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法治教育的课堂实践

2022-12-31王鹏飞张丽荣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法律效力章程宪法

王鹏飞 张丽荣 _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法治素养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法治素养包括法治知识、法治观念、法治能力、法治精神等。其中,法治精神的培养需要以法治知识为基础,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法律认同感,逐渐树立起崇尚法律、法律权威的观念。本文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中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课为例,从指导思想、学习任务等方面分析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法治教育。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理解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既是宪法教育中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学生树立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的重要法理基础。

在进行学情调研时,笔者发现,学生法律知识较少、宪法意识薄弱,不能明确认识到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清楚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不能准确、全面地说出宪法成为根本法的原因;而且,不少学生认为宪法距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太远,不知道宪法有什么作用。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以情境激发兴趣、以任务带动探究的方式,让宪法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探究任务一”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幅“法律体系树”图,让学生通过图片分析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分析出,宪法好比大树的根和干,而其他法律则像大树的枝和叶,从而初步了解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明确了宪法在法律体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探究任务二、三、四”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呈现了法律的第一条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法律都有“依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内容,从而认识到“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内容的不同:其他法律都是只管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总规章制度和总章程。最后,再通过毛主席的话——“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总章程,是根本大法”,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在“探究任务五”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出示“国家废止收容遣送管理规定以及劳动教养制度”的新闻资料,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废止这些法律法规?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抵触;同时,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宪法也是一部保障公民权利的爱民之法,初步体会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价值,使学生对宪法萌生情感,从而认同宪法、尊崇宪法。

在“探究任务六”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宪法第二章的部分条款,让学生将宪法条款与生活中的场景相对应。通过这个任务,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宪法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宪法、宣传宪法。

猜你喜欢

法律效力章程宪法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假装理论视角下的法律效力拟制研究
混合型管辖权条款法律效力问题研究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抢注历史名人故里行为的法律效力研究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
Robots协议的法律效力探析——兼评百度诉360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