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多维审视

2022-12-31周淑研

中国军转民 2022年22期
关键词:维度特色建设

■周淑研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很难发展壮大,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很难在国际上自立自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了文本维度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的辩证统一。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有利于把握其先进性、科学性与人民性,也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体现文本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理论前提: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我国不断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追根溯源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始终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带领无产阶级,用其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带领工人走出资本主义的禁锢,长期受到资本主义压迫的工人带着热情开启战斗,这些工人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加快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陆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关注。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同时吸收了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内容,并且从黑格尔的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中吸收了重要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涉猎范围广、内涵深,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集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世界上那些苦苦探索发展道路的国家提供了借鉴,许多亚洲、欧洲等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壮大。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势不可挡,马克思主义让我们更加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一个物质丰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最终实现自由和解放提供道路。

(二)现实基础: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自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的敌对势力和中国的内部斗争一直不断加剧,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奋勇向前、英勇斗争,革命文化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其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直是推进中国革命取得不竭胜利的重要源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革命文化也以崭新的形态为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为革命文化增添时代内涵。

历史的脉络不断推进,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历史节点以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长效发展,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发展出了面向世界的、面向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时代精神,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加强各民族思想文化之间共通互鉴。

二、体现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构建的结果,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奉者,还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积极践行者,也正是如此,我国的文化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进入新时代后,文化成为“五位一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十九届六中全会后更是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并继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建党百年来文化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也离不开我党始终将文化发展放在战略高度。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在发展文化事业中也始终同党的意志保持一致。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媒体的领导,让党贯穿一切文化领域的领导,这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也符合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价值本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通过长期的理论积累形成的,也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壮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创造者又是享用者,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价值导向,文化发展必须为人民服务,文化成果的检验也要取决于人民作为价值检验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追求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多维度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使得人民获得幸福感的文化,致力于服务的群体始终是人民群众,目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并贯以实践,并且在道德品格的塑造上得到锻炼,得到多维度全方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直以来为人民提供的是积极向上、健康优良的文化内容,并且通过创新途径丰富其外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宝库。

三、体现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心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有了新的机遇,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寄托之所,其内蕴和文化灵魂勉励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奋进。首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始终作为重点建设内容,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全面繁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内容,并结合时代特点迸发了独特魅力,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理论,人民群众逐渐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成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独具中国鲜明特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深入结合经济发展状况所不断演进出来的,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化始终具有前进性,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文化建设的发展指明了前景。

(二)形成中华文化价值认同的文化自信

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鼓舞我国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其根源来说是对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一种笃定和认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内容来看:这不仅是对我们党坚定的指导思想的自信,也是对我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思想的自信,是对五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在长期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的自信,更是对集中全民智慧的社会先进文化的自信。一个国家要想自立自强,文化自信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因素,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历史节点,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有效推进中国发展的途径,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这一核心凝聚力,中国能够以独立的姿态站在世界离不开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根源也在于文化自信,内化为本民族发展的自信心,外化为其他自信的表现形式,这也就明确了文化自信的独特位置。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以独立的文化自信来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部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也是推进全党不断奋进向前的精神力量。

(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协同物质文明的精神支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党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协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思想的引导同实践相结合,深化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四史”学习,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加大对新时期伟大精神的培养,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共赢中国梦的信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的奋斗目标,提高国民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让社会主义文明蓬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追求和奋进的目标,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繁荣我党文化事业的根基。在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用精神的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增添信心,用思想的力量赓续现代化发展。放眼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蓄力。各国之间的的文化相互交流,互通共鉴,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搞文化封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世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而努力,为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维度特色建设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