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12-31罗慧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奇偶性小组讨论课标

罗慧颖 _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小组讨论法是在班级授课制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小组讨论法呢?

第一,选择有效的适用范围。教学方法的选择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目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实现与能力培养都可以应用小组讨论。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在学习重点与难点时,如“函数的奇偶性”一课中,函数的奇偶性概念是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可以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进行类比研究时,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利用类比的方法研究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异同;在总结规律时,如研究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单调性;对某一问题存在质疑时,也可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

第二,选择符合课标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课标为指南,因此小组讨论的问题必须依据课标进行甄选。在课标指导下,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思考后并回答,问题主要涉及: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述;对某一概念定理的理解;对某些表象的分析以及归纳。从认知水平分类,第一个属于低水平问题,后两个属于高水平问题。显而易见,低水平问题不需要小组讨论完成。对于高水平问题,如果过难会使学生一筹莫展毫无所获。因此,对于讨论的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的选择最好具有开放性、发散性与梯度性,保证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第三,编排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合理编排小组成员是保证小组讨论实施的一个充分条件,学生的认知风格、性格特点与学习成绩是小组编排的依据,保障每组成员的综合实力相当。按照教室桌椅摆放的结构,一般4-6人一组,人员过少无法实现讨论,过多则容易导致混乱。另外,应该明确小组分工,确立责任。比如,设置好记录员、联络员、总结人等。

第四,给予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小组讨论前,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准备自己的交流内容。由于学生的思维快慢具有差异性,反应快的学生直接发表观点,反应慢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自然地接受他人的见解,由此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第五,积极关注与适时干预。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关注小组的讨论状态及进度,并适时进行干预。小组讨论的优点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思维发散,讨论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偏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其他人说话,就可能会出现闲聊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多深入组内,掌握学生动态。在以下情境,教师要适当干预:连续几个人的发言离题太远;发言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个别人发言过多或不参与讨论;无人发言;出现争执。

猜你喜欢

奇偶性小组讨论课标
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和奇偶性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