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真核心 融会真贯通

2022-12-31臧晓雯北京市润丰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段事例古诗文

臧晓雯 _ 北京市润丰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段衔接,学生各阶段发展的连续性整体规划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学校九年一贯制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大学部在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养这三方面制定了如下目标。

提升教学质量: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导向,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九年四段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以“古诗文教学”为抓手,开发贯通学段的校本教材。

提升教师素养:通过跨学段的学习和研究,逐步掌握九年四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策略,通过“整体”“综合”“上位”的育人思考角度和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经过两年的语文学科大学部建设实践,我们在聚焦核心素养、实践新课标思想和学科九年真贯通方面取得一定经验。

1.以学部整体主题教研促进学段衔接

以语文教学中分量最重的古诗文教学为抓手,进行“九年贯通古诗文教学”系列教研活动。首先,明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关于古诗文学习的课标要求,以此确定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重点;然后,进行古诗文优秀教学案例分享,研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应共同关注的教学知识衔接点和能力增长点;最后,组织各学段教师进行适合本学段的古诗文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

基于大学部的贯通教研,语文学科进行了两次古诗文贯通教学展示课。展示课渗透了画面联想、知人论世、感悟体会等古诗文共同的阅读方法,聚焦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贯通。贯通不仅是教学主题和内容的“通”,还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通”。

2.依托主题学习项目进行不同学段、课型的课堂实践

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整合,关注“学习任务群”,是当前课程设计的趋势。语文大学部基于此种认识,在不同学段、不同课型如何进行整合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我们以“拓展阅读”为抓手,研磨出两节中小学贯通课例进行研究展示,分别是七年级的“以阅读促写作”的作文教学课和一年级的“精读引领课”。

作文课的主题是“选取典型事件,写出人物精神”。整节课以任务驱动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写事例、删事例、选事例,讨论交流说理由,归纳典型事例的特征,修改并整理人物的写作提纲。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想要进行拓展阅读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语文大学部在教研备课时就进行了大量阅读材料的取舍,最终入选的拓展阅读材料每一篇都有各自的精到之处。选择的阅读内容既与教材相契合,又重视量的积累,从而拓展了读写空间。

猜你喜欢

学段事例古诗文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