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情境教学
——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为例
2022-12-31文|刘冰
文| 刘 冰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传承革命精神、发扬红色经典的重要载体。但由于课文中故事发生的年代较为久远,学生难以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阻碍了对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入情入境,受到精神熏陶,激发爱国热情,实现“言道合一”,高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面以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为例,试作说明。
一、渲染故事情境,感知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给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期的学生以正能量,根植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通过讲述毛主席在沙洲坝时期带领战士、乡亲们挖井的故事,展现了毛主席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以及人民群众饮水思源、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但大部分学生缺少了与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渲染故事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初步感受到革命文化的独特之处。
如课前进行视频导入,让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初步的了解,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故事的大概,感知毛主席以及战士们艰苦奋斗、关爱百姓的人物形象。课中可以充分渲染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时的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如教师通过图片、语言引导:“这天,天刚蒙蒙亮,毛主席就与战士、乡亲们一同挖井;又一天,刚刚结束工作的毛主席赶忙来到井边上,和战士、乡亲们一同挖井;好不容易快要挖好了,井边忽然塌了下去,一切又要重来,毛主席一边安慰大家没关系,一边和大家重新挖井……”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名挖井的战士,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此刻对毛主席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渲染井挖好后的情境:“终于,大家日夜盼望的井挖好了,井底喷涌而出一股清泉,大家欢呼雀跃。从此沙洲坝人民也能吃上甘甜可口的井水,再也不用吃脏塘水了!”最后,出示井挖好后,大家在井边欢呼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此刻,毛主席可能会说些什么呢?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然回答出乐于奉献、关爱他人、心系群众的品质,进而对毛主席产生敬爱之情。
再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的三个地名“江西、瑞金、沙洲坝”,学生都不熟悉,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可分别借助中国地图、江西地图、瑞金地图来厘清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理解文中的“那儿”指的是沙洲坝。
二、设计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赏析、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通过教师恰当的指导获得相应的思维方法,掌握一些必备的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思维发散,缺少一定的规律性与深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探索文字背后隐藏的逻辑思维,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发现思维方法,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如在教学伊始,教师就明确单元人文主题是“心愿”,可以这样提问学生:“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心愿?”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从学生的疑问中恰当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归类,让学生明确原来自己的思考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进行的。在此基础上,共同确定本课的主问题群:谁是吃水的人?谁是挖井人?为什么挖井?
教师将问题群写在黑板上,贯串整堂课,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进入故事情境,直至解决最后的问题“为什么挖井”后,课文主旨跃然纸上,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解决沙洲坝人民生活上的困难就是毛主席的心愿——带领乡亲们挖一口井,而沙洲坝村民们饮水思源,懂得感恩,所以他们的心愿就是——为毛主席立碑。在教学中,教师一点点深入,让学生一步步加深思考,慢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构建多样情境,积累语言运用
语文要素是教材的核心概念,也是课堂训练的基石和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教材采取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体系,两者紧密关联,不可分割,自然决定了每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价值取向。因此,为使革命传统教育不成为机械的灌输、空洞的说教,教师应紧扣语文要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素养的滋养。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运用,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得语言规律,这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构建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充分的言语实践,在实践中习得语言文字的规律。
现在的学生从未有过缺水、挑水的生活体验,很难感受到缺水的地方乡亲们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现有条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沙洲坝百姓吃水的困难。如教师可借助乡亲们挑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发现图片中扁担被压弯了、水很沉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乡亲们此时会有什么心情?学生感受到乡亲们挑水的“累”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与学生合作朗读:
师:炎炎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乡亲们为了吃水……
生: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寒冷冬日,寒风刺骨,乡亲们为了吃水……
生: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山高路陡,行走艰难,乡亲们为了吃水……
生: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
在以上教学中,不同的情境,反复的诵读,把简单、抽象的语言变成了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画面,学生自然感受到了乡亲们不得不去挑水的“苦”,对文章的理解更深一步。
由乡亲们的“苦”再回到现实的生活,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假如停水一周,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更能体会到乡亲们想要有口井的迫切需求,也就读好了“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很好地领悟文字背后的人物形象。
四、放飞想象情境,促进审美创造
发现美,更要学会创造美。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文字中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内化后促进审美提升与创造。语文课堂上的“美”,多指语言美、文字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往往文质兼美,语言精练,值得模仿、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想象中进行仿写。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由关键词语“不忘”可以看出百姓们饮水思源,对毛主席的感恩之心,敬爱之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同样需要表达感恩的场合,可以借用这样的句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在教学中,教师可先通过语言引导:“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得到他人的关心,牢记他人关心,始终不忘感恩的事情也不少。照样子说一说。”接着出示句式:“过桥不忘_______,吃菜不忘________,穿衣不忘 ________,不忘_________。”
从教到扶,由扶到放,学生在模仿创造的过程中就学会了发现感恩之事,表达感恩之情,实现了“美”的浸润、内化,促进语言审美的创造。
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在“得言”的同时更“得意”,实现“言道合一”,如此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好地提升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