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成为乡村学生成长的“发动机”
2022-12-31李子臣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
李子臣 _ 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
一所学校中,驱动学生成长的主要动力是课程。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是密云深山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发符合校情、学情的特色课程体系,建构起乡村学生发展的动力系统,推动学生自主发展。
1.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
我们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先后开发了65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被激发。
体育课属于分类课程,学校开发了旱地冰球、独轮车、飞盘等20余门课程。和传统的体育课相比,分类课程改变了学生在校的生活状态。学校还结合地域特点,开发了民宿设计课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周边调研,了解民宿的定位、风格、资金投入等信息,实地测量后进行设计、绘图和等比例模型制作,最后按图施工。学校还成立了“怀旧服装工作坊”,开发了服装设计课程,为毕业多年的校友设计、生产他们当年上学所穿的校服,并为有校服需求的其他客户制样、裁剪、缝制,加工好后核算成本定价,然后发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
学校尽可能建立课程间的实质联系,形成课程链。比如,木工课程可以为戏剧课程生产道具,服装设计课程可以生产服装,平面设计课程可以制作海报等。生产的产品可以兑换成积分,积分可以用于置换教师的个性化辅导,或兑换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或书籍,暂时不用的可以储蓄在积分银行。
乡村学校的课程除了具有乡土气息,还独具特色,如为喜欢运动的学生开设旱地冰球课程、为喜欢天文的学生开设观星课程,以及将要开发的攀岩等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课程,不但留住学生的乡愁,也能培养其面向未来所应具有的综合能力。
此外,学校还打破乡村学校的边界,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比如,在北京大学团委支持下,北大学生利用周末来学校开设篮球、足球等体育课程;晨星艺术团义务来学校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国家大剧院来学校与学生一起演出等。
2.改变课程实施方式,实行选课走班
在构建丰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校采用了选课走班的上课方式。学校取消了原来的教师办公室,建立学科教室。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到相应教师的学科教室上课,这就形成了选课走班。
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教室进行环境文化布置,营造出学科学习的整体氛围。学科教室中要有学习资源,包括学科工具书、模型、实验器材、往届学生的学习笔记等。学习资源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收集、补充,当然,学校也要不断支持教师丰富学科教室的资源建设,以此增强学科教室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科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同时,学科教室还是展示学生学科学习过程和成就的平台,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闪光点都能够被教师记录和展示。学校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励学生为主要评价方式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