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嵌入与互构:环境邻避冲突生成的新解释框架
——基于核电站选址争议的个案分析
2022-12-31王刚张霞飞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青岛6600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5004
文/王刚 张霞飞(.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青岛6600;.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5004)
一、引言:邻避冲突研究中缺失的“空间”变量
中国40 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多重转型推动了城乡社会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全面重构,以工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区、房地产开发等为标志的城市建设空前高涨并取得显著成绩。与此同时,诸多与空间开发建设相关的城市问题逐渐显现,从现实社会中频发的邻避现象到近年来邻避学术研究热潮,无不体现这一问题的研究热度与关注度。中国学术界在邻避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涉及环境领域的邻避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学界对环境邻避冲突的影响因素①万筠、王佃利:《中国邻避冲突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0 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9 年第1 期。②侯光辉、陈通、王颖等:《地方依恋、突发事件与风险的社会“变异”——一个化工社区在“8·12”特大爆炸事故前后的变化》,《公共管理学报》2018 年第2 期。、过程机制等③何平立、沈瑞英:《资源、体制与行动: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社会运动析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1 期。④王刚、毕欢欢:《“政治机会结构”视域下环境邻避运动的发生逻辑及其治理——基于双案例的对比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2 期。⑤田鹏、陈绍军:《邻避风险的运作机制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6 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环境邻避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纵览文献发现,这种以事件为中心的邻避叙事研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发生动员抗议的典型案例研究上,却忽略了那些未发生动员的案例,这种根据因变量选择的样本可能因选择性观察而具有“非典型性”特征,难以较为完整地展现邻避运动的发生机制,进而造成环境邻避冲突的刻板印象。⑥马原:《从“事件中的动员”到“空间中的动员”——评麦克亚当和布代著〈地域视野下的社会运动:解释美国居民在2000—2005 年间对能源项目的抵制〉》,《社会学评论》2018 年第5 期。与此同时,近年来学界吸收传统社会运动中的资源动员理论、政治机会理论以及现代风险理论,从宏观社会结构到微观心理行为的研究范式为观察环境邻避冲突现象提供了全景式图景。但我们却发现,无论是社会运动理论还是风险理论,仍然遵循的是一种时间(历史)叙事,环境邻避冲突研究对空间的忽略似乎习以为然。这种基于时间(历史)维度的研究日益呈现内卷化态势,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理论研究工作收益递减。换言之,经验观察虽仍在不断积累,却没有显著的知识增长。
20 世纪60 年代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空间转向”热潮,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视角。一些学者开始以空间思维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现象及其治理。王佃利等认为,邻避设施作为一种具体的空间生产,空间配置的价值偏离与规划难点是造成邻避困境的初始动因。⑦王佃利等:《邻避困境:城市治理的挑战与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60-69 页。吴云清等基于公众对不同类型邻避设施风险接受度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特征的邻避空间,提出邻避空间的概念,并指出邻避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经历“入侵—竞争—协调—融合”的互动机理。⑧吴云清、翟国方、詹亮亮:《城市邻避空间及其演变轨迹——以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为例》,《人文地理》2017 年第1 期。刘晓亮和侯凯悦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志愿和竞争选址模式成为化解邻避冲突的解决机制。⑨刘晓亮、侯凯悦:《志愿和竞争选址:邻避冲突解决机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选择》,《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3 期。这些探索为我们研究邻避问题的空间维度提供了观察起点。环境邻避设施选址引发的社会效应表明,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空间重组过程,那么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与社会空间结构的重组之间有何关联,则需要结合中国情境对环境邻避冲突的空间差异现象进行解析。
拟建大型环境风险项目选址(如核电站、化工厂、液化天然气管道)的风险社区为我们观察环境邻避冲突的空间差异提供了窗口,即大型项目选址的相邻社区会出现不同的风险应对行为。值得一提的是,Wright 和Boudet 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他们调查了20 个因面临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争议性提案而面临动员风险的社区,指出社区环境塑造反对或接受能源项目的动机,并提出动机和能力是促成社会运动涌现的最佳测量方法。①Rachel A. Wright and Hilary Schaffer Boudet ,“To Act or Not to Act:Context,Capability,and Community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Risk,”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18,No.3,2012,pp.728-777.遗憾的是,该文仍然是以人为中心的内部因素关注环境邻避冲突问题,忽略了外部空间环境(组织环境、时空变迁)对环境邻避冲突的影响,因而重新寻找具有潜在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环境邻避冲突生成的空间差异现象提供新的解释。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述评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秉承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多数研究者偏爱客观主义和普遍主义,他们对探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不感兴趣。之后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学者们也更关注时间过程而非空间(人们往往忽视了时间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空间问题),这就使得他们根本无法看到所迷信的那些所谓普遍规律本身的时空限制,即在特定时空中才可能有其或然效用的法则。②Gaston Bachelard,The New Scientific Spirit,Trans,Arthur Goldhammer,Boston:Beacon Press,1984,pp.104-108.
这一状况随着1974 年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的出版而得以改观。列斐伏尔对空间的洞察力深入而透彻,他在哲学意义上指出,现代的空间本质上是抽象的,空间富含社会性,体现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脉络。③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Blackwell,1991,pp.89-91.列斐伏尔通过借鉴和吸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在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中实现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构建了以“空间生产”为核心的社会理论体系,“空间表征—空间实践—表征空间”对后续的空间研究极具启发和奠基作用,也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整合和交融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④田毅鹏、张金荣:《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7 年第2 期。
在福柯、齐美尔、吉登斯、哈维、索亚、卡斯特、布迪厄等一批社会理论家的共同推动下,空间问题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主流话题,他们突破将空间视为社会活动的容器或平台的观念,推动了西方理论研究的空间转向。例如,齐美尔从心灵与互动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思想,空间的形式条件也可能凸显为一种重要的影响事件的力量。①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460 页。芝加哥学派指出,城市空间不仅具有当地居民的特点和品格,也浸染了当地居民的情感,平面划分的几何图形因而能够成为具有自身情感、传统和历史的邻里。②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宋俊岭、郑也夫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8 页。空间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理论解释视角的拓展,也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的国家治理中。例如,以空间为代表的制图术甚至成为一种治理手段③杜月:《制图术: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17 年第5 期。,而国家治理对于人口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也指向人口的具体空间分布。④Stuart Elden,“Governmentality,Calculation,Territor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Vol.25,No.3,2007,pp.562-580.
近年来,来自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的地方理论(place theory)更是将空间视角进一步拓展,为我们观察环境邻避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地方理论是研究人们对其居住地和旅游地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意义的理论。一般认为,对个人和群体来说,地方都是安全感和身份认同的来源。特定地方提供给人的物质环境、内在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是其成为具有意义的、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体。⑤Richard C. Stedman,“Is It Really Just a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o Sense of Place,”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Vol.16,No.8,2003,pp.671-685.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作为地方理论的核心概念,Brown 和Perkins 将其解释为“一种基于人们长期生活的物理—社会空间的情感、联系、思想和行为意图”,这一情绪和情感的反应带给人们对居住地方的自我认同和持续意义。⑥Brown,Barbara B. and Douglas D. Perkins.“Disruptions in Place Attachment,”in Irwin Altman and Setha M.,eds.,Place Attachment,Boston,MA:Springer US,1992,pp.279-304.一些学者将地方依恋、场所感(sense of the place)等分析概念引入邻避现象研究之中。一项采用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考察文化、地方和风险的社会建构关系的研究指出,风险沟通发生在基于特定地方的相互冲突的文化世界观之中,地方为环境抗争中风险的社会建构提供了空间解释。⑦Jeffrey R. Masuda and Theresa Garvin,“Place,Culture,and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Risk Analysis,Vol.26,No.2,2006,pp.437-454.Devine-Wright 基于地方社会环境理论,指出地方的不合理开发扰乱了已有的地方情感性依恋、威胁到地方认同进而导致地方抗议。⑧Patrick Devine-Wright,“Rethinking NIMBYism: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Explaining Placeprotective Action,”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19,No.6,2010,pp.426-441.侯光辉等将文化地理学中的“地方依恋”概念引入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中,以化工厂爆炸为例,探讨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引发的社会风险变异过程。⑨侯光辉、陈通、王颖等:《地方依恋、突发事件与风险的社会“变异”——一个化工社区在“8·12”特大爆炸事故前后的变化》,《公共管理学报》2018 年第2 期。这些研究从微观层面为环境邻避现象的社会空间意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城市空间作为各种社会冲突的场所,区域本身孕育着城市政治问题。以土地为载体的空间冲突既包括空间层面土地用途和功能不兼容引发的空间竞争(spatial competition)、区位冲突(locational conflict),也包括社会层面土地所有者、土地管理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目标不兼容引发的社会冲突。①马学广:《城市边缘区空间生产与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28 页。空间冲突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空间资源分配、空间关系变化、空间价值与意义变更以及空间与人的关系改变而产生的冲突过程。②陈来仪、郑祥福:《对当代城市空间冲突的理性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15 年第6 期。Minenery 认为,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冲突,比如对未来影响不可知的不确定性冲突、公众参与不足引发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程序性冲突、规划政策以及社会意识所导致的法令性结构性冲突③John Minnery,“Urban Planners and Role Conflicts,”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Vol.3,No.1,1985,pp.25-30.,放牧与经济增长所引发的环境冲突问题④Mette J. Brogden and James B. Greenberg,“The Fight for the West:A Political Ecology of Land Use Conflicts in Arizona,”Human Organization,Vol.62,No.3,2003,pp.289-298.,以及城市居住区蔓延引发的城乡冲突⑤Mark A. Edelman,Jon Roe,David B. Patton,Land Use Conflict:When City and Country Clash,Kettering Foundation& Farm Foundation,1999,p.4.,这些都表明空间冲突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向。
学界已有研究为我们观察空间理论与环境邻避现象之间的关联奠定了基础。但是,列斐伏尔、齐美尔等早期的空间研究者无法预料到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风险项目的民众抗争行为,且既有的地方理论中的“空间”变量仅关注狭隘意义的地理空间与人之间的互动关联,某种意义上限制了空间理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事实上,空间不单指土地、居住场所、建筑等物理空间,也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与重组的重要变量,空间的研究应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属性。⑥景天魁:《时空社会学在中国的兴起》,《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2 期。在空间被重新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市民可能被完全排除在决策流程之外,使得政府主导开发模式得以形成既定的制度空间和机会结构。作为一种狭义上的空间冲突,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与空间理论的多维度范畴有何关联,需要学界进一步探索。
(二)理论基础:空间三元辩证法与环境邻避现象的空间差异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环境邻避冲突的空间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提出了空间三元辩证法: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和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s)。所谓空间表征,也被称为构想空间(conceived space),是指“理性、科学、官方的空间概念用以分析和管理目的”的抽象空间,通常反映了科学家、规划学者、城市学者、技术官僚、社会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对空间的界定,具体包括规划、地图和战略文件等。这种客观知识的呈现方式与权力和意识形态有着内在的联系。构想空间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主要的空间生产模式。表征空间也被称为居住空间(lived space),与空间表征的可量化性质相反。它是质性的、流动和动态变化的,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空间体验,或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空间想象。空间实践也被称为感知空间(perceived space),是指社交活动和互动的物质维度,空间实践通过空间能力(spatial competence)(如网络谈判)促进社会功能,从而在日常互动中实现社会凝聚力。①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1991,pp.33-49.空间三元辩证法的提出对于城市研究大有裨益,但是空间生产的抽象化以及具象化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在解释应用方面的工作前景。②Andrew Merrifield,Henri Lefebv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Routledge,2006,pp.99-120.因此,开展具象化与实证化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空间理论。
本文建构了空间三元辩证法与环境邻避现象空间差异的关联图,如图1 所示。环境风险设施项目代表的战略规划,与该区域新的建筑空间的规划蓝图,分别代表了高层政府主导的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和代表本地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市场的中层规划战略,而原住民与新移民群体基于对本地区的地方依恋和认同差异,具有不同的居住空间体验。空间三元辩证法指出,空间实践经常性地在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之间进行调和,空间实践和空间能力使人们能够维持特定的空间认同,排除其他空间定义,并生产属于自己的空间。③孙小逸:《空间的生产与城市的权利:理论、应用及其中国意义》,《公共行政评论》2015 年第3 期。对于处于风险社区的原住民群体来说,无论是环境风险项目的空间选址,还是新开发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均是权力和资本主导的生产性空间,其并未损害原住民群体对住区的空间想象。而在新移民群体的居住体验中,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冲突实质是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冲突,环境风险项目选址空间损害了新移民群体的居住空间体验和地方认同,由此便形成了环境邻避现象的空间差异现象,即新移民住区对环境风险项目的邻避冲突与原住民群体对环境风险项目的迎臂行动。
图1 空间三元辩证法与环境邻避现象的空间差异
上述分析框架为中国城市环境邻避冲突的空间差异现象提供了新解释。与以往的分析路径不同,本文将分析对象——拟建核电站项目选址——视为一种中立意义的空间生产活动,核电项目选址地不同风险社区的公众呈现“邻避”和“迎臂”的不同态度行为。在中国,大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如陆上和海上液化天然气、核能、大型水利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往往是由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国有企业提出承建,由于存在可能的安全危害、环境影响以及威胁生活质量和财产等风险,一些项目常常引发当地社区的反对。但因能源设施项目存在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国家能源战略、增加税收和提供就业机会,为当地社区提供可观的经济回报,考虑到这些潜在的成本和收益,社区民众对于项目的支持和反对还未能下定论。接下来我们将以一则拟建核电项目选址争议作为分析案例,分析拟建核电项目选址引发风险社区环境邻避空间差异现象的发生过程,为环境邻避治理研究提供空间维度的分析视角。
三、R 核电选址争议的案例呈现与实证分析
(一)案例背景:R 核电选址历程与Y 度假区的开发历程
1983 年,在S 省进行的核电选址普选的背景下,经过国家核电厂选址专家的鉴定,R 核电站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候选厂址。1995 年8 月,R 项目选址通过国家审查,被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03 年4 月,HD 电力设计院和S 省电力工程咨询院共同编写了R 核电厂规划选址报告。2004 年2 月18 日,R 市政府与L 集团签署合作开发建设R 核电框架协议。2005 年10 月9 日,S 省政府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签署了《关于加强全面合作共同促进S 省核电发展框架协议》,确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为R 核电站项目的投资主体,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2006 年5 月24 日,R 核电有限公司筹建处在R 市正式揭牌。2006 年11 月1 日,R 核电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核电站项目正式启动。在核电论证过程中,R 市凭借得天独厚的海岸风光优势,试图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旅游业被作为当地政府的发展重点。2002 年,R 市的旅游度假区Y 区被国家批准为4A 级旅游景区,随后掀起房地产的开发高潮。2006 年10月,Y 区开发建设总面积已达到500 万平方米,住宅6万余套。按照R 市统计年鉴和房产管理部门的公开信息,R 市实际建成的住宅小区已达50000 户。在核电开工消息发布后不久,R 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选址所在地当地村民、市民的支持和Y 度假区部分外来购房业主的反对。最终因业主的抗议行动、日本福岛核事故及地方领导人换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 核电选址最终被搁置停建。
图2 R 城市区域发展的时空变迁图
上述案例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与以往环境邻避冲突截然不同的场景。在本案例中,出现了风险社区对拟建核电选址的行为态度截然相反的现象,即与拟建核电站选址密切相关的原住民住区在地方政府的长期宣传以及潜在的利益收益考虑中普遍支持核电,而因发展旅游度假区带来的“候鸟式”迁徙居民新建住区(主要以在此地购买海景房用来夏季避暑、老年养生的外地居民为主)却对核电的修建普遍持反对意见,最终在新移民群体多种方式的动员反对下,拟建核电的建设进程受到阻碍,这成为核电项目选址最终失败的主要诱因之一。
上述案例引发思考:为何拟建核电项目历经20 多年的科学专业选址并取得当地原住民的支持后,最终却因新建住区Y 区业主的反对致使项目建设停滞?拟建核电选址社区为何表现为风险社区邻避现象的空间差异?这一现象是如何发生的?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案例从学理上剖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
(二)案例分析: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过程
1. 核电建设与滨海度假区开发:城市发展中两种不同路径的空间生产
如上所述,拟建核电项目选址的空间规划与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成为该区域中最具显著性的空间生产。R 核电站项目从1983 年选址到拟启动,时间跨度将近20 年。为响应国家“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作为理想、稀缺的核电选址资源,R 核电被S 省政府提上日程,并积极争取到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投资。投资600 亿元的R 核电项目在解决全省的环保压力、能源不足、增加政府税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核电项目的建设也成为S 省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契机。拟建核电作为省级政府与国家部委联合主导的战略发展规划项目,其属地县级政府R 市及地级市政府W 市对上级政府的战略支持,以及税收分成收益,使得拟建核电项目受到多方力量的拥护。
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则是县级市R 市主政官员基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而主导的城市区域规划。R 市凭借得天独厚的海岸风光自然生态优势,试图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2002 年11 月,R 市东南部的Y 区在国家旅游局批复下成立了4A 级旅游度假区。之后,地方政府又将其规划为滨海度假区,通过发展房地产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R 市对滨海度假区的定位来看,该区域拟吸引来自全国投资置业和旅游暂住60 万人口,建造2000 多栋现代化建筑以及一大批达到国际标准的酒店、游艇码头、高尔夫球场的新兴旅游风景度假区。房地产开发作为空间生产中最具显示度的领域,大批的海景房被建造,成为当地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由此,在R 市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路径的空间生产。
2. 空间重构放大邻避设施隐患:不同规划发展路径差异引发风险叠加
为什么原本意在促进R 市经济发展的两种空间生产最终会出现邻避现象呢?图3 显示,拟建核电站与滨海度假区的空间规划属于不同层级政府主导的空间规划项目。其中,核电选址规划主要是央企、国企以及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推动的规划建设项目,且在此过程中以央企与省级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而Y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则是以县级市R 市为主导的城市规划,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城市增长冲动的区域空间规划未受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力约束。其结果便是,在地方主政官员的理性选择下,利用城市旅游景观资源最大限度地撬动房地产市场开发,进而带动当地的GDP 增长。
图3 城市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路径的空间生产
一方面,大型风险项目工程的选址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人口规模的严格限制,塑造了其周边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限制区;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环境的天然优势又促使当地政府试图开发旅游度假区及房地产市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种空间规划向度中,两种不同发展路径的空间规划最终引发社会风险的叠加。随着Y 度假区的房地产建设的不断扩张,与隔海而建的核电项目选址的空间直线距离越来越近,新建住区面临的邻避风险逐渐增大,为核电项目选址争议埋下“隐患”。
3. 空间想象差异形塑邻避情结:浪漫化空间感知与日常空间景观的交锋与对立
Y 滨海度假区的空间开发建设带来新兴消费阶层的崛起,对城市生态空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发展的区域,环境保护主义者通过限制那些试图进入该地区投资的方式来保护区域环境。环境优美的“阳光地带”①“阳光地带”是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出现的概念,一般是指北纬37°以南地区,大致范围是西起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东至大西洋沿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北至密西西比河中游,南到墨西哥湾沿岸。阳光地带之意为:“南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合人类居住地带”,亦有“这一地带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日趋繁荣”的含义。通常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所在地,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经济发达的区域拥有与众不同的人口、社会结构,这些为环保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庞大的移民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居住环境才迁徙到“阳光地带”。②约翰·R.洛根、哈维·L.莫洛奇:《都市财富:空间的政治经济学》,陈那波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8 页。本案例中,滨海度假区购房中的外地置业者身份大多为中产者,居住目的主要是退休养老、度假消遣。一位维权业主如是说:
也就是2006 年在这儿买了房以后,因为R 核电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这个地方有两个旅游区,这边是Y 区,那边是大乳山,相距都在十公里以内。自然环境可以说在中国是很好的。……你建核电站可以,你为什么非要建在一个非常宝贵的地方。①访谈编号:RS2016072801。
Y 度假区作为一个新建住宅开发区,优美宜居的旅游环境是吸引外地人在此购房置业的主要原因。在调研中发现,来此居住的业主或游客,在这里安度晚年、休闲度假,目的是追求更宜人的生存环境或生活方式。因R 核电拟选厂址与AAAA 级旅游景区距离被认为过近(直线距离10 公里),超过了维权业主们的心理安全距离。因此,他们通过反对建设核电站,以此捍卫空间居住权。对滨海度假区的空间想象,塑造了Y 区维权业主们对该地区的浪漫化空间感知,在他们的认知中,该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定位必须是生态环保区域,应该限制环境风险较大的核电项目在此区域内选址。
而对于当地的原住民来说,无论是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还是核电站建设,都是一种日常空间景观。核电项目作为扩大地方税基支持区域经济和改善地区公共服务的一种手段,在当地政府长期的正向宣传下,R 市的原住民将核电项目建设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部分拆迁村民甚至可以获得相应的拆迁补偿,因而原住民对核电普遍处于中立或默许的状态,反对的声音较少。一位当地村民说:核电站在这儿修建以后,老百姓的生活绝对是会变得更好的。R 市也会因此受益,包括拉动就业等各个方面。②访谈编号:RS2016072902。这种来自生存发展的空间想象,使得原住民将核电项目选址视为未来日常生活景观的一部分。相比之下,Y 度假区业主的空间想象则是基于对生态景观的浪漫化想象。这些新移民认为核电工业发展与滨海旅游发展不相容,并将核电建设视为对自然生态和当地生活质量的威胁。当这些地方群体多样性增加时,“工业文化”与“居住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变得不再是简单“赞成或反对”的问题。从当地村民对Y 区业主反核看法中可以看出:
绝对是利益,某种程度上还带有自私的原因。他们大部分是晚年,一个月至少有一万多块钱的退休金,少的也会有六七千块钱,他们只想要一个安逸的环境,别的他们什么也不管。③访谈编号:RS2016072901。
Y 度假区新开发住宅群体的浪漫化空间想象以及原住民的日常生活景观感知,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空间想象差异,进而形成了对拟建核电站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原住民的支持和默许态度,Y 区业主的邻避情结。
4. 网络媒介的资源动员促成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
如前所述,外部空间重构增加了邻避风险的隐患,而Y 度假区业主对居住空间的浪漫化想象则加剧了邻避情结。Y 区业主的邻避情结通过何种方式促成环境邻避行为的生成呢?其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Y 区反核人士利用网络论坛发表拟建核电站争议的议题引起传统媒体的报道,扩大了事件的网络影响力,引发公众和地方政府的关注。同时,反核业主们利用其优势的资源动员能力(人脉资源优势、较高的文化素质优势)为其抗议成功取得了政治机会。反核人士两次进京给信访部、国家发改委、中核集团公司总部、国务院有关领导递送材料,引发中央高层部委的深切关注,并收到国家环保总局的回复:“R 核电站项目正处于前期计划、论证和准备阶段,尚未得到国家的核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核安全局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情况……对于部分信访文件中反映的R 核电厂址周边军事设施问题,我们将在正式审查环节中予以关注。”
在以“稳定压倒一切”为主导的政治体制下,高层政治领导人对民意密切关注与及时回应,从而施压地方政府妥善解决群众的异议。当地方政府无法成功与反核人士达成妥协,迫于上级政府要求回复反核人士的质疑时,地方政府就与核电企业处于“两面夹击”的尴尬处境。反核人士通过网络动员优势吸引中央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极大地迟滞了拟建核电项目的建设工期。之后,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换届、该省领导换届,R 市的核电议题也逐渐被边缘化,R 核电站的筹建工作陷入停滞,该项目最终被搁置。
四、空间的嵌入与互构:环境邻避冲突生成的解释框架
城市发展进程中空间规划重构引发大型风险工程项目设施的邻避现象,体现了空间重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极大张力。城市发展主义导向下不同发展路径的多重空间规划嵌入会增大风险设施空间生产的邻避隐患,空间想象差异塑造风险敏感群体的邻避情结,网络空间动员成为环境邻避冲突生成的现实手段。由此提出了一个环境邻避冲突生成路径的解释框架:多重空间嵌入—邻避空间生成—空间想象—邻避情结—网络空间动员—环境邻避冲突。
图4 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路径:空间嵌入的新解释框架
(一)空间扩张与规划重构:多重空间嵌入是邻避空间生成的物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不断进行空间生产的同时,各个区域也在发生着规模不等的空间重构,在空间不断变动中,城市得以升级、改造、发展。①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年,第132-138 页。1994 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土地财政成为城市政府保持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财政预算来源,地方政府成为新的经济利益体。在官员晋升体制的驱动下,城市政府为增长而展开激烈竞争,表现出“企业化”的倾向,以大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项目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空间生产在推进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城市空间的结构变化。②Molotch Harvey,“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2,No.2,1976,pp.309-332.然而,在以土地财政为目标的企业型城市经营策略下,城市空间出现蔓延式增长,城市土地批租出现失控。在此案例中,尽管R 核电项目选址规划具有时间优先性,但其开工建设却落后于地方主导的度假区和新建住宅区建设。随着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青睐,民用商业住宅的空间规划不断向滨海区域扩张,使得其与拟建核电厂址距离越来越近,当城市建设空间“入侵”环境风险设施的空间布局时,就构成了环境风险设施项目邻避空间生成的物理基础。
(二)空间想象差异与情感投射:多重空间感知塑造邻避情结的心理基础
社会空间的辩证法认为,空间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人在空间中的活动赋予了物理空间以社会意义。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邻里和社区被创造、维系和改造,同时居民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不可避免地被其周围环境以及周围人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所影响。在传统的乡村聚落中,人们在不同空间内的活动内容、频次、意义是明显不同的,进而使乡村社会中不同的空间单元呈现出特定的结构秩序,表现出生活、社交、生计和外部等不同层次的“景观格局”。③朱凌飞、曹瑀:《景观格局:一个重新想象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维度——对布朗族村寨芒景的人类学研究》,《思想战线》2016 年第3 期。本案例中,不同群体对核电项目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想象。R 市的原住民将核电选址想象为一种日常空间景观,因这种空间景观的建设带来经济收益的变化,因而表现为支持或默许的态度行为。Y 区新建住宅区的兴起在重塑R 市的社会人口结构的同时,也被追求浪漫化空间想象的环境生态人口结构所影响。反核业主认为,核电项目的环境风险破坏了当地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这种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情感投射的心理表征为邻避情结。
(三)网络空间与实体网络的互动:环境邻避动员的实现手段
网络政治动员是政治动员在现实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转化和联动,为集体行动的发生提供了信息和互动的宣传平台。从线上动员到离线行动的完成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虚”转化启动阶段,即现实社会中的事件诱发网络动员,动员主体进入网络空间寻找目标群体,发布动员信息;二是网络空间符号化互动阶段,即动员主、客体以网民的形式在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即时或者延时沟通与互动;三是“虚—实”转化完成阶段,即被动员的网民回到现实社会,以公民身份按照动员者的期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事件。①娄成武、刘力锐:《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政治学研究》2010 年第2 期。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其多人之间的互动性为邻避运动提供了一个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转化平台。网络媒介宣传的扩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社会运动真正得以成功,还需要其他因素的促成。换句话说,即使互联网确实能够为集体行动带来助益,它本身也并非可以造就一切。对于影响较大的社会行动来说,在政治弱控制、参与热情高涨的运动初期,在线动员效果较好,但在政治控制介入、行动力弱化的运动维持阶段,则需要通过离线的二次动员或现实网络及组织的生成来保证行动参与并支撑运动的持续性。Y 区反核人士利用网络媒介为邻避行为造势提供了宣传平台,而利用其优势的资源动员能力(人脉资源优势、较高的文化素质优势)为动员成功取得了政治机会,最终成为环境邻避动员的实现手段,成功地影响了核电项目建设的政策议程。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不同于以往以事件为中心观察环境邻避冲突生成的视角,本文从更为宏大的视角,将空间理论嵌入环境风险项目空间生产的分析过程中,以拟建核电项目的选址争议为例,为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本文所关注的环境邻避现象,实质上是不同向度的城市空间规划冲突引发风险社区的邻避现象。研究发现,城市发展导向下多重空间开发塑造着邻避空间的物理基础,对空间景观的空间想象差异和情感投射则塑造了邻避情结的心理基础,网络空间的动员成为环境邻避动员的实现手段,最终促成环境邻避冲突的生成。本案例中,R 核电项目最终因多种原因被搁置,但无疑新建社区的邻避抗议者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未来公共决策者在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需要注意多重向度的空间开发风险。
(一)多规合一与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防止多重规划之间的空间冲突
空间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国家进行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空间规划演变经历了双轨制并存时期、“增长主义”导向时期、“调控—刺激”并存的反复期以及治理体系全面重构期。②张京祥、夏天慈:《治理现代化目标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变迁与重构》,《自然资源学报》2019 年第10 期。土地作为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一直以来是各类规划冲突的焦点。不同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巨大差异,反映了不同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空间配置问题的矛盾使得各类规划无序展开,增加了环境风险设施布局的邻避风险。拟建R 核电选址争议现象根源于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主导不同类型空间规划体系之间的冲突。201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空间规划职能统一划归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由其承担“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职责。2019 年5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到2020 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的统一将消除此前的多规矛盾冲突,实现空间规划的体系与职能整合,全面重构各级政府事权,成为中央对地方发展进行有效规制的重要手段,为不同类型的空间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前置条件,避免邻避冲突隐患。
(二)空间冲突的后置补救机制路径:建立消除矛盾的沟通渠道,设置相应的利益机制与安全保险机制
因空间规划重构引发的空间冲突,例如环境邻避现象,可以通过设立后置补救机制予以应对。一方面,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化解矛盾,避免环境邻避行为的扩散与激化。对于已发生的空间冲突,需要设置风险沟通渠道,避免因信息阻滞、沟通渠道阻塞等激化矛盾。例如,在本案例中,当地核电方与政府在事发后,采取允许维权人士代表与当地民众参加座谈会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激化,使得业主们的意愿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表达。另一方面,建立长期的信任机制与安全保障机制,同时为原住民与外来移民提供空间利益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保障制度。考虑因地方文化和认同感等社会文化因素及项目设施为当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等影响,原住民对地方政府主导的空间规划并没有产生反对情绪或社会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后续的项目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民众对环境风险设施的认知态度会保持不变。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进而影响民众对已建成设施或未来类似设施的规划建设的信心。尽管田湾核电站已落户江苏连云港,但2016 年发生在连云港的拟建核循环项目遭到近万名市民的抵制便是例证。对于外地购房者对拟建核电的质疑,可以引入公正可信的第三方评估,对该地区环境风险设施建成后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进行专业评审,并出具完整的环保安全报告,以取得在此购房者的信任。质言之,政府部门需要站立在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立场上,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要满足角度加以规划。①周峨春、孙鹏义:《环境犯罪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45-46 页。例如,法国政府会强制核电站的运营者购买核安全责任险,如万一发生泄漏,他们要向当地百姓赔偿,如果超出了赔偿能力,则政府出面赔偿。针对大型项目建立专门的地区信息通报委员会,由当地专业人士和不同阶层代表组成,专门负责回答民众的各种疑问和担心。信任机制与安全保障机制成为公众持续支持大型风险工程项目的重要社会资本。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指出,空间和时间一样,都是社会的构造物,因此特定社会的人都是以特定的方式去体验空间。本研究契合了涂尔干的这一论述。当然,本研究也期待在当前中国超大城市不断形成、拓展的过程中以及在形式多样的邻避现象不断发生的当下,启发学界同仁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去思辨新时代我们面对的诸多安全隐患和风险挑战,从而实现国家的总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