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2022-12-31薛殿春

中国军转民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薛殿春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特征剖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是中国五千年来历史进程中民族观、国家观的汇集,各族人民在交往交融中逐渐形成统一的集体身份意识,并被共同接受、承认、热爱,其核心是认同。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也是国家最高利益,切实增强“五个认同”,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基础上看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支持和拥护。从关键上讲中华民族已形成经济上紧密相连的利益格局,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共促发展,推进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的社会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证。民生问题是国家心之所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改革成果惠及各族人民,促进共同社会意识形成,构建各族人民组成的命运共同体。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现状

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真挚的爱国情怀、朴素的爱乡情感、质朴的生活习惯、实用的专业选择、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单一的思维模式,群体特征鲜明。

1.资源整合不充分,“单着力点”问题亟需解决

高校中除教育教学主要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协同意识有待提升,明显有“单点着力”教育现象,其他部门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存在一些“不愿参与、不会参与”的心态,高校思政课专业教师与学生交流不畅、授课形式枯燥乏味、课程平台建设滞后等因素共同导致高校部门间缺乏联动与合力,呈现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思政课形式有待创新,“三全育人”水平有待提升。

2.培育力度有待加强,培育体系不健全

绝大部分学生只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字面意思,对其深层意义与内涵把握不清,更有极少部分学生没听过该概念,说明高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专题宣传。部分高校在培育方法上欠缺有效性,缺少对民族学生的团结教育,教育教学目的达成度低,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缺乏多样性、流于形式,课堂、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各高校虽说都开展相关课程或活动,但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真实需求,缺少兼具民族特色与新颖性的校园活动。

3.话语认知理性不足,行为意向仍存在偏差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工作主题、新型民族关系了解较少,他们通过课程内容背诵、日常语境了解等途径获取了基本认知,表现为知晓但说不出具体内涵,认知依赖于被动接受话语体系内涵,极少主动地理性认知话语体系意义。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正向并积极地规划自身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妥善处理同学间人际关系,但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行为意向偏差的问题。

三、培育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

1.多元文化影响加剧,网络文化渗透加速

全球化进程加速演进,各种文化思想涌向高校少数民族群体,形形色色的异质文化冲击着各族人民原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信仰,部分意志薄弱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导致民族观念和国家大局观弱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减弱。

2.顶层设计与相关学科支持缺失

各高校对铸牢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统筹协调发挥能力不足,导致高校在教师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各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落差,让学生时常陷入困惑产生价值观偏离和厌烦抵触情绪,变相推动民族文化窄化的思维惯性。

四、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设计及应用建议

(一)建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框架

1.以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实施“青马工程”“信仰公开课”加以引导,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融入民族复兴的建设大潮中践行理想信念。各高校要总结本校本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化区位研究优势,聚焦特色资源,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民族理论政策宣讲、民族文艺汇报汇演、座谈会等活动,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用好各民族学生身边的民族团结历史故事、现实经历。

2.以爱国主义教育织牢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造爱国主义意识全媒体传播平台等途径激励民族学生使命担当,厚植爱国情怀[4]。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强化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将自身理想同国家、民族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用百年中国共产党党史鼓励民族大学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3.以道德法治教育涵养行为习惯

加强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例如思与法教材的建设,强化素质行为养成教育,引领学生严私德、明大德、守公德,懂得感恩互助、自律团结。高校通过“国家宪法日”“反诈宣传教育”“法治教育专题”等普法形式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铸牢道德法律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使各族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涵养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法治根基。

(二)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实路径

1.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强文化宣传引导

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引领效应,带领高校民族学生坚持主流价值理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大潮,更新知识结构,将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发挥网络平台宣传作用,优化网络环境,改善网络生态,提升网络文化话语权,建立健全管理法律体系,严肃处理造谣传谣事件,将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牢牢把握在手中。最后要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网络平台。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将重要政治思想政策传达给各民族学生,提升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大事,提高辨别舆情是非的能力。

2.高校健全“大思政”管理体制,用好课程思政教育主渠道

高校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思政观,实行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院系发挥基础作用、教务处和学生处牵头、其他部门分工协作的育人管理机制。学校党委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实施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三全育人”新格局[5]。院系结合实际探索少数民族教育与院系党建、教学融合对接的有效模式。学校各部门联动、协调解决共性问题,推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思政课要理直气壮扛起重大责任,专业课程要明确教学目标中的德育要求,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强化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引导帮扶责任。

3.家校联动协同育人,推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成长工程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合力打造家校联动的育人环境。家长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高校密切配合,将学生情况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高校与少数民族家庭协同打造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成长工程,搭建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锻炼成长平台,组建少数民族学生家乡专项社会实践队,在推优入党时对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民族学生,优先推荐、优先发展。关心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筑牢现实基础,解决学生在学业、就业上的实际困难,通过团结共建、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结语

高等学校要牢记“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谋细化,深刻分析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从高校统战工作实际出发,以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为使命,做好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方力量。

猜你喜欢

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