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泵预防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研究进展
2023-01-03王建萍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300190
王建萍 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 300190)
内容提要: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大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股青肿、股白肿,一旦血栓脱落还会导致肺栓塞,为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甚至会给患者带来死亡威胁。因此对于大手术后卧床患者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成为临床疾病治疗中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静脉血栓泵是最为有效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器械,近些年随着静脉血栓泵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在临床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静脉血栓泵通过自动充放气可以起到有效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淤积的效果,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近些年很多专家学者关于静脉血栓泵在大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下肢静脉血栓多发生于大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一方面患者在经过大手术治疗后身体较为虚弱,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另一方面患者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治疗,缺乏有效的运动锻炼,不利于血液循环[1]。下肢静脉血栓严重影响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同时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目前临床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主要包括药物预防和物理措施预防两个方面,通常来说仅采用药物预防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物理措施预防成为研究的重点[2]。静脉血栓泵是将充气腿套固定在患者的下肢上,然后通过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对肢体的远端到近段进行有序的按压,促进血液回流,改善循环进而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1.下肢静脉血栓危害以及形成原因分析
1.1 下肢静脉血栓危害分析
大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如果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会呈现明显的静脉回流受阻特征,由于远端静脉血流不畅,会促使静脉血压升高,一方面会导致患者毛细血管内产生淤血以及毛细血管因细胞缺氧而增加通透性,另一方面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局部肿胀以及疼痛[3]。此外,患者管腔组织由于受到纤维组织的影响,会导致静脉瓣发生破坏,影响患者的管腔功能。如果患者静脉血栓发生脱落,脱落的血栓会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栓塞肺动脉,产生肺栓塞,其症状主要为胸闷胸痛、咳嗽咳血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患者休克以及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
1.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鉴于下肢静脉血栓的严重危害,近些年很多学者关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整体认为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①患者血管壁损伤;②血流瘀滞;③血液呈现高凝状态[5]。对于行大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后通常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长期卧床治疗患者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外周血管表现为持续性收缩,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②患者长期卧床,缺乏有效的运动,外周血液流速缓慢,下肢远端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③长期卧床治疗患者通常还会伴随其他治疗措施,在反复穿刺以及药物治疗的刺激下容易导致患者血管壁发生损伤,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④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服用一些脱水药物或者止血药物,容易导致血容量减少,增加患者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⑤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他合并症,也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6,7]。
2.静脉血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研究
2.1 静脉血栓泵的功能
静脉血栓泵的功能主要是,使用充气和加压的方法,进行压迫下肢相应部分,促使血液正常流通,从而减少静脉淤滞,降低DVT产生的可能性。将机械防治方法与药物防护共同运用于DVT防治,尤其适合于没有使用药物防护或者存在血凝固功能失调的患者。静脉血栓泵有助于降低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病率,因为使用机械性方法促进下肢静脉血液量增加。它还能有效降低约百分之五十的深静脉血栓生成。采用迅速、渐进、分段式压迫,使得深静脉回流速明显地增加。促使纤维蛋白溶解,从而避免深静脉淤积。防止了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和在进行临床处理产生的深静脉脑栓塞的危险性。系统还整合了正常的充气功能和逐级加压,可以模拟肌肉静脉泵功,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液的峰速,同时也可以提高纤维蛋白质的溶解度。而系统还融合了单侧治疗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减少血流淤滞。还融合了不对称加压,可以防止深部静脉血栓的生成。
2.2 静脉血栓泵的作用机制
根据大量临床治疗资料及方案表明静脉血栓泵的作用机制为:使偏瘫或平卧患者的下肢管腔内血浆流动速度减慢,呈稳定状态。由于静脉血栓泵的影响下肢,这样不断充气、放气,从而形成了气压阶梯,另一方面由于继发管腔的塌陷,会增加腿部深层静脉血液流动,从而促使静脉排空,以避免血流淤滞;另外,静脉血栓泵还可激活纤溶系统活性及一些循环系统生化机制,进而控制血液凝结,从而减少血栓生成危险性。另外,当静脉血栓泵影响在下肢,则会形成一定的水压波动,有助于血液前进,血管系统呈现为扩张状态,而静脉内皮细胞则呈现为压缩反应。一旦将这些状况转到血管系统,则静脉压骤然降低,而血管压力变化大会提高动脉血回流速率,从而提高对动脉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剪切反应。
动物细胞的培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应力和剪切力都能刺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的生理反应,从而发生毛细血管扩张效应。所以,静脉血栓泵经过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激活纤溶系统活性,防止下肢的深层静脉血栓产生。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大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下肢管腔内的血液瘀滞或者呈现高凝状态,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静脉血栓泵通过反复充放气产生对下肢的作用力,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8]。首先,在静脉血栓泵的作用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会随着继发腔管的塌陷增加流动性,加强静脉排空,可以有效预防发生血液瘀滞。其次,静脉血栓泵可以有效激发患者体内纤溶系统活性,有助于对血液凝聚产生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再次,静脉血栓泵在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下肢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9]。动物细胞培养模型研究表明,患者在静脉血栓泵作用下的静脉内皮细胞压缩应变和动脉内皮细胞的剪切应变,可以有效激发内皮细胞产生生理反应,促进血管舒张,对于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具有积极意义[10]。因此,静脉血栓泵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加速局部血液循环;②舒张血管;③激发纤溶系统活性。
3.静脉血栓泵压力以及款式的选择
整体来说可以将临床应用的静脉血栓泵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可以对患者的整个下肢进行包裹,另一种仅对患者的脚部以及小腿进行包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类型。同时随着静脉血栓泵的不断成熟,其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快速充气加压,有助于更好促进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加速,还可以通过对压力参数进行调节对加压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更好匹配患者的身体情况。已有研究表明在静脉血栓泵应用时,合理选择压力以及充放气周期对于改善患者静脉血流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患者腓肠肌试压在40mmHg时,患者股静脉所能够维持的最大血流速度为35~60cm/s。为了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应该在患者下肢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压力,在患者血流整体处于通畅状态时可以在患者大腿、小腿以及脚踝位置分别施加30mmHg、35mmHg和45mmHg的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静脉血栓泵压力以及款式选择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11]。如果在静脉血栓泵应用过程中,套筒过紧或者过闷,将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不适,降低了患者选择静脉血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意愿。
因此在应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调整各项参数,包括压力参数、使用持续时间以及使用频率等,确保患者在治疗中处于舒适的状态。对于行大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建议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应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避免因长期卧床产生静脉血栓。
4.静脉血栓泵应用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分析
静脉血栓泵目前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特别是对于行大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特别显著。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认为静脉血栓泵主要适用于有较大概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包括行大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肿瘤以及心力衰竭患者、肢体瘫痪患者等。但是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如果采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将可能会导致栓子脱落,进而容易引发肺栓塞以及栓塞后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12]。因此对于可能存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不能采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腿部存在弥漫性感染、严重皮炎、坏疽以及局部渗出等,也不能采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此外,如果患者有下肢畸形、近期有过皮肤移植或者充血性心衰,也禁止采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
5.静脉血栓泵预防大手术后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疗效
徐淑云[13]为了探讨静脉血栓泵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选取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药物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研究组在药物预防的基础上应用静脉血栓泵,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温俭等[14]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静脉血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静脉血栓泵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对于这些患者应用静脉血栓泵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静脉血栓泵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相应的禁忌症,同时应该合理调节参数,确保患者在治疗中处于舒适的状态,从而更好提升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