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丝氨酸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23-01-03张丽姣
张丽姣
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属于难治性肺结核,是患者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后对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该病具有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特点,且近年随着结核病发生率的增加,耐多药肺结核人数持续升高,鉴于此需及早采取有效方案治疗[1]。常规抗结核药物虽可控制肺结核患者病情,但在抑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体内细菌活性中无显著价值,研究发现环丝氨酸作为第二代抗结核药物,使用后通过干扰结核杆菌的合成可提高抗结核效果,且该药物与常规抗结核药物无交叉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遴选2020 年1~12 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 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 年1~12 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1∶1 比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 例。观察组中男/女=28/12,平均年龄(48.32±4.54)岁,平均病程(14.57±3.71)个月,治疗情况:12 例初治失败、18 例复发、10 例复治失败。对照组中男/女=27/13,平均年龄(48.34±4.52)岁,平均病程(14.56±3.72)个月,治疗情况:13 例初治失败、19 例复发、8 例复治失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n,±s)
注:两组对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胸片检查确诊者;②无药物禁忌证者;③肝肾功能正常者;④自愿进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经药敏试验检查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者;⑥临床资料齐全者;⑦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者;⑧结核浸润病灶者[2]。
1.2.2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药物过敏者;③肺部恶性肿瘤者;④肝肾功能异常者;⑤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⑥家族遗传性疾病者;⑦无法配合完成治疗效果评估者[3]。
1.3 方法 纳入研究的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吸氧、吸痰处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所用药物包括:异烟肼(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0,规格:0.1 g/片)口服,200 mg/次,3 次/d;乙胺丁醇(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126,规格:0.25 g/片)口服,0.75~1.00 g/次,1 次/d;利奈唑胺(Fresenius Kabi AB,注册证号H20060289,规格:300 ml/袋)静脉滴注,600 mg/次,1 次/d;吡嗪酰胺(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0877,规格:0.25 g/片)口服,20 mg/kg,1 次/d。持续治疗6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环丝氨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63,规格:0.25 g/粒)治疗,口服,250 mg/次,2 次/d,持续治疗6 个月。
为确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经相关检查确诊后医师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①使其明确该项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用药治疗重要性;②使其明确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价值,并叮嘱其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根据实际情况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根据肺结核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判定临床疗效[4]:显效:肺结核病灶完全吸收;有效:肺结核病灶吸收>1/2;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末梢炎、皮疹、肝功能损害。
1.4.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包括FVC、FEV1%、FEV1/FVC、TNF-α、IL-4、IL-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发生2 例(5.00%)胃肠道反应、1 例(2.50%)神经末梢炎、1 例(2.50%)皮疹、2 例(5.00%)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治疗后发生2 例(5.00%)胃肠道反应、1 例(2.50%)神经末梢炎、0 例皮疹、1 例(2.50%)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TNF-α、IL-4、IL-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2.02±0.41)L、FEV1%(70.84±6.76)%、FEV1/FVC(74.26±6.67)%、IL-4(62.89±5.25)pg/ml 高于对照组 的(1.54±0.31)L、(58.45±5.71)%、(62.34±4.62)%、(56.78±5.42)pg/ml,TNF-α(51.02±4.25)pg/ml、IL-6(92.05±10.52)pg/ml 低于对照 组 的(62.48±6.05)、(121.69±15.2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虽然近年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在持续推动,但受生活方式及环境变化等影响,该疾病发生率持续升高。常规抗结核药物虽可控制肺结核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机体会产生耐药性,若机体对2 种及以上常用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便证实其患耐多药肺结核,据悉该病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因国家医保只报销常规抗结核药物费用,故该病治疗费用较高,如何采取有效方案治疗,避免疾病持续加重危及患者生活为临床亟待解决问题[5-7]。
目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多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因此临床需选择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且强化治疗需持续6~8 个月,但临床实践发现随着耐药情况的加重、患者依从性的下降,临床抗结核药物的选择越来越少,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是临床防治耐多药肺结核的关键。环丝氨酸作为D-丙氨酸类似物对多种耐结核菌株有灭杀作用,为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遴选80 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环丝氨酸联合抗结核药物在控制消除结核病灶中可行性较高,且不会因联合用药出现安全性下降等问题,分析:环丝氨酸最早于1952 年应用于肺结核治疗中,口服后可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进行抑制,亦可阻碍结核杆菌细胞壁的合并达到抑菌的目的,虽然该药物单一使用抗菌效果不及异烟肼、链霉素等,但目前尚无对其耐药结核菌的报道,因此有效性得到保证,将其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不仅可提高抑菌效果,亦可提高药物对耐药性结核杆菌的敏感性,达到改善其预后效果的目的[8-10]。
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2.02±0.41)L、FEV1%(70.84±6.76)%、FEV1/FVC(74.26±6.67)%、IL-4(62.89±5.25)pg/ml 高于对照 组的(1.54±0.31)L、(58.45±5.71)%、(62.34±4.62)%、(56.78±5.42)pg/ml,TNF-α(51.02±4.25)pg/ml、IL-6(92.05±10.52)pg/ml 低于对照 组 的(62.48±6.05)、(121.69±15.2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见环丝氨酸联合抗结核药物可促进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肺功能恢复,避免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分析:①环丝氨酸使用后可快速分布于肺部、脑脊液、痰液、胆汁中,且血药浓度稳定,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不会出现交叉反应;②该药物虽可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但所需时间较长,所幸该药物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耐药性,因此可应用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11-15]。
综上所述,环丝氨酸联合抗结核药物在改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情中可行性较高,亦可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