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探赜

2023-01-03张盼

成才之路 2022年36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审美教育渗透

张盼

摘要:高中语文除了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提升外,还要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可采取以下策略:挖掘文本元素,让学生发现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美;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体会美;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美;立足审美教育渗透需要,提升师生审美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渗透;策略;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6-0125-04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因此,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非常强,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与文本进行对话,可以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审美教育。本文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策略。

1.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国家对教育改革格外重视,同时也对各个阶段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并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加强审美教育,让学生善于发现、感受和欣赏生活中存在的“美”。高中语文题材和内容丰富,为审美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进行传承和弘扬。

2.审美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基本前提

高中是学生人格形成和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能让学生认识真善美,对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语文教材除了题材和内容丰富之外,还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这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还能健全学生人格。

3.审美教育是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是深刻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做到活学活用。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现代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恢弘气势、开阔的意境,探究诗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为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对诗词的鉴赏中,学生会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带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均发生了一定变化,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靠拢。因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师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审美素养欠缺。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主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创造美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课堂节奏,还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只有教师本身具有审美品质,才能够引导学生领会生活之美与艺术之美。换句话说,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都是以教师的艺术调度为基础的。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而忽视对审美教育的渗透,甚至还认为审美教育的渗透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较少,教师自身审美素养欠缺。

(2)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处理较少,难以进行审美体验。教材是审美教育渗透的载体。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及形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其审美价值更加丰富。然而,部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只是按照传统的“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分析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剖析。在此过程中,文本完全成为课堂知识技能训练的载体,失去了其应有的审美价值,导致学生不能深度感知文本,不能体会文本的美感,失去了审美体验的机会。例如,近年来语文高考对人物传记类文章的考查较多,因此,教师会侧重对《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的教学,至于其他文言文,大多是要求学生理解大意即可。

(3)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语文教学功利化现象严重。在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看来,高中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迎接高考。此外,家长也普遍认为只有提高学习成绩才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基于上述教育观念,学生承受的高考压力愈来愈大。尽管教育部制定“双减”政策,但这一现状并未彻底改变。加之在高考中体现美育的题目并不多,因此,教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思考得较少,多以成绩“论英雄”。

2.学生方面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业负担过重,每天需要与很多题目打交道,完成课业的时间较长。在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被压缩,部分学生会因此出现偏科、厌学等情况,使得审美教育的渗透受到影响。在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很多学生往往会忽视审美教育,导致自身审美能力不足。

1.挖掘文本元素,让学生发现美

在审美教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文为载体,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让学生善于发现美。汉字博大精深,汉语魅力无限,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汉语的博大精深和魅力,通过对语言的鉴赏,发现其中的美感。优秀的文章无论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情感抒发上,抑或在遣词造句上都经过作者的精心打磨,能够传达意境美和韵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中美的元素进行挖掘,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鉴赏,发现意境美和韵律美。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从而发现文章的结构美和思维美。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完成的,因此在结构上具有潜在的联系,充分体现文章的结构美。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感进行把握,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发现文章所蕴含的思想美、情感美。

例如,秋天一直以来都是悲伤的代表,古代很多诗人也曾以秋天的描写来进行情感的抒发。郁达夫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通过对秋天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对于秋天的主观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审美取向。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先朗读课文,揣摩课文中的用词,体会文章意境美。其次,教师要启发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既要分析内容,也要重视结构。这篇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但是在情感表达方面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在不同段落和时间节点上表现出了作者对秋天的不同情感。文章开篇通过描写北国之秋,表达自己的思秋之情,接着通过对秋晨、秋槐、秋蝉、秋雨与秋果的描写,抒发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最后对南北方的秋天进行对比,表现自己的恋秋情结。作者的情感是层层递进的,教师要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对文章进行解析,尤其是作者对秋天的情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感知,从不同的景色描写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描述中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真切感受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和对秋天的眷恋。

2.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美

一篇优秀的课文,除了文字和表达具有美感之外,还会让人们在阅读后有更大的联想空间,有探索的欲望和良好的审美体验。语言鉴赏只是审美教育中比较浅显的一部分,阅读一篇文章需要学生根据内容和情感线索进行想象,感知其中蕴含的美感,才能实现阅读的深层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美。教师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感;可以创设影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可以创设现实情境,以贴合学生生活场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美。教师可以创设语言情境,用充满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对所听到的景色进行想象。在朗读到一些意境优美的语句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调的变换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将这种画面在脑海中呈现出来。语言情境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趣。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视频或图片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影像情境中放飞思绪,与画面融为一体,感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看到过的荷花景色进行描述,并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进行对比,感知文章中的静谧美。

3.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体会美

语文的题材和内容非常丰富,所蕴含的审美教育内容广泛,有体现人格魅力的,有表现丰富情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体会人格的美、情感的美,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放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应将眼光放长远,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塑造学生高尚人格。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有很多人被寫进历史或文章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通过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辉让学生受到感染,体会他们人格的美。

例如,在教学《苏武传》这篇文章时,教师不但要介绍苏武的身世,还要讲述苏武留胡十九年的艰辛,展现其威武不屈、坚守气节的高尚人格。这种人格魅力不仅能给予学生莫大的鼓舞和激励,还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怀,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4.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美

单纯欣赏美、感悟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通过审美教育的渗透达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创造美,并将美好的事物、品德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进行理论性知识讲解外,还应该切实将审美教育渗透落实到实践中,组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美、传递美。例如,教师可组织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对美有更深刻的领悟,从而找到更多创造美的技巧。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写读书心得,将自己这份美好的阅读感受表现出来。除了开展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听说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语言叙述将美好传递出去。听说活动的形式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的日常学习安排,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歌唱比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丰富情感融入活动中,创造不一样的美。教师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其他学科融入语文教学。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把优美的景色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多学科融合,不仅能增强审美教育渗透的趣味性,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将美传递出去。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1的第四单元选编的是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主题的文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写作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将家乡的美描述出来,文体不限,散文、诗歌等都可以。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声音与文字的完美结合,可以更好地表现家乡美、家乡情。朗读活动结束,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家乡的某一处风景为内容进行绘画创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5.立足審美教育渗透的需要,提升师生审美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影响,二者之间只有形成积极的影响效应,才能产生良好的结果。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也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鉴赏美、感知美。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审美教育渗透的实施者,其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是审美教育渗透的关键。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素养也会对教师审美教育的渗透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升师生审美素养十分必要。

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需要从培养审美意识开始。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审美意识,多半与高考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关。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摒弃功利化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审美教育的渗透进行思考。审美状态的进入不仅需要审美主体,还要确保该主体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审美教育理论有所了解,充分了解美的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语言和文学两部分,扎实的文学功底及良好的表达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审美教育的开展。在教师充满激情的表达中,课堂美学氛围会更加浓厚。教师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不一样的文学世界,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地品鉴作品中的美。为强化教师对审美教育理论的理解,同时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对审美教育渗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学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理论培训,提升教师审美素养,从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渗透。

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同样需要从培养审美意识开始。现阶段,学生整体审美意识不强。一方面,在课业压力不断增加、高考压力接踵而来的情况下,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中,缺乏审美意识,也很少关注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过于重视速度。这种相对随意且停留于表面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审美能力较低。为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开设更多的以“审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美学环境。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学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洗礼,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文学活动、鉴赏活动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语文、走进美学世界。这不仅能拓展审美教育渗透路径,还能拓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促进高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是一门融合多元素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与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而且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契合,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元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注重人文教育、开展实践活动等,合理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珠.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1(04).

[2]杨明梅.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 2021(09).

[3]续光武.诗言志,景言情———以《雨巷》为例谈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21(10).

[4]刘香莲.例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世界,2021(02).

[5]薛刚.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语文天地,2020(28).

[6]荣爱华.高中语文中的审美教育途径与方法例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6).

Explora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enior Chinese Teaching

Zhang Pan

(Guannan County No. 2 Middle School,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 223500, China)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basic skills,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enet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aesthetic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Infilt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interest,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can be adopted to infiltr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o excavate text elements and let students find beauty;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 let students feel beauty; pay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education,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beauty;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let students create beauty; based on the need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enetration, improve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infiltration; strategy;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审美教育渗透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