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资源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以潘鹤雕塑艺术园为例
2023-01-02吴岱未
吴岱未,计 菲
(1.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2.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团委,广东 广州 510405)
潘鹤雕塑艺术园(以下简称:雕塑园)是以著名雕塑家潘鹤个人名字命名的户外雕塑展览馆,于2008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归口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管理,自建成开放以来,已运营13年。雕塑园内陈列潘鹤老师创作的雕塑作品百余件。2021年海珠区开启了潘鹤雕塑艺术园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按照“以塑为体、以史为魂”的思路,在美化园区基础设施与参观环境的同时,将潘鹤雕塑艺术园提升为“艺术+红色文化”的学习教育基地,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再忆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
一、主题性雕塑艺术资源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素材
(一)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
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与政策方针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流美术形式。邵大箴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美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就对“主题性”概念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王仲、王宏建、陈树中等学者也对“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概念与历史传承进行了考据。近年来,随着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理论的建构呈现出一种文化自觉的趋势,关于其概念与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鉴于美术作品的种类众多,创作规律不尽相同,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雕塑艺术领域。殷双喜认为:“新中国纪念性雕塑与主题创作是新中国雕塑史的重要主体,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雕塑与主题性创作反映了新中国雕塑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政策与方针的指导下,自觉地将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表现工农兵相结合,同时,以雕塑的形象建构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设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1]中国美术学院的刘元捷认为:“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雕塑创作是指在中国当代雕塑界的优秀雕塑家,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意识,将对历史文化使命的思考与艺术精品品格的追求融合在雕塑作品之中,专注于对历史事件、民族精神与中国文化气派的表达,以匠心独具的构思、潜心创作的艺术态度和精湛的雕塑造型语言,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史诗巨作。”[2]归纳起来,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作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视觉表征,这类作品一般通过体现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用艺术的方式真实地表现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以此有效地唤起公众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其次,国家预先命题与艺委会的严格审核保证了作品在诠释中华民族精神时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再次,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以人民为中心而创作,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伟大实践的弘扬。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以国家、民族、时代发展为主线,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主题性雕塑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影响,塑造了百年中国的雕塑题材和审美风格,而红色文化是主题性雕塑创作最重要的表现题材。
(二)主题性雕塑创作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从题材来看,潘鹤的雕塑作品涉及广州起义、红军长征、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题材,这对于红色文化传播及爱国主义教育来说是深刻、广泛、易懂的。《广州起义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堪称主题性雕塑的创作典范。《开荒牛》《珠海渔女》等作品则是以表现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为主题,成为记录时代的不朽杰作。《水来了》《文明飞跃》的共同主题是描绘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谱,用视觉语言和图式建构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基石,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追求。梳理不同时期潘鹤老师的主题性雕塑作品,可以发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性,容易引起参观者的心灵共鸣,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国防教育的生动素材。
在各种文艺形式中,美术作品因其丰富的视觉性而成为能直接打动人情感的一种艺术。以文字为媒介的红色文化传播较为严肃、枯燥且抽象。与传统的文字传播相比,视觉文化的传播更具普遍性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主题性雕塑作品多以写实性的手法呈现,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达是直观的,更能够通过易于识别的图像带给观众直接、准确的视觉体验。同时主题性雕塑作品也是浪漫而感性的,承载着艺术家的丰富情感。潘鹤雕塑艺术园中许多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是某一个关键节点或某一感人故事的视觉呈现。这些故事经过艺术家的“创作”之后,无论是生动形象的圆雕还是恢宏大气的浮雕,都没有那么“严肃”“枯燥”了,并能突破年龄层次、学历层次,让更广泛的人群更容易且更乐于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因此,主题性雕塑作品的作用力就在于通过视觉语言改变了我们理解历史的思维、感知和记忆。例如,潘鹤雕塑作品《艰苦岁月》,取材于解放战争中的一个看来平凡而轻松的瞬间,情节选择准确,人物塑造得生动,在观者心灵中激起共鸣。因此强烈的视觉性也是主题性雕塑作品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另一个优势。
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主题性雕塑多处于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无论是从艺术的纪念意义还是从观众数量来看,雕塑是最具公共性的艺术类型[3]。雕塑作品的公共性特点使它成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艺术形式,并通过凝聚人们的共识与激发集体记忆,从而实现与公众在心灵上的对话。正如潘鹤老师所认为的:“雕塑应该与城市建设、园林规划、公共场所美化、纪念地的点睛、旅游地的部署及大型宾馆的‘造景’ 取得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它的所长。”[4]潘鹤的雕塑作品作为艺术与历史的深度融合,兼顾了公共性与视觉性,正是这种优势,让其更容易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二、潘鹤雕塑艺术园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基础与优势
(一)以雕塑为媒,用好艺术资源,拓宽红色文化传播形式
传播学认为,“在人类传播中,任何符号都与一定的意义相联系,换句话说,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meaning)”[5]。雕塑艺术传播意义的主要方式,是以雕塑自身为媒介载体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形成传递与交流。艺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艺术的传播史,艺术所在之处,无处无时不在进行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6]。2021年火爆“出圈”的电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就是以美术作品为传播载体将党史和美术联系起来,不仅活化了艺术典藏,还满足了观众对党史理论学习的需求。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雕塑主要通过面向大众传播,对市民的精神诉求施加影响。例如,作品《珠海渔女》的成功使潘鹤提出的“先有雕塑后有传说,先有雕塑后有城市”的论断得以证实。同时也使他提出的雕塑引导精神诉求的观点成为业界公认的理念。雕塑和它所存在的空间,可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触觉、听觉,这样所获得的体验是丰富、细致的。对于参观者来说,观众通过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与经验的共鸣,更容易被接受。
(二)利用好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红色文化传播氛围
一些学者认为:“在丰富博物馆、美术馆馆藏的同时,应该使主题性美术创作走进公众,为公众所享用。”[7]随着“空间转向”(Spacial Turn)研究思潮的兴起,公共文化空间逐渐作为一种媒介被纳入传播的研究范围中。正如艺术家袁武认为的“主题性的创作在公共文化领域的社会思想传播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而且这种传播是公众所喜闻乐见的”[8]。一般博物馆学理论框架下,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博物馆通常被视为一个提供媒介的场域,而作为传播符号的雕塑,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成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与在博物馆、美术馆中架上展示的方式相比,雕塑园的户外开放式陈列,主题性雕塑作品则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雕塑的户外展示在传播上的优势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雕塑的开放式集中展示,可以汇集不同风格、题材的雕塑,使观众可以同时欣赏大批作品,这是博物馆架上展示所不具备的。其次,户外雕塑园独特的自然环境更容易使参观者从艺术欣赏中体验艺术的精神。最后,开放的户外空间,优美的自然环境,观众可以近距离、多感官的接触雕塑作品的尺寸、材质。这种从博物馆庄严氛围中摆脱出来的参观方式,无疑拉近了参观距离,使得受众与媒介本身形成良性的关系互动,能够发挥其公共性价值。
作为一座英雄的城市,红色是广州城市的底色,传承红色文化的关键是让其回归城市生活之中。因此,要将公共空间释放出来,成为能跟市民互动、让市民了解这座城市伟大之处的地方。例如,广州市越秀区通过升级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珠江沿岸最美风景段,布下了“沿江东党群服务驿站”“二沙岛体育公园党群服务驿站”等一连串党群服务驿站。市民可以在此通过翻书籍、看展览的方式学习党史。这种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群众更容易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因此,释放公共文化空间,用艺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带有红色文化基因的主题性雕塑作品可以与市民互动,让后者主动地想了解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这是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所具备的开展红色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
三、潘鹤雕塑艺术园红色文化传播的方法与特色
此次的潘鹤雕塑艺术园提升工作,通过调整原有雕塑位置、设置全新的导视系统,重新制定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参观线路,构建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配套红色研学活动等方式,让传播更加生动、立体。
(一)从雕塑陈列到展览叙事:专题陈列方式的改变
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产品,也是公共文化设施创造与公众对话和交流的重要场景。升级前的潘鹤雕塑艺术园原有的参观逻辑是以雕塑记录中国近现代百年发展的辉煌历程,以“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将艺术园内的作品划分为5个主题展区。此次升级工作则突出红色文化的叙事逻辑,将每一个雕塑作品看成党史中的叙事元素,按照“以史为魂·以塑为体”的主题,通过重新规划展陈大纲,调整原有部分雕塑作品位置,设置新的导视系统三个途径,达到展示语言的重新编码和叙事逻辑话语重构。
通过对原有大纲的重新编写,直接影响园区整体参观动线,叙事逻辑中的红色文化被更加凸显出来,矗立的雕塑被赋予了叙事性和故事性。调整后的大纲,潘鹤雕塑艺术园户外雕塑展览区梳理成“站起来·民族探索、星火燎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富起来·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强起来·奋进新时代”三大部分、七个篇章。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跨度中,生动清晰地刻画了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洋务救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复兴的时代轨迹。此番对展线的调整,实质上是一种创新的叙事模式应用,以“雕塑作品”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在雕塑艺术与历史的碰撞交汇,重新诠释了造型艺术的创新策略,谱写了一部伟大的精神史诗。
展览大纲的重新梳理,融入了策展人的创意,作为造型艺术的静态雕塑作品多了叙事性的故事形态,是对艺术品意义的拓展。从受众角度,完整的叙事与参观流线使其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参观体验,在领略造型艺术之美获得知识信息的同时,引发了对艺术背后历史事件的探索和思考,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这种将历史叙事融入原有展览大纲,动态串联起直观静止的视觉符号,形成有逻辑的故事脉络的方式,为观众营造红色文化的参观语境。
(二)面向多种群体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
本次潘鹤雕塑艺术园提升工作还在潘鹤艺术馆展厅内打造了“红色中国——革命历史文物藏品图片展”,该展览是在向中国文物报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引进的基础上有机融入“中共海珠党史固定陈列”及馆藏文物,使其成为一个既具全国意义,又具海珠特色的红色文化学习教育专题临时展览,成为雕塑园主题性雕塑展览的重要补充。此举为中国历史知识储备不足的群众提供了普及知识的渠道。
在参观的路线规划上,雕塑园根据不同的参观群体,针对普通市民群众开设“红色之路”——红色经典户外雕塑参观线、针对机关团体开设“光辉百年”——文物史迹及潘鹤生平展示线、针对党员干部等有一定党史理论基础的群体开设“光荣瞬间”——重读党史·重温誓词线,为入园的游客及团体提供了“快捷模式”,同时安排每日多场的免费讲解服务应对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配套活动
一座红色经典雕塑作品,是某一个场景瞬间的静态展示,其内部不仅包含着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也包含着艺术家创作这一作品时对真实历史的考察、琢磨和再现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因此,潘鹤雕塑艺术园通过配套研学、讲座等公教活动,以“园长进校园”的形式,主动走进区内中小学校分享《好玩的雕塑》,开启学生们造型艺术的启蒙之旅;以“大巧不工——穿越回忆,阅游海珠”为主题的雕塑艺术红色研学活动,邀请师生团体进园开展艺术研学课程。
潘鹤雕塑艺术园用活主题性雕塑这个载体,通过邀请国画、雕塑、油画等方面的艺术名家,开办线上“党史+艺术”的专题讲座。例如,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老师主讲的《赏名画,学党史》以百年党史具有转折性节点的历史事件为基点,结合中国美术史对应经典作品来讲述红色故事;潘奋老师主讲的《潘鹤雕塑艺术园里红色经典作品的欣赏》,通过精选潘鹤著名红色经典作品进行艺术与美学分析,讲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广州美术学院罗奇老师的《<草地铁流>创作分享》,通过对作品进行分享,使观众了解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规律,感受美术经典作品背后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潘鹤雕塑艺术园配套讲座这种创新形式,推动美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结合,在艺术作品中增加历史背景的描述,丰富了传统艺术讲座的内容,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为开展群众性红色文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四、结语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党史专家和全国美术家、理论家、评论家要共同努力,把红色美术经典研究好、创作好、展示好、传播好”[9]。艺术品原作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和无法被模仿的情绪,现场参观教学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空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正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功效,用活重大历史题材主题性雕塑资源,把依据“历史真实”创作出来的“艺术的真实”变成鲜活的教材,在“情景再现”中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此举更有利于群众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碰撞。潘鹤雕塑艺术园借升级改造的契机,探索多样化的公共交流活动,向人们展示了潘鹤雕塑作品的红色文化底蕴。在红色文化传播视角下深度挖掘公共艺术资源的内涵与力量,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其以艺术的形式融入海珠区的文化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