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探析
2022-12-31文|陈琳
文|陈 琳
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教材中安排有多篇寓言故事,其中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寓言文体单元,还安排了推荐寓言阅读的“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寓言通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这就要求教师在寓言教学中,充分重视寓言文体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故事本身的内容,还要突出寓言故事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让学生从中领悟出生活乃至人生的大道理。
一、在寓言学习中发展语言
入选教材中的寓言字数不多,言简意赅。教学寓言故事时,教师首先教的就是语言。学生在寓言故事中学习语言,不外乎读和写。寓言故事从篇幅上看普遍短小,但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因此需要充分朗读,才能进入寓言故事的内核。对于寓言故事的朗读,学生先要努力把故事读熟练,走进故事中人物的内心,认真倾听人物的表白、对话,与人物进行真诚的交流,进而能够站在人物的立场进行体验,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当然,寓言故事中有多个人物时,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其实,寓言故事中存在许多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空白进行补写,既可以使寓言的寓意体现得更准确、更明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学生往往喜欢站在小鸟或者普通人的立场上看青蛙,对青蛙不相信天很大表示不理解或者很可笑。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直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它看到的、想到的应该是怎样的,就会说出怎样的语言,还会以怎样的语气与小鸟争辩,这样才能读懂井底的青蛙所说的话。在分角色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轮换小鸟和青蛙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更能读出二者对话中的坚信不疑和真诚,避免一味贬低青蛙的情况出现。故事中井底与井外的区别很大,为学生续写故事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教学故事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青蛙来到井外发生的新故事,让学生自主表达,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理解,能够保持童真、童趣最好,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二、在寓言学习中建构形象
寓言的篇幅尽管短小,但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是支撑寓言故事普遍为人所接受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尤其是人物形象往往直接蕴含着寓意,是阅读寓言故事的重点所在。这就决定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由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在后续教学中才出现的内容,对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可以适当借助学习童话的方法,只需要初步判断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角色),不需要深入分析人物(角色)性格特征,这种初步判断可以通过想象加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形象的建构。对于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建构,可以借助插图进行想象,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等。而表演故事则是学生的最爱,通过表演,故事中的情景、人物语言、人物动作就变得具体直观,能够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真切感知。
如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中出现了陶罐和铁罐两个形象,课文结合二者的特征(陶罐易碎、铁罐坚固)并从对比的角度进行表达,所以,对于铁罐和陶罐形象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通过想象和表演来把握。首先,需要想象陶罐和铁罐争辩时的情形,课文中已经写出了争辩双方的语言、神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和神态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内心。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在这样的对话中,可以想象铁罐是在发起挑衅,不仅语气不友好,是吊着嗓子在说话,还满心瞧不起陶罐,所以眼睛连看都不看陶罐。这样的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站在铁罐的立场上理解其用意,还有助于学生后续的表演到位。其次,在学生进行表演时,最重要的是想象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和动作,尤其是动作需要配合语言,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二者不同的为人处世的风格,如表演铁罐,就需要加大动作力度,每说一句话都要做出骄傲的样子;表演陶罐则显得很谨慎和避让,常常有退一步的行为,这样的表演就能够很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
三、在寓言学习中发展思维
在寓言教学中,理解寓意是重要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挖掘故事的内蕴,借助思维的力量来完成从内容到内涵的发掘与提取。寓言的故事本身具有多元解读的可能,要想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寓言的寓意,自然离不开对故事的深入研读、讨论、评价,而且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范围,应允许学生根据文本故事内容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认可,因为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已经获得了发展。
如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保留了寓言的原始状态,其寓意的理解可以在比较开放的思维状态下进行。课文讲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宋国人捡到一只在树桩上撞死的兔子后,放下劳动工具就守在树桩边,等着再次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课文中最能体现寓意的句子是最后的“而身为宋国笑”,但宋国人笑什么?为什么笑?故事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解读给出答案。有的学生认为宋国人是笑那个人认识不到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事件,不可能天天发生;有的学生认为宋国人是笑那个人总想着不劳而获,所以有了第一次就希望永远是这样;有的学生认为宋国人笑那个人不知变通,当第二天兔子没有出现时,就应该及时拿起工具去干活等。对于学生不同的理解,教师没有急于确定谁的答案是正确的,而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那个守株待兔的人到底错在哪儿?学生认识到:一是他不该想着再出现白捡兔子的事,二是他不该决定专门去等这样的事再出现。经过思维的互相碰撞,学生通过比较并思考哪一种观点更接近原文的意思,为什么,从而使思维得到不断发展。
四、在寓言学习中积淀文化
入选教材的寓言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愚公移山就是远古神话、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及佛家文化互相交融的典范。因此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时,既要学会讲述故事和理解寓意,又要注意从中汲取和积淀文化精华。
如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的《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一书中寓言众多,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宇宙观、价值观和认识论,阐述了对宇宙、人生、社会生活的理解,由此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两小儿辩日》描述孔子在路上遇到两小儿发生争辩,争辩的内容是太阳离地面是早上近一些还是中午近一些,争得难解难分,孔子因没能做出判断而遭到讥笑。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古代人民敢于探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小孩能够从早上和中午的太阳带给人的热度、距离等角度进行观察、感受,说明人们注意观察、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从而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文化层面看,故事中包含着那个时期人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知识观。其次,故事中出现的名称表述如“车盖”“盘盂”“汤”“辩斗”等,无疑都是学生学习课文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所体现的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
总之,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编排意图与教学策略的统一,在充分把握文体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读懂故事到理解寓意,进而关注语言发展、形象建构、发展思维和积淀文化,让学生在寓言故事学习中有更多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