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

2022-12-31蒋卓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众社交信息

蒋卓然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新闻最重要的原则是具有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命脉所在。纵观新闻传播史,有悖于真实性原则的虚假新闻一直存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自媒体盛行,信息和新闻的界限变得模糊且真假难辨。每每出现热点话题,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舆论场,可以说,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新闻传播生态的改变,加快了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泛滥不绝的虚假新闻不仅会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对新闻行业造成打击,还会误导公众舆论,扰乱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社交媒体时代,防范和打击虚假新闻是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课题。

一、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成因

(一)媒体竞争激烈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形式以报纸、广播和电视等职业媒体为主。传统媒体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新闻生产流程,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要求和专业能力都较高。然而,为了争抢用户,媒体间展开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虚假新闻出现。在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变本加厉,如抢发新闻、题文不符等。自媒体的活跃加剧了媒体竞争。迫于竞争压力巨大,部分媒体削减新闻采编工作,只注重发稿速度,忽略了新闻采访的深入和编辑审查工作。还有一些媒体机械地转载,借此省去新闻生产流程并规避传播责任,但这样不仅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说明媒体缺乏职业素养。事实上,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大众仍旧依赖职业媒体的报道。职业媒体传播虚假新闻,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公信力,还会对舆论环境造成错误引导,形成不良影响。

(二)受利益驱使

社交媒体作为商业化的产物,有着明显的资本倾向。在充斥着商业主义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流量变现成为各种媒体追逐的目标,一部分媒体的职业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渐渐被侵蚀。在流量思维的作用下,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经常“明知故犯”,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争夺大众的关注[1]。部分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抓住热点话题,发布让人真假难辨的信息。同时,其他自媒体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不对信息进行核实就转发,以讹传讹。2021年,北大教师韦东奕走红,有关他的消息博得大众关注。2022年5月,某微博博主发布了一张聊天截图,内容为韦东奕一个人就搞定了6个博士生4个月都无法攻克的数学难题。随后,关于韦东奕哈佛大学免考英语、破格邀他入学等传闻迅速在各种媒体上传播。韦东奕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帮博士团队解决数学难题的新闻是假的。2022年5月13日,最先发布该新闻的某微主发文,称自己未核实真伪就发布信息,向大家道歉。在后真相时代,大众普遍没有甄别信息的能力,很容易被自媒体误导。此时,主流媒体应发挥其权威性作用,而不应陷入流量崇拜的利益旋涡。

(三)专业素质缺失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等新媒介的出现引发了“信源”革命,将传统媒体时代那些潜在的、数量有限的信源及沉默的受众变成了积极的、无限量的传播者[2]。在新闻传播事业的主体走向多元化的同时,新闻传播行业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根据国家规定,只有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才能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包括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和传播平台服务。然而,很多业余媒体和自媒体并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却以传播信息之名行传播新闻之实。与专业出身的传统媒体新闻工作人员不同,社交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自社会各界,很多人没有接受过规范的系统的新闻职业训练,专业水平有限,也缺乏追求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职业道德。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使新闻工作的要求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如果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提升自我,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的新闻采写编专业知识和能力与现实脱节。传统的媒体新闻发布需要编辑、主编、总编等层层把关,而网络信息时效性强的特点要求快速发布新闻,于是编辑的审核环节被压缩甚至“走形式”。泛滥的信息洪流固然是当下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新闻把关人缺位的理由。2021年6月9日上午,某主流新闻媒体在微博上发布了题为《调皮弟弟藏姐姐准考证险误其高考》的报道,随后某主流报社进行了宣传报道,各类媒体纷纷转载,该话题火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引发热议。6月9日下午,当事人中的姐姐发文辟谣,随后接受采访,就此事做出澄清。两家主流媒体对这次事件的错误报道,说明新闻采写人员的专业能力存在问题,体现了新闻把关人职能缺失。对新闻信息的核实与编审不到位,是这条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他媒体对主流媒体的报道不经核实就盲目转载,是迷信“权威信息”的表现,加快了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

(四)大众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网络平台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网络身份具有隐匿性,大众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地发言和进行讨论。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提供新闻信息。一些普通网友和自媒体出于各自的目的,以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为抓手,打着正义的旗号,制造虚假新闻或放大虚假新闻。这些虚假新闻所涉及的话题往往能够击中不同受众的痛点,在社交媒体的相应社交圈中被加速传播,成为现象级话题。有的网友因为缺乏理性判断而被利用,在网上“仗义执言”;有的网友肆无忌惮地发表不当言论;有的网络水军和“推手”浑水摸鱼地“带节奏”;其他网友面对大量混杂的信息,受到情绪化的网络舆论影响,更容易失去客观判断能力。探寻真相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对事物进行全面认知,也需要各方面信息相互印证。普通网友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同,有人能够理性思考,“让子弹飞一会儿”,不急于下结论;有人会以偏概全,激情“开麦”,成为虚假新闻的“帮凶”。事实证明,真相往往不能只凭一面之词,还是要回归理性的认知和思考。

(五)监管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网络新闻的整体质量不升反降,虚假新闻屡禁不止。这反映了媒体的审核监管有疏漏。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惩治虚假新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落实也不到位。社交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原来的管理制度已不再符合当下的网络信息管理情况,社交媒体平台在管理上不严格和缺少审核,导致虚假新闻产生和传播。为了整治社交媒体的种种乱象,我国出台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文件,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清理非法账号。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但是很多业余媒体和自媒体被封禁后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我国的新闻监管制度改进速度也赶不上变化的速度。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的违法违规成本低,处罚不严,淡化了大众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使那些传播虚假新闻的人在网络中肆无忌惮。监管机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足、媒体从业者造假、大众狂欢式参与,带来的是虚假新闻的恶性循环。

二、社交媒体时代治理虚假新闻的对策

(一)专业媒体发挥优势,坚守新闻主阵地

在打击虚假新闻的过程中,专业媒体应承担起示范作用。专业媒体经过长期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和专业团队、严谨客观的新闻态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具有新闻公信力和媒体权威性。它们应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社交媒体的新闻传播起模范作用[3]。专业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注重管理新闻采编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加强新闻内容的严格审查,切实担起新闻把关人的职责。专业媒体还应善于发现虚假新闻,通过深入采访和核实,及时在社交媒体上报道权威性新闻,占据新闻和舆论的主阵地,努力消除虚假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增强道德观念,加强媒体行业自律

虚假新闻问题其实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因此加强新闻道德建设是防范和应对虚假新闻有效手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是新闻工作人员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前提。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新闻工作人员应时刻以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为准绳,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明辨是非,努力为大众提供真实的新闻。媒体自律是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在信息繁杂的网络世界中,媒体行业的自律尤为必要。但是,媒体的自律需要通过时间和实践慢慢积累。国家应提高媒体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资质,使其接受新闻职业规范培训。社交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应自觉遵守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大众的监督。注重道德建设和媒体行业自律,才能营造健康的媒体行业氛围,保证媒体的公信力。

(三)提升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

虚假新闻之所以能获得高度关注,是因为其本身带有猎奇性或贴合热点。可见,受众对其所接收信息的认同度与信息的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受众是防范和应对虚假新闻不可或缺的一环。与飞速发展的社交媒体相比,公众的媒介素养和责任意识明显缺失。大众必须提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样才能以批判的视角接收新闻,不盲目从众,不以偏概全,而是用理智的思维和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不做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和“二传手”。当虚假新闻难以欺骗大众时,其传播空间就会大大缩小。

(四)结合数字技术,加强网络平台审查

在社交媒体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在算法推荐、精准推送和屏蔽删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数字技术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可以帮我们打击虚假新闻;另一方面,它也会制造信息茧房,放大虚假新闻。因此,应考虑从技术层面遏制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社交媒体平台不要只注重用户画像和针对性推送,而应在审查和监管上加大算法的投入和研发。数字技术的局限性注定了对虚假新闻的识别还需依靠人类设计的算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算法设计者的新闻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优化智能选择与人工把关的精准结合,寻找人与数字技术合作的新方式[4]。

(五)健全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

除了依靠媒体和大众自律,防范和应对虚假新闻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形成约束力和震慑力。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升级和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为相关机构立法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总体来看,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虚假新闻等道德失范行为并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难以对其行为进行界定,法律法规的约束力较弱,大部分网友并没有因为在网络上违法违规而受到处罚。目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互联网新闻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全面、不细致,执法力度也不够。政府应及时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信息传播特点不断修改和健全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大权威信息公开的力度,虚假新闻出现时,要及时发布准确的新闻,打破谣言,避免社会舆论进一步发酵。另一方面,司法机关要加大对虚假新闻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法律追究违法人员的法律责任,让大众认识到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

三、结语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虚假新闻不仅会阻碍新闻事业的发展,还会对社会造成各种危害。社交媒体中的虚假新闻反映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防范和应对虚假新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媒体提高职业道德,大众提升媒介素养,政府健全监管机制,才能让虚假新闻失去生存的土壤。

猜你喜欢

大众社交信息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