疫情期间,小叶一度激愤得让笔者担心。但这堂课上,他借助视频、比照网上截图,条理清晰地逐点分析,最终平静而自信地宣布他的结论:假新闻!
在课后的反思中,他写道:探寻真相的过程是证伪容易证真难。只要有一个疑点就可以让你怀疑整个信息,有时疑点也可能具有疑点,那便又进入一个新的循环。……有时一个信息真假参半,有时假信息也可能出于善意,那么,听到信息不要急于转发评价,毕竟生活更需要建设者而不是批评家。
线上语文课堂的启思有其独特魅力。有时,这种启悟,不仅能提升思维能力,不经意间,也许还能拯救屏幕后迷惘的灵魂。
本次网课的启思,通过围绕同一事件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便于启发学生深思、围绕问题探寻,最后才能拨开云雾见朗月。启思的同时,不仅惠及思维的发展,亦惠涉人生态度的转变,一举而多得。
三.教学思路常态化
作为应急措施出现的网课也许会随着疫情退场,但它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教学天地,从时间到空间,从内容到方式,让我们去尝试更多的教学可能。它作为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会真正进入到后疫情时代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既然网课有向常态化发展的趋势,那么仅靠应急性的活动维持课堂热度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笔者尝试着制定一些章程,以确保网课“常温保鲜”。
网课以文化生活社会热点为主要内容,继续秉承“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理念,坚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坚持语文教学与时代同频共振;网课以讨论分享为基本模式。专人主讲,同组组员补充;他组组员认同点赞、质疑挑战,课后以文档形式总结反思,小组推优,班级展示并评奖;网课以活动小组为基础单位。或自主或随机,小组组建形式不一,视情况调整。小组活动重在参与,参与有成绩有记录,奖惩兼顾个人和团队。
……
在教学中,笔者还与同学们制定了线上教学语文课公约。
高二1班线上教学语文课六项要求:1.严守课堂作息,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中途离开课堂。2.做好课前准备,清除桌面杂物,备好学习用品,打开摄像头,关闭语音。(注:发言时打开语音)3.进入课堂要洗漱完毕衣着整齐,课堂上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4.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及时上传课堂笔记,按时完成相关作业。5.发挥团队力量。每周讨论话题及及活动方式,有各小组推荐并择优选用。6.及时学情通报。每两周评选学习标兵和优秀团队,由班委负责出榜表彰。
教学中也借鉴了其他老师的做法,添加了网课的“花式”内容:课前点歌,吸引同学们早早进入课堂;课中抽查,给网课不认真的同学当头棒喝;在作业里埋下“彩蛋”,让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中期待下次网课。
并且在教学中还尝试尽量减少使用课件。打开摄像头,师生“面对面”,通过观察屏幕中学生的微表情,去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知困惑。教学节奏慢下来了,教学的现场感却越来越强。
00后高中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视野宽阔,崇尚自由,认同多元文化,新事物接受度比较高。他们兴趣广泛,热情开朗,但在“鼓励教育”“成功学”的浪潮下,很多学生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缺少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不强。他们生长在国家高速发展的优越环境中,大多数同学思想积极、乐于进取,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愿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受到年龄阅历限制,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时,这些思维活跃的00后高中学生较别人更容易迷茫、动摇,表现出很强的价值观的不稳定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应该是情感体验、激荡、深化、升华的过程。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对于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精神生命的哺育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种种,笔者在网课期間,弱化纯粹的论述教学方式,以系列语文活动为载体,以诸多学生关注的、有认知冲突的社会热点为契机,以人文主题价值为核心,即时性地设计了内容具有层次性、形式具有多样性的各种任务,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归到生活情境中去,让同学们从生活出发,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有足够时空保障的思想交流、思维碰撞。事实证明,避免了教师单方面输出、同学单方面输入后的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在取长补短、举一反三的学习实践中,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从学科到思想的突破性提高。
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新课程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其实,它们本是一个整体。具体到教学实践,笔者的理解便是:在应答性学习环境中,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通过交往体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
网课,作为对传统学习环境的补充,虽然出现时带有明显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色彩,但在如今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情形下,确保了教学的正常开展,这又何尝不是现代科技带来的春风拂面。今天有些人抱怨网课人气不够、心气不够、活气不够,但笔者以为这不是网课的原罪。
其实,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优劣,真正决定教学效果的是瓶子里装的“酒”。打破思维惯性,走出教学“舒适圈”,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切实关照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心境、现实需要的适切性,努力发掘能激发学生热情、激荡学生思维的探究性问题,这才是让学生摆脱屏幕冷气、让教学激昂活气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