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2023-01-02岳冬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导游专业课程思政

岳冬菊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课程思政,是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兼具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政治思想觉悟、良好文化修养和崇高职业道德的旅游人才,“课程思政”的思想教育功能应体现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教学相长,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解“思政之惑”,行思政之效。[1]

本文通过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西安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西安市多家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用人单位的访谈,并结合本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7-2019级及2020-2021专升本学生的调查,了解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结合一流专业建设建设,探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路与方法。

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1.1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内涵的必然选择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旅游管理专业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点与课程改革方向,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发挥专业课程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将理论性较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技能课程训练中,使思政课程转化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形成合力,实现“同向同行”思政价值观深入人心的育人效果。

1.2 是满足旅游人才新需求的有力推手

新时代旅游人才的新需求是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理论深厚、意识创新,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创新型、文化型旅游人才。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在理念上创新,在形式上多样,在内容上丰富,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结合当前旅游从业人员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真实工作案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展开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2]。

1.3 课程思政建设是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重要诉求

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针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首先因该关注的问题”这一调查,受访者普遍认为应首推个人职业素养,并提出应将职业道德教育列入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特点,校企联合共同育人。因此,要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旅游活动的人才需求,必须以产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旅游管理专业,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兼具专业技能、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3]。

1.4 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和学生成长的必然需要

调查显示,在关于“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调查中,68.4%的学生持非常重要态度,27.2%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仅4.4%认为不重要或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关于“你可接受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时长”的调查中,54.6%的学生认为只要与专业知识融合得当,时长不是问题;39.2%的学生可以接受每堂课十分钟以上,6.2%的学生选择5分钟以下。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接受度较高,有助于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在教师层面,被访教师中有82.6认为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赞同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的教师占比达92.3%。

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2.1 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确定培养模式

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西安文理学院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创造型提出人才培养的“12336体系”,实施“产教融合、文旅融合”双轮驱动,形成“旅游+文化+科技”的人才培养特色,与省内“旅游+经济”“旅游+设计”“旅游+外语”等模式错位发展,强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由专业课程教师与行业教师共同构成的专业课程教师团队,探索在专业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方法,依据行业需要化解岗位技能,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化解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相互割裂的问题,走出一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之路,最终实现地方本科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双提升”,人才培养“道德素养高、文化素质高、职业能力强、创新意识足”的四优目标。

2.2 围绕培养模式,厘清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多元融合,建立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联合西安主要旅游企业,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导游带团使用教程》《创新创意导游实训教材》《旅游文化学》等本土教材;在“文化+旅游”这条主线下,吸纳当地本土文化元素,形成以“中国历史文化”“陕西人文旅游”“长安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类课程,以“旅游文化学”“酒水与茶艺”“旅游礼仪与形象设计”等为核心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及以“旅游文创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等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类课程三大课程群;强化三个能力即职业基本技能、管理运营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体现产出导向和能力导向,给学生就业提供实现对路的良好出口,在“现代住宿业管理”“旅游咨询和策划”“旅游规划和文创”三大专业方向,培养不同方向的岗位职业技能、管理运营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这个层级递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明确的旅游职业生涯认知,培养爱岗敬业和创新发展的职业道德素养;在知识结构的改革和课程群的建设上,充分体现陕西和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大大加强历史文化和文化创意类课程,设计“旅游+文化”的特色,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实现核心课程与历史文化、基础课程与文化创意、方向课程与策划文创三个结合,体现时代新要求。

2.3 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与西安市雁塔区旅游协会、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多家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旅游志愿者活动。通过行业渗透,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沟通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加强。在与社会相接轨的教学实践中,更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了其作为中华文明践行者和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的自觉性[4]。

2.4 建立双轮驱动的教学思想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讲好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以《旅游文化学》为例,将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融入“中国旅游文化形成与演化”讲授之中,从“变”是万物形成和演化的规律这一角度出发,明确世界万物上存在“变的绝对与不变的相对”的辩证关系,在变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所以保护和弘扬旅游文化是每一位旅游从业人员的职责所在。又如,在讲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时,结合我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及其分布的特点,分析中国悠久而独特的建筑文化,领会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愫,激励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壮志情怀。因此,“知识传递”与“思政教育”双轮驱动的教学思想,需要以思想素养的增强促进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深化理解,以知识体系的积累促进思想素养的升华提高,实现课程全过程、高质量、全素养的教学意义和教育功能[5]。

2.5 巧用方法的思想传递

如何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道于教,形成求知识、讲学问、用精神、树理想的良好学习风气是课程思政实践的具体问题。

(1)知识引申法。针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这一问题,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一是帮助学生借助教材及互联网等资源,通过课前预习厘清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的分布情况,形成教学基础知识积累;二是团队合作,小组研讨,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研讨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美学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自然旅游资源“成于天,美于心”的辩证关系[1];三是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明确旅游服务的过程也是对美的追求与创造的过程,我们当以大爱之心投入其中。

(2)举一反三法。在讲授非遗文化开发与保护时,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师生共同探讨中国非遗开发现状,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明确创新与发展必须强调协调、绿色和共享;在“导游员引导文明旅游”板块,明确旅游从业人员兼具旅游服务和引导文明旅游的双重职责,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明,正确引导学生重视文明旅游、和谐友好的服务理念,养成遵守规则、恪守契约、包容礼让的文明素养,展现良好的旅游形象。

(3)问题探究法。在《导游业务》课程“导游讲解能力培养”板块的讲解中,学生们会存在一些疑虑:“什么样的讲解才是好的讲解?”“遇到不同类型的游客我们该如何调整讲解内容?”“如何提升个人的语言审美力?”“导游词应该如何撰写?”等等。“导游业务”讲的就是导游带团基本素养和要求,要讲清导游讲解的一般要求,也要讲不同旅游资源、不同类型旅游者、不同场景下导游讲解的灵活性、多变性,将教学过程设计成环环相扣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心理诉求,关注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提出“导游讲解”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探索知识的兴趣,通过导游讲解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在讲解训练中提升自身的爱国情怀[6]。

(4)任务驱动法。如在讲授“导游服务发展趋势”板块知识时,让学生结合当前旅游发展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分析探究不同视角下导游服务发展的新趋向和新要求,明确自己存在的差距,制定课程学习和技能培养目标,做到有针对性去学习。结合学生的生源地,开展“我和我的家乡”课堂讲评活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及其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情景”得到锻炼,通过“我和我的家乡”活动,有效地完成了课程思政目标[7-8]。

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分析

3.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对专任教师访谈结果显示:有96.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有87.9%的教师认为自身课程思政开展比较顺利;82.7%的教师能根据课程内容有效利用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73.4%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需要多方参与,相互配合;82.8%的教师则认为课程思政与课程目标应紧密结合;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校企双元育人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必然途径。

3.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学生中,89.3.%认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普遍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基本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价值观念需求特点的要求,且有92.1%的学生对“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观点持非常赞同态度,反映了专任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融入技能与素质培养的覆盖面较高;65.3%的学生反映教师基本能根据课程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有效进行课程思政;86.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学平台的资源有利于课程思政,适应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掌握旅游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75.8%的学生认为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立,多元化实训平台、AR/VR等实训教学设备的应用,项目驱动、课后拓展、问题探究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自信激励、团队合作、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

3.3 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2019-2021年,毕业生对旅游管理核心课程授课满意度达到90%。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98%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2020年在公共卫生事件对旅游业冲击的情况下,旅游专业初次就业率97.6%,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导游资格证报考通过率超过80%。旅游管理专业建立实习就业基地30多家,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规划公司、文创产品等文旅企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70%在陕西就业,主要在西安中旅集团、陕西海外旅行社、西安万豪行政公寓酒店、西安千策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其余在上海、广州、深圳、新疆等地文旅及相关企业就业,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骨干,其中有5人自主创业,开设了旅行社门市,合作共建旅游票务平台。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结果,普遍反映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高、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过硬、创新意识较强,人才质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4 结语

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结合新时代旅游人才需求特征,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依据国家一流专业本科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要求,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拓展“课程+思政”的融合途径,建立师资队伍融合、课堂教学融合、实践实习融合三大平台,将课程思政融入每一个专业方向、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要以成果、能力和需求为导向,以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人才品质,在课程教学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勤奋、敬业、友善、责任、法制、诚信等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造就思想品德高、责任意识浓、专业技能强的旅游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导游专业课程思政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