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为例

2023-01-03胡铧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餐饮竞赛

胡铧芮

(广西商业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5)

0 引言

为了通畅我国技术与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提升教育质量,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念,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也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开发系统化、模块化的实训课程体系。

1 “岗、课、赛、证”四相融通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1.1 以“岗”入“课”

随着影响服务行业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步提高了餐饮服务从业标准,这也要求学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适时更新、调整,紧扣时代与行业发展变化,紧随企业岗位需求,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培养真正有用的高质量技能型实用人才[1]。

1.2 以“赛”入“课”

对接专业技能的需要,对接行业及院校大赛赛项及标准,秉承“教、学、赛三者合一”理念,将课程、教学与竞赛串联起来,结合近几年国赛的赛项内容及标准、课程核心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赛前培训活动,着重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服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巧。在课赛融合的模式下,给学生清晰的目标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

1.3 以“证”入“课”

1+X制度下的教学改革,有助于解决当前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失衡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专业与国家标准接轨。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校内实训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行业认可的职业技能体系不完善、行业协会对教师及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认定参与还不够等。在此背景下,实施课证融通,一要让专业教学的内容符合职业岗位需求,适应引进当代新工艺、新生产模式的要求,并以此为核心,组织学生轮流去大酒店见习,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相关技能;二要建立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建立完善的技能比赛机制、将符合岗位需要和职业需求的各类综合能力通过证书、课外竞赛参与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考核,进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得以高质量就业[2]。

2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守旧单一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仍旧是纸质试卷、理论知识为主,与餐饮服务、管理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对学生专业实践业务能力的培养并不上心,以至于不少学生考试成绩突出但业务能力低下,并不契合岗位要求。这部分学生在跟岗实习过程发现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无法运用到实际岗位中,返校后更不愿主动学习,由此无法形成学以致用、主动向学的良性循环。再者,学校缺乏仿真模拟实训室,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技能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实训质量。

2.2 学生职业定位模糊,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

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通常被理解为技术含量不高的专业,学生及家长对于专业技能的提升,意识较为淡薄。学生对自身今后发展缺乏清晰认识、持久的动力,导致学生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也不够重视,仅凭个人兴趣爱好来进行学习训练,专业技术技能掌握的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出现酒店行业就业门槛低但高素质人才缺口大的现象。

2.3 教师年龄断层问题日益凸显,青年教师技能不过硬

青年教师的加入,无疑是给专业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团队充满活力。但纵观现今新进的青年教师,多数从本科院校或是研究生毕业,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技术技能的实操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而老一辈经验丰富的教师,面临着退休,这就导致了教师年龄断层的问题日益凸显,老教师在技能实操方面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老带新”“传帮带”的脱节,也让青年教师队伍面临着技能不过硬的困境[3]。

3 基于“岗课赛证”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3.1 岗课融通,精准提升服务技能

紧扣岗位技能标准,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岗”是技能学习的方向,因此课程设置内容要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课”是技能学习的基础,要通过课程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就应该尽可能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与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通过与校企合作的实习企业进行常态化的交流、互动,对餐饮服务行业专家进行访谈,掌握最新的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针对性培养酒店行业专业人才。

3.2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建立完善的餐饮服务竞赛机制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各类技能比赛内容,借鉴大赛内容,合理调整教学,将技能比赛作为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指导。例如,在对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过程中,既要对技能大赛中所涉及的岗位服务流程、标准等综合考虑,又要对技能大赛所涉及教学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对接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建立餐饮服务与管理竞赛机制。

学生层面:在校内逐步开展餐巾折花、中餐宴会摆台、前厅接待服务等竞赛。

教师层面:校内开展餐饮服务技能竞赛、说课比赛、教学能力竞赛等。通过不同层面的竞赛方式,适时了解最新的业态需求,将餐饮服务行业最新的动态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到最新、最完整的知识。

3.3 以证促学,提升就业多元化

课证融通、以证促学是实现中职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重要模式。通过考证,可以促使学生重视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与把握,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知晓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对应的技能点,以此来整合教学资源。准确把握证书、岗位及技能竞赛的标准、内容和实施要求[4]。

3.3.1 课证融通,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对于目前的中职生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扎实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证等。“证”是技能学习的行业检验,通过结合专业证书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把专业证书知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来,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提炼一些重要知识点,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3.3.2 紧密对接1+X证书标准,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随着教育部宣布“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中推行,意味着职业教育步入了考证新时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实行课程教学改革,既要严格遵守“1+X”证书制度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进行设计和创新,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把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当中,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进而提高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课证融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5]。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岗课赛证”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究,将学校教学与岗位所需紧密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就业质量。鉴于此,教师要把握好职业技能大赛的“风向标”,深刻研读赛事动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建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赛合一。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餐饮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可怕的餐饮外卖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我看竞赛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