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22-12-31兰杰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师生育人

兰杰 _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

“双减”背景下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课堂,要从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上下功夫。要以学生为本,以减负为出发点,以增效为最终目的。要做到“减负增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

1.转变理念:从学会互相尊重到师生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理念的转变,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才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到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学校像一潭水,师生就像是水里的鱼,大鱼是“教师”,小鱼是“学生”。大鱼领着小鱼遨游其中,体悟生命之美,探寻科学规律。小鱼用心观摩揣度,紧紧相随,慢慢长大。师生教学相长、多边互动,探寻与演绎教育的本真。师生从游,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信任,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质量也得以不断提高。

2.研究教学:从共同解决问题到达成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师们遇到一些疑惑、问题,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教学内容问题化”就应运而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学内容,发现并解决问题。在生生互动中交流、讨论这些问题,相互磋商形成共识,生成新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提出问题,和教师的问题融合,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成学习目标。教师的作用就是不断地调适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水平,迅速作出反应,或比较、或争论、或整合、或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课堂要给学生发展智慧的力量,让课堂上的每一次相遇,都努力变成向难度挑战的过程,成为学生智力生活中最美妙的交响。

在高质量落实“双减”的过程中,要努力打造高效、真实的生态课堂,课堂教学就要力求做到“点燃—碰撞—留白”。点燃,唤醒和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碰撞,引导和教会学生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出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留白,要有课堂的生成,核心素养的提升。

3.建构模式:从密切家校关系到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为了能形成强大的教育活力,就要重视最为密切的家校关系。学校对家庭教育要有指导,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谐的家校关系可以凝聚育人合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让家长由教学参观转变为教学参与,视家长为编外教师。学校通过家委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展示育人环境和办学成果,汇报学校的规划及重点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经常与家长讨论孩子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一致,真正形成育人合力,提高教学质量。

实际上,“双减”之后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样、途径丰富,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强对学习本质的理解和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猜你喜欢

双减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