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增肌颗粒联合抗阻训练对气血亏虚型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疗效的影响*

2023-01-03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增肌肌少症骨骼肌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刘继业 孟 红 王佳贺△(葫芦岛125000)

提要 目的:探究自拟增肌颗粒联合营养及抗阻训练对气血亏虚型老年骨骼肌肌少症的影响。方法: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集的128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及抗阻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增肌颗粒,疗程为12周。分析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肌肉相关功能,营养学及炎症相关因子,体能及生活质量相关评分,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自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评分以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以及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炎症相关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显著升高,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增肌颗粒联合营养及抗阻训练可以改善气血亏虚型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肌肉含量、功能和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营养学状态,抑制炎症反应并增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与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骨骼肌减少症(又称肌少症)作为一种在90年代初才被人们逐渐所认识的疾病,其发病较隐匿且不容易被老年人所重视,这种疾病往往被人们视为老年人在增龄后的一种“正常现象”。有学者对我国多个社区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接近12%[1]。从2010年开始,欧洲肌少症工作组及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3]等多个国际权威组织都对骨骼肌减少症有了明确的定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该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最终都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老年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增龄后全身性和渐进性的肌肉质量的下降、力量的减弱以及功能的减低,并且伴随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高[4]。而骨骼肌减少症不单纯影响患者个人健康,还会明显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肌少症的病因并未达成共识,人们推测主要由于慢性炎症时,各种致炎因子不仅可以直接造成组织肌肉损伤,同时介导促炎介质的释放进而加重组织细胞的破坏[5],而在治疗方面更是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正是基于此目的采用自拟增肌颗粒联合营养及抗阻训练,以期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改善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及老年病科收治的肌少症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72.00±7.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14±2.74)kg/m2;对照组中男33例、女32例,年龄(71.00±6.96)岁,BMI(19.25±2.58)kg/m2。2组的年龄、性别、BMI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本标准符合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对肌少症的定义[3]:(1)应用MRI检测四肢骨骼肌含量(ASM),并计算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ASM(kg)/m2,男性<7.0 kg/m2,女性<5.4 kg/m2;(2)采用握力计测定肌肉力量,男性<28 kg、女性<18 kg或步速:6 m快步走时间>6 s;(3)中医诊断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气血亏虚标准:肢体萎软无力,神疲自汗,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色淡白,脉虚细无力;(4)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患者本人能够按时接受随访,并坚持完成本次实验。

1.3 排除标准 (1)伴有严重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其他脏器疾病;(2)近期曾有手术史或某些疾病急性发作期可能干扰观察指标;(3)具有精神类疾病或明显认知下降;(4)正在服用其他中药或进行其他临床试验。

1.4 方法

1.4.1 对照组:(1)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要求,给予患者均衡膳食疗法:谷类食物每天200~300 g,其中薯类占50~100 g;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为500~650 g,深叶蔬菜应占1/2;肉、蛋等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120~200 g;每日摄入约300 mL液态奶;油脂每日摄入量在25~30 g;盐摄入量<5 g。(2)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抗阻训练:①哑铃侧平举、屈腕及屈肘举哑铃(2 kg)、手握弹力球等运动,每组各20次,每日3组;②半蹲位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每次持续20 s,每组20次,每日3组;③直腿抬高加压训练,在下肢胫前部放置4 kg沙袋,每组双下肢各30次,每日3组;④等速四肢摇车运动,阻力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每次30 min,每天1次。抗阻训练每周治疗6 d,休息1 d,4周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增肌颗粒口服治疗。方剂组方为:党参30 g,黄芪20 g,白术、牛膝、杜仲各15 g,甘草10 g,当归20 g,熟地黄、黄精各15 g,黑芝麻、狗脊、香附各10 g。本方用300 mL温水冲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4周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6]:包含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自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以及总分共7项,按其严重程度划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分为0、1、2、4分。

1.5.2 肌肉相关功能:利用电子握力计测定优势手的握力,采用秒表检测患者从0到6 m的步行时间进而计算步速,应用MRI检测治疗前后肌肉质量,并计算RSMI值进行对比。

1.5.3 营养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

1.5.4 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

1.5.5 体能及生活质量相关量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7]、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8]以及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评分[9]。

1.6 临床疗效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评判标准[6]。显效: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 ,肌肉功能和营养状态明显改善,日常活动正常;有效: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中医症状总积分减少30%~69%,肌肉功能和营养状态有所改善,日常活动能力虽然有改善,但仍有受限;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肌肉功能和营养状态无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受限。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自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和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分)

2.3 2组患者肌肉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的RSMI、握力与步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肌肉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2.4 2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的Alb、PA、T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情况比较

2.5 2组患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hs-CRP、L-6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2组患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情况

2.6 2组患者体能及生活质量相关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SPPB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TUG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表6 2组患者体能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3 讨论

肌少症已经在老年人当中广泛存在,其已经明显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10]。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肌少症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已成为现今老年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现代医学认为,肌少症的发病存在多种机制,例如高龄、运动量减低、蛋白质代谢失衡、激素水平紊乱等[1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多篇文献曾报道与健康人相比,肌少症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上升,而营养学指标下降[12-15]。有研究也指出肌细胞在L-6的干预下,可导致肌丝蛋白合成减少和通过转录因子的调节致横纹肌细胞的分解,同时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是骨骼肌生长的关键介质,而L-6的过表达可干扰该轴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肌肉萎缩[16]。Cesari等通过试验也证实当hs-CRP在体内蓄积时可导致肌肉组织合成代谢失衡,分解代谢增加,其机制可能与E3泛素连接酶 MAFbx/atrogin-1 和Murf1 的基因表达上调具有相关性,通过泛素化蛋白酶系统水解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引起肌肉量损失[17]。而在肌少症的治疗上也基本主张增强营养和加强运动,其主要机理可能与诱导细胞自噬、改善肌细胞线粒体功能以及逆转负氮平衡等相关[18-20]。

中医学将肌少症归纳为“痿症”“虚劳”的范畴,《素问·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诸病源候论·身体手足不随候》曰:“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张介宾也表明“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疲极”。《灵枢》同样指出“脾气虚则四肢不用”“是主肾所生病者……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众多的古典医籍都认为肌肉的衰减与运动功能的降低、肌肉力量的减弱相关。因此,从古法古方中寻找防治肌少症的策略是本文重要探讨的问题。

从中医学来看,气血亏虚,生化乏源无法濡养肌肉、骨骼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21],治疗上应该采取气血双补,健脾益肾的策略。本研究中自拟增肌汤正是为此证型而设,党参气血双补,味甘性平,《本草正义》曰:“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李美子通过实验也证实,党参提取物可以增强大鼠骨骼肌收缩力及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具有较明显的抗疲劳作用[22]。黄芪能补气健脾,《名医别录》曰:“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大量基础实验表明,黄芪相关制剂可改善小鼠的骨小梁微观结构以及肌肉质量并能提高动物体内的糖原、乳酸脱氢酶含量[23-24]。牛膝可补肝肾、强筋骨,用以治疗腰膝痠痛,下肢痿软。《滇南本草》曰:“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杜仲专补肝肾,《神农本草经》说该药“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该药能使小鼠骨骼肌的成纤维细胞活动力增强,线粒体和肌浆网的功能改善,同时可以延长其跑台时间[25-26]。熟地黄与当归均可补血,《本草纲目》认为二药“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润肠胃,筋骨,皮肤”,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当归提取液可使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收缩力增高,其主要有效成分当归多糖可明显促进乳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27-28]。黑芝麻可以补益肝肾,《神农本草经》认为此药“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黄精可健脾益肾,《日华子本草》形容该药“补五劳七伤,助筋骨,生肌”,毛雁等发现黄精提取物可提高大鼠骨骼肌中一氧化氮含量,延长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29]。白术健脾益气,既能健运脾胃促进药物吸收,又使气血生化有源。香附疏肝理气,使补益之品补而不滞。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

本方补益气血、填精生髓,联合营养及抗阻训练共治疗12周后,与单独进行营养及抗阻训练相比较,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而骨骼肌指数、握力及步速明显提高,同时与肌少症相关的体能及生活量表则显著改善。在血液指标方面,营养学相关因子降低,而炎症因子升高会引起活性氧的增加,导致蛋白质的分解加速,合成减少从而表现出骨骼肌质量的减少[30]。本研究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在观察组服用增肌颗粒后,其ALB、PA、TP的含量明显上升,而hs-CRP和L-6则显著下降,本试验正是从中医、现代医学、宏观、微观等多维度来衡量增肌颗粒的临床疗效。总之,增肌颗粒联合营养及抗阻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肌肉含量与力量,改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增肌肌少症骨骼肌
肌少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慢速抗阻训练:周期性增肌的新刺激模式
大学生健身增肌人群的运动处方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
剔除巨噬细胞可通过抑制肌再生因子和Akt/mTOR信号通路损害骨骼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