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课程思政

2022-12-31朱益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下功夫课程标准育人

朱益明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关于课程标准变化上指出,“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课程实施”中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很显然,“课程思政”思想与要求已经纳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促进新时代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需要广大中小学校及其每个教师积极主动担当此任,展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贡献。

推进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提高认识。当前急需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关于“课程思政”论述与要求,深刻把握课程思政核心内涵及其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和全面实现“五育”并举。“课程思政”本质就是教书育人,即将“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落实到“如何培养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成为当代教师职业工作的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对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6点希望:“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这些要求与希望同样适合于教育战线的每个教师。每个教师必须牢记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与教师要反思工作实践中课程思政的现状与不足,建立增强课程思政和强化育人导向的教学新观念和教学新行为,将课程思政要求内化为自身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推进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实践行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挑战性工作,课程思政则更是如此。推进课程思政,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第一,需要教师将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进行整体、有机的渗透与整合,充分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内容,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设计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关节点和逻辑框架,使课程思政成为课程实施的必有成分,实现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间双向互动与相互促进,提升教学育人功能。第二,在推进课程思政中,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掌握和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技能与方法,探索出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6个方面”下功夫要求,即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紧紧围绕“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和“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而展开,以学科知识传授为载体,将正确价值观培育和积极态度养成等融合其中。第三,课程思政要求学校与教师以身作则、榜样育人和示范引领,努力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是课程思政基本原则之一。良好师德师风、积极工作行为与专业工作能力,对于每个成长中的学生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培育学生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每个教师必须率先践行与示范。由此可见,推进课程思政要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协同联动,使课程思政融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之中。

推进课程思政,必须创新思想方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阐明了课程思政本质特点,也指出了课程思政方向。推进课程思政,必须立足于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体系。在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课程思政在教学全过程参与,融入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活动与课后教学总结之中,灵敏把握和抓住每一个可以实施课程思政的“契机”与“良机”。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度自觉的“育人”意识与本领,及时发现并抓住课程思政有利时机,在教学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而不是僵化式“说教”或者机械地“硬套”。推进课程思政,必须考虑学生特点与差异,尊重学生主体性,务必注重结果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当代中国学生生逢盛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师要以现实的、前瞻的眼光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开展倾听学生声音、鼓励学生参与、提供学生表达的民主式教学活动;在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过程中,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下功夫课程标准育人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要在精准摸排上多下功夫
在建立就医新机制上下功夫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