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是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
2023-01-02张松林李立政
张松林,李立政
(1.河南省水利厅,河南 郑州 450003;2.河南省济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 济源 454650)
引言
两千多年来,济渎是个谜一般的存在。根据《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济水应当是条独流入海的河;而按《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济水明显被黄河所截,无法独流入海。这些最早关于济水的权威文献之间的矛盾,昭然若揭。
但华夏民族坚信,济水是条能够独流入海的神奇河流。除《尔雅》《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均述及济渎外,自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营建济源济渎庙始,历代王朝在济源济渎庙祭祀济水,唐玄宗、宋仁宗、明太祖等还御封济水,清康熙、乾隆分别御赐济源济渎庙“沇济灵源”“流清普惠”匾额。
然而也有人很早对济渎萌生了怀疑。《唐书·许敬宗》记载,唐高宗曾生疑惑:“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明清学者顾祖禹对济水“三伏三见”学说颇有讥讽:“至于三伏三见之说,出于近代俗儒。自孔、郑讲家以迄于宋世诸家儒,未有主此说者。”二十世纪80 年代,史念海在《论济水与鸿沟》中,断言济水只不过是黄河的南岸支津,将南北两段济水当作同一条河,是古人的误会。
一、济水的演化
济水是指发源于济源、流入渤海的河流水系。根据济水的完整程度,将其划分为独流入海、部分分离、完全分离三个时期。为更本质更具体地表达不同时期济水的特征,可以称这三个时期的济水为济渎、河媒济水和文媒济水。
(一)独流入海时期
1 独流入海的可能性
济水源于黄河以北,能否独流入海,取决于黄河的流向和济水、黄河河道间的高低关系。若黄河北流渤海,济水便缺少入海通道,成为黄河支流;若黄河向南流入黄海,济水便拥有了独流入海的通道。黄河南流时,只要济水河道低于黄河河道,济水便只能朝东北方向流入渤海。
自然条件下,冲积性河流在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河面溢宽,流速趋缓,所携带泥沙物质便散铺沉积下来,形成所谓冲积扇。在漫长的堆积过程中,河道总体上由高处向低处迁移。当左扇面淤高后河道摆动到右扇面,右扇面淤高后摆动到左扇面,形成河道在冲积扇上周期性左右扫摆的总体态势。受鲁西南山地丘陵阻挡,黄河只能南北大幅摆动入海。因而黄河南流入黄海,在地质历史上不会罕见。
黄河是强淤积性河流,流动较长时间后,河道淤高,成为地上“悬河”。济水含泥沙量少,河道下切较强。因此,在黄河南流期间,济水虽有冲上黄河冲积扇汇入黄河的可能,但相对而言,北流渤海的可能性更大。此外,黄河以北民众为了生产生活,应当会设法引调济水北流。这也会增加济水流入渤海的可能性。
2 黄河史前最后一次北徙的时间
周述椿在《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思考》中,通过综合分析黄海海州湾和河北平原浅埋古河道泥沙沉积的地质勘查成果及黄淮平原考古成果,对史前黄河流向形成了重要判断——距今7 000-4 000年间,黄河长期南流入黄海;距今4 000多年时发生了北徙事件。地质勘查成果是直接依据:海州湾以东50~100 km、水深50 m 范围内含有1 万年以来黄河泥沙沉积物,而河北地下古河道地层中富含距今7 500-4 500 年的淤泥、草炭及植物根系类非黄河主流河道特征的亚黏土;距今4 000 多年后,河北地下古河道泥沙成为具有黄河主河道特征的沙质类。考古成果是重要旁证:仰韶文化(距今7 000-5 000年)广泛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北部到山东省西部,大汶口文化(距今6 500-4 500 年)分布于山东省,但这两种文化都不见于河南东南部的黄淮平原;距今4 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除分布在山西、山东省外,还广泛分布于黄淮平原。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仰韶、大汶口文化时期,黄河漫流于黄淮平原,形成大片沼泽,不宜生产生活,而在龙山文化时期,黄河北徙,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由此导致文化痕迹的改变。
(二)部分分离时期
1 早期
距今约4 000多年时,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如黄河干流青海喇家堰塞湖垮坝大洪水、大禹治水等)黄河改道北流。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北流黄河,将济水冲切成南、北两段。北段济水汇入黄河,主要部分随黄河干流向东北流入渤海,少部分随黄河水一道溢入黄河南岸济水故道流入渤海,成为南段济水。这时,济水、黄河成“X”形交叉状态,4 个河段由共同水域勾连。由于济水河道的切口范围与整个河长相比极其短小,河道形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而且河水仍常年流淌,所以,南段济水故道的河流,情理上容易被认为仍是济水。此时,从表象上形成了由北段济水、黄河、南段济水串联而成的新济水。济水由此进入部分分离的早期。
2 中期
郑州西北的贾鲁河、索须河和枯河等河水,最初汇入黄河南流故道,但随着故道下游的淤塞,河水漫溢,在附近低洼区潴留,形成或汇入荥泽。荥泽既接纳黄河水,又容纳贾鲁河诸水,水源丰沛。随着荥泽水面的扩大,南段济水河道最西头部位终被淹没。这时北段济水先汇入黄河,然后部分随黄河水溢流进荥泽,再从荥泽流入到南段济水故道。北段济水河口位置随时间的改变和荥泽的介入,改变了济水的形态面貌,但是人们还是能够通过历史信息和水体联系分辨出南、北两段济水的些微水脉关系,因而仍视其为济水。济水由此进入部分分离的中期。
3 晚期
随着南段济水河道继续淤高淤小,含有济水的黄河水,丰水期可大量溢流到荥泽,枯水期只能间歇性甚至无法供水给荥泽。此时南北两段济水的水体联系极其微弱,时断时续,济水由此进入部分分离的晚期。
《禹贡》:“入于河、溢为荥”,《唐书·许敬宗》:“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正是对部分分离济水中、晚期状态的如实记述。部分分离时期的南北两段济水,由于通过黄河建立了水脉联系,故可以称之为河媒济水。
(三)完全分离时期
在济水部分分离的后期,黄河南岸出水口终被淤积塞绝,不再供水给荥泽,南、北两段济水失去了黄河这一媒介,步入完全分离时期。但荥泽仍能从贾鲁河等得到源源不断地来水,供给南段济水,使南段济水基本维持常流。此后,南段济水仅仅拥有济渎故道,已丧失与北段济水的水脉联系,可以称之为文媒济水。
研究表明,南段济水在北魏时断流;至唐代,河南省境段河道因黄河淤积而湮没;北宋时期,梁山泊以济水与汶水合流后称大清河,济水消失。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北宋之后或者说南段济水消失后,对济渎的信仰程度、祭祀规模,不降反升。这诚然有“三伏三见”学说的贡献,但也足见文化媒介作用的重要性。
(四)荥泽的调节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就提到“荧泽”。何幼琦《古济水钩沉》指出:“黄河北徙以前,河、济之间,横亘着一条平川地带,荧泽就在这里。《水经·沁水篇》云:‘沁水又东过武德南,又东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河徙以前,当系东入于济。荧泽就正在沁、济会合点之南,这就表明,它是由二水斗乱冲击地溢洪形成的。由于沁水(包括丹水)受水的面积大于济水,它的流量和落差都很大,来水的时期和雨量的多少,变化无常,决定了向泽中冲泻的早晚和水量多少,游移不定,有如室外的灯烛之光,所以被人称为荧泽。荧泽的水,沿黄河的北岸东流,它沿途又汇集了这一带的降雨的水量,流量已经不小。”可见,河徙以前,荥泽在黄河以北,其水源于济水、沁水等,水量时少时多。
河徙之后,荥泽易位于黄河以南。史念海研究认为:“荥泽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泊,久已湮塞,不过由当地的地势高低还是可以略得踪迹的。”并考得:荥泽的旧地当在今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以东的平滩,其上流淌有枯河、索河等河。侯卫东认为,荥泽在荥阳县东南,并进一步明确:“荥泽在西汉初年之前的范围在荥阳故城以东、荥泽县故址以南、垂柳故城以西、故市故城以北。”“荥泽的形成与距今7 000-3 000 年间本地的暖湿气候有重大关系,古济水、今枯河、索河、须河和贾鲁河等河流均给荥泽补水,则是直接原因。”黄河水量年季变化大,枯水年、枯水季黄河水位低,此外,黄河南岸溢流道会因泥沙反复淤塞而变高,这会使黄河水有时难以流入荥泽。这时荥泽调节着枯河、索河、须河和贾鲁河等,为南段济水持续补水。
二、济渎的民族历史记忆
(一)“济渎”的可信度
古人重视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河流入选为“四渎”,必须满足“发源注海”条件。祭祀是人祈求神的行为,讲究虔诚。古人推举、核实、遴选、确认“四渎”,会力求真实准确,否则就是对天地神灵的不敬,心理负担重;祭祀是国之大事,是政治活动,必须高质量高水平,否则要受到礼法惩处,行为风险大;祭祀事关每家每户每个人切身利益,是阳光下的活动,受到广泛监督;济水流域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相对简单,济水是否独流入海,当会一目了然。在这种大背景下,把黄河南北的两条不相干的河误判成一条独流入海的河,几乎没有可能性。
从源头到入海口的整个流程中,济水还接纳从太行山南部、东部及鲁西南山地流出的部分河流,成为流域范围广阔的泱泱大河,为流域民众提供了饮水、灌溉、养殖、水运等方面的便利,具有崇高地位。济水流域是华夏民族的核心活动区。华夏民族,血脉延绵不断,文脉世代相传。济水独流入海的景象,牢牢刻画在民族集体记忆之中。因此,首次推举“四渎”时,若济水独流入海,则自然符合入渎条件;若发生在黄河北徙之后,考虑到距离北徙事件发生不久,济水独流入海的民族集体记忆犹新,且南北两段济水仍有明显水脉联系,那么将济水选为或者追认为济渎,便符合情理。
(二)历史记忆的部分遗失
刻符、图画、文字等传承人类记忆的手段出现之前,人类集体记忆主要靠语言口口相传,容易遗漏或失真。即使在文字成熟后,也不能保证所有集体记忆能够留存。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文献就散失了。虽然济渎的记忆世代传承,但济水演化的详细信息却丢失了,这为后世理解“济渎”造成困惑。
《禹贡》是最早完整记述济水的典籍,主旨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划分“天下”政治版图,因而难以对济水变迁进行记述或注解。但是若仔细品味《禹贡》的“导沇水,东流为济”“济、河惟兖州”,似乎可以从“沇”及其地名异体字“兖”二字中,觉察出蛛丝马迹——独流入海的济水曾统称“沇水”,被黄河所截后始称济水。
三、结语
把济水划分为独流入海、部分分离、完全分离3 个演化阶段,并分别称为济渎、河媒济水、文媒济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济水问题的本质,逻辑脉络清晰、包容性强。
济渎是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传承。由于黄河对“济渎”的摧毁和民族集体记忆在传承中的衰减,后世对济渎只记住了其然,逐步忘却了其所以然。后世创立的“三伏三见”学说,虽然从形式上化解了济水被黄河所截与济渎应独流入海之间的尖锐矛盾,但却实属无根据的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