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3-01-02杜启喜尹娇娇谢真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高职生集体教学活动

杜启喜,尹娇娇,谢真真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2)

0 引言

高等职业学校被人们称为高职,它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培养出一批就有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学校中,整体学生的素质较低,很多人认为自己来到高职学校只是混时间的,而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由于他们正处于发育阶段,其固定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也是处于迷茫的状态,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随波逐流。因此提高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1]。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1 心理独立问题

高职学生大多都是迈向成年,走向社会的阶段;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主要是以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主,对于现实社会的接触不多,也缺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能判断社会中的现象好坏。此情况的出现有可能会导致部分的高职学生心理出现依赖性,缺乏独立。在高职教师的实际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应用,然后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其能够消除自身的心理恐惧,并逐渐让学生实现独立,在社会中可以不出现依赖性和胆怯心理。

1.2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较为单一

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评价都会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法去判断出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好坏,此评价模式不够全面,较为单一,在评价效果中也过于主观。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出现很多的负面心理情绪,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体现。

1.3 特殊时期问题

一是其自身情绪上的变化非常明显,处于发展阶段的高职生在心理以及身体上出现生理变化,有时候会慢慢地让高职生自己出现自我矛盾,然而这些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其情绪上的波动较大,若此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高职生极有可能会出现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同时产生。

二是高职生自身心理不能接受失败,高职阶段的学生对社会上的事物全部都是持有美好的向往,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这份美好,但是,现实往往和其想象的有巨大的差别,所以高职生很容易出现失败,当其面临失败心理上就会出现很多焦虑,畏惧等情绪。

三是高职生很容易出现封闭自己的心理,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于自身的封闭,不沟通,自身心理上思想复杂,对于认识事情想法很多,这样的心理尤其是在我国少数民族高职生中尤为突出,这样也会引发其他方面的心理障碍出现,从而导致少数高职生出现更多的心理不良障碍[2]。

2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性

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其教育工作的难点所包含到的点是相对较多的,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现代化教育所重视的观念是素质教育,此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可以获得全面发展。其中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良好的积极心理是及极关键的。改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思想指导行动,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以我国高职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深化与认识,这样能够更为全面的去落实素质教育的开展。在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者需要强化德育思想建设,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这样可以更为全面的去开展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保障高职学生可以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2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高职生的个性发展

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效的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性格特点来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并利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引导,并实现学生的多方位发展[3]。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比较喜欢现代化的产品和教学内容的,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设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丰富教学资源,这样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正确的教育。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教学等诸多新时代下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高职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渲染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放松自己,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得到体现,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

2.3 教师关注,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陪伴学生度过人生的重要时期。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把关注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要因为一些琐事烦恼、纠结。想学生传达一些正能量的事情,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加强指导,但是注意的是不可以打击学生,用不恰当的语言来刺激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是教学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还要挖掘学生的人格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对学生有偏爱,要公平对待,坚守职业底线。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尊重每一个学生,阶段的学生的自尊心较强,要多一些耐心和爱心。

2.4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个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只交给学校来完成。要积极联系好家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家长的培训,让其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向家长传达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和来自家庭的温暖,一个在爱的滋养中成长的学生,是不会轻易钻牛角尖的,爱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4]。

2.5 实践活动,营造合群的交际氛围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者,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用因为发育而苦恼,也不应该嘲笑别人。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减少校园的人际关系给学生带来的问题。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指导,可以做一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或者是通过邮件、微信、QQ等不面对面的心理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灵深处,不敢倾诉的问题。还可以组织一些运动、户外、郊游等活动,不仅仅有助于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缓解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有助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

2.6 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辅导员还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集体教学活动管理机制,在教学方案的实行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应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地位以及教学意识,应逐渐从教学掌控者转变为引导者,无论是在课堂学习中心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应不断弱化学生在自己岗位上的作用,从学生朋友的角度缩小与其他学生的人际关系,从而帮助教师培养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此外,学生的各种集体娱乐活动和游戏可以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各种紧张关系,达到在娱乐中学习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教学活动是与其他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学校师生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担任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使,教师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以及缺点进行更加明确的了解,这对于教师之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集体教学活动综合教育也是教师集体能够主动进行无论选好培优还是选好补差的一种直接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地让教师能够通过各类学校集体教学活动更好地直接主动融入学生集体,感受和看到了学生集体的无限青春活力,有助于充分发挥激发青年学生自身学习上的积极兴趣,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人生观和学习态度[5]。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实现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以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疏导学生心中的压力以及负面情绪,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传达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创建班级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此一来,学生的心理素养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言十分有利。

猜你喜欢

高职生集体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为集体献一计
警犬集体过生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