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3-01-03贾鸿燕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期
关键词:飞虱病株孢子

贾鸿燕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我国种植玉米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玉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玉米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是玉米的重要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将达9000万亩以上,其产量的高低对于全国玉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土壤多以黑土、黑钙土、砂土、草甸土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易耕,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地势较为平坦,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生长。

由于黑龙江地区春季气温较低,玉米生产采用覆膜栽培模式,玉米覆膜栽培,可以提高地温,延长玉米的生育时间,同时具有保墒、提墒、抵抗严寒的作用,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加速叶片的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产量。但是,玉米覆膜栽培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防治不及时,会影响玉米生长,降低产量。应加强防控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预防病虫害发生为重点,农业防治为基础,将农艺措施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使用农药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使用农药,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大力提倡应用生物防治措施。

1.玉米病害

1.1 玉米粗缩病

1.1.1 发生特点

玉米粗缩病由灰飞虱传播,其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寄主非常广泛,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该病毒能在禾本科杂草与灰飞虱体内进行越冬。第二年开春,灰飞虱便以感染病毒病的杂草为食而获得病毒,并将病毒传播给小麦或田间杂草上,从而成为玉米的主要侵染源。在小麦成熟期,第一代灰飞虱陆续羽化初现,并大量迁移到邻近的玉米地和秧田为害。 如果玉米苗期遇到灰飞虱迁移高峰期,会造成中度危害,因此玉米播种期与粗缩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1.2 症状表现

感染粗矮病的玉米幼苗可在5~6叶期出现症状,并开始在心叶基部和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浸油的褪绿斑点或虚线,逐渐延伸至整个叶片。病苗呈深绿色,叶片僵硬、短而粗,心叶不能正常发育,病株生长缓慢,矮叶后背部产生凸起的白色蜡状条纹,用手触摸时明显粗糙,植株的节间粗而短。看起来像“君子兰”。在9~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变短膨大,上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病株根系小而短,容易从地里拔出。雄穗花粉大部分退化,基本不能抽出,果穗畸形、花丝极小、植株严重矮小,几乎不能结实。

1.1.3 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播种时间、田间管理以及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有直接关系。

一是气候条件。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持久性传播的唯一媒介。冬季温暖有利于灰飞虱越冬,越冬基数大为毒源的积累制造了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病害在春夏季干旱和高温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严重。二是播种期。玉米苗期与灰飞虱第一代成虫的活动期一致,是玉米粗缩病发生并流行的重要因素。三是田间管理。粗放管理,田间管理不科学,发生病虫害后防治不及时,玉米田杂草较多,发病重。

1.2 玉米苗枯病

1.2.1 病原

苗枯病的致病菌有串珠镰刀菌(Fusarum mo-niliformeSheld)、串珠镰刀菌胶孢变种、禾谷镰刀菌(Fusarumgraminearum Schw)、炭黑蠕孢菌、立枯丝核菌及腐霉菌等8种,其中串珠镰刀菌是玉米苗枯的主要病原菌,该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弱寄生菌。

1.2.2 症状表现

苗枯病在玉米苗期发生较重。首先浸染玉米苗根部,根尖发生褐变,然后侵染根间(中胚根),引起玉米苗根部发育迟缓,根毛大量减少,没有次生根,或者次生根少,主根老化,皮层出现坏死,根部渐变成黑褐色,第一节间形成坏死性环斑;茎基部水渍状腐烂,基部节间容易断裂;叶片变成黄色,边缘烧焦,心叶卷起,叶鞘呈撕裂状,颜色为褐色,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逐渐干枯;没有次生根的幼苗开始死亡。次生根少的形成弱苗,湿度高时,靠近地面的死苗部分会产生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地上部危害较轻的无明显症状,通常在2叶1心期开始第1、2叶的叶尖初期呈黄色,逐渐发展至叶中部。地上的茎节长出气生根后,吸收能力增强,可继续长成健康的植株;但严重受损的植株叶片出现烧焦枯死,心叶逐渐枯萎,茎基部腐烂,轻轻一提即可拔起。

1.2.3 致病因素

一是种子带菌。种子不符合标准,病菌存在于种皮、胚、胚乳等重要部位。未消毒即播种,发生苗枯病的概率可达70%。二是土壤带菌和病残体带菌。串珠镰刀菌有较强的腐生性,脱离寄主后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易感染发病。三是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残体携带大量的镰刀菌进入土壤,大量病菌在土壤中繁殖和积累,土壤中的病原基数连年增加,容易引起苗枯病的发生。四是肥料。牲畜粪便未腐熟发酵,直接施用,导致土壤病原菌的基数大量增加。五是田间管理不科学。玉米播种后,免耕田追肥较晚,造成玉米缺钾缺磷而易感病,另外喷施封闭式玉米除草剂,也容易引起苗枯病的发生。

1.3 玉米瘤黑粉病

1.3.1 病原

病原菌为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maydis(DC)Corda.], 属于担子菌亚门, 冬孢菌纲, 黑粉菌目, 黑粉菌属。玉米被病原菌侵染后, 在各生育时期, 在植株的不同部位都能生出瘤状菌瘿, 破坏玉米营养供应, 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1.3.2 症状表现

玉米的雄穗、果穗、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等部位形成膨大的肿瘤。瘤黑粉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形式在病残体、污染的种子表面和土壤、粪肥中越冬,来年成为初侵染源,适宜条件下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侵染玉米组织,严重时引起死苗和空秆,其中,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的是茎秆和果穗的危害。典型的瘤状物组织初呈绿色或白色,肉质多汁,然后逐渐变成灰褐色。有时呈紫红色,成熟后膜破裂,放出大量黑色粉末,在明年再次成为感染源,完成循环感染。

1.3.3 发生特点

一是病害发生时间集中。玉米苗期危害较小,抽穗前后30天是玉米瘤黑粉病发病的高峰期。通常7月初开始出现症状,7月中旬至8月初病情逐渐加重。 8 月中旬至 8 月底为病害高峰期,直到玉米成熟后才停止侵染。 由于病原体的冬孢子没有明显的休眠现象,潜育期2-3天,7-10天即可完成一个感染周期。二是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一般病株率10%以上,严重田块病株率45%。三是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块发病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实施配方施肥、灌溉条件好以及玉米长势健壮的地块发生较轻。而秸秆还田、管理粗放、偏施氮肥、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发生较重;同一地块两头及两边,玉米瘤黑粉病发生严重。

1.4 玉米锈病

1.4.1 发生特点

玉米锈病是由玉米柄锈菌引起、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也能够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玉米柄锈菌以冬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入春后当气候条件适宜时冬孢子即可萌发并产生担孢子,它通过气流传播到寄主作物,并直接从叶气孔侵入,引起初始感染。田间少量植株发病后,在病部产生锈孢子,形成夏孢子堆并散发出夏孢子,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在植株间扩散蔓延,加重危害;直到秋季,产生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1.4.2 症状表现

锈病发生后,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及雄穗。发病初期,叶基部及上部主脉两侧散布或聚集淡黄色斑点,后部突起形成红褐色孢子斑,随着发病期的延长,病斑形成黑色孢子斑,即病原冬孢子堆。发生锈病后未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导致大量叶片死亡、植株过早老化和籽粒不足,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以上。也有可能全株枯死,颗粒无收。

1.4.3 发生规律

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气温20℃~30 ℃、阴雨较多、相对湿度95%以上时,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锈病病菌通过夏孢子辗转传播,从而完成病害周年循环。

1.5 虫害

1.5.1 玉米螟

玉米螟虫俗称钻心虫,以幼虫为害玉米。全国各地玉米种植区均可发生的一种害虫,玉米螟易发生在温度高、降水多的季节。初龄幼虫蛀食玉米苗心,3龄后幼虫蛀入玉米茎秆,而后花苞、雄穗受到危害。玉米受害后生长速度慢,植株衰弱,茎秆非常容易折断,雄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玉米螟一般 1 年发生 1代,成虫具有假死特性,常在白天取食。

1.5.2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又称腻虫,是玉米整个生长期的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蚜成虫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主要集中在叶片背部和心叶,吸食造成危害,同时分泌蜜露,叶面上有一层黑色霉状物,使玉米无法吸收光照,导致减产,并传播病害。

2.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控

一是选择性状优良抗病的玉米品种。如海玉6号、海玉4号、绥玉7号、绿单1号、嫩单13。搭配:垦玉6、龙单30、东农251、东农254等。二是适时播种。黑龙江播种高峰期在5月5日—5月10日左右,个别低洼地块5月15-20日播种。三是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在肥力较好的地块,控制密度在 4.5 万~5.2 万株/hm2,肥力差的地块,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保证田间通风良好。四是科学施肥。播种时施足底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五是田间管理。玉米不能连作,合理实施轮作,及时做好除草等工作。六是将病株摘除,带出田外烧毁,并深埋。特别是玉米瘤黑粉病,尽早摘除病瘤,在肿瘤未成熟破裂前,进行深埋销毁。七是种子处理。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300g拌种100k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g拌种100kg;2%戊唑醇湿拌种剂100~150g拌种100k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90g拌种100kg。

2.2 物理防控技术

物理防控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不破坏生态环境。一是灯光诱杀。利于玉米螟的趋光性特点,进行灯光诱杀。选用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均可。放置玉米秸秆集中的地方,安装200 W或者400 W的高压汞灯,在灯下方放置一个捕虫水池,每盏灯的防控面积约16.67~20hm2。频振式杀虫灯不用放置水池。二是性诱剂。性引诱剂控制技术主要利用成虫性成熟时释放性信息素的原理来吸引异性成虫,将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称为性引诱剂)缓慢释放到田间诱捕器诱杀雄蛾。或通过干扰雄性和雌性交配,减少受精卵的数量,以达到控制目标害虫的目的。一般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诱捕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定,通常为30 d左右。可用纸质粘胶或水盆作诱捕器(保持水面高度,使其距离诱芯2cm)。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顶部20cm~30cm,在水盆内水量不足时应及时给其补充水,并且应及时将诱到的成虫捞出。三是害虫具有趋色的特性,多数害虫对黄色较敏感,可利用此特点设置色板诱杀害虫,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黄色粘虫板应用较为广泛。

2.3 化学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在播种后出苗前以每667 m2添加10%比例的吡虫啉20g或者3%比例的啶虫脒15~20 g,同时混用4.5%比例的高效氯氰20~30 mL喷雾。玉米苗枯病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玉米瘤黑粉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土盖种,或97%敌锈钠原药250~300倍液均匀喷雾。

猜你喜欢

飞虱病株孢子
油菜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