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进路

2022-12-3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刘 晨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能够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在于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意义

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进路应该对其价值意义进行审视。当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加强和改进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对完善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等,具有非常凸显的价值意义。

首先,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枯燥的理论课堂使青年大学生失去耐性,未经自身理解的理论经验难以发挥效用。实践能力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无疑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其次,实践育人是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重要环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有利于促进良好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通过实践育人和实践锻炼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经验,深化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提高学生认识思想水平,成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再次,实践育人是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有利于提高整个高校育人和教育教学水平。高校育人体系包括课程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其中实践育人是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完善高校育人体系的根本是更好服务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因而,提升整个高校的育人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应该将充分认识到实践育人是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坚持目的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必须目的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坚持目的性原则决定育人工作发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目标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任务,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要坚持主动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性原则是实践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实践教学本质是以具体实践情境驱动学生认知发展,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创设民主宽松的活动情境,激发不同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合作探究不断克服自己的思想矛盾。实践育人开展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需要教师主导方向,教师是把握正确方向的指引者,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开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影响。育人活动开展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恰当实践,教师主导作用贯穿于育人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利用教师主导作用,要求充分发掘人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重视人的主体性确认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中坚持主动性原则非常必要,实践育人模式中主动性原则是强调学生自主自动,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正确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修养内化必须通过个体实践活动达到。

再次,要坚持实效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必须组织好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实际效果。世界上各种事物相互联系,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系统是若干要素构成,系统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的总和,系统论观点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自觉坚持系统分析方法,从关涉的要素中全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系统工程,是涉及课内外开放复杂系统,实现实践育人中为提高实效性,教育者应使各方面力量得到整合优化发挥最大效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需要进行品德结构,内外部教育力量资源整合。需要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大学生品德培养中往往以掌握道德条令衡量品德素养,人为割裂品德结构,缺少对过程的关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路径探寻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不仅要明确其价值意义和基本原则, 还应该探寻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路径。

第一,革新实践育人教学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好实践教学,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学生成长的特有规律,才能按照一定的教学流程来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为此针对不同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教师需要调整以往的教学理念,比如树立整体性教学理念、过程性教学理念等,以此保证学生在参与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时,能够学习到不同深度的思想政治知识。

第二,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离不开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需要打造出超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从而才能发挥出教师队伍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影响作用。针对实践育人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应当渗透到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并以层层递进的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落实实践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习近平要求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2]为此实践育人的队伍建设需要具备一定育人能力与水平的教师担当,并在加强对导师队伍的选拔时,则需要以专业需求为重要基础,选择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以此才能引导学生更加有效融入社会中。

第三,健全实践育人保障机制。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良好转变,都离不开实践育人工作的良性运行,并在健全的实践育人保障机制下,需要高校持之以恒的教学支持,为此高校经费管理方面的支出建立在学生实践活动经费、教学实践经费等,从而保证实践育人活动的有效实施,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意识。在育人平台上的整体设计中,需要依据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实现校园文化、团体文化、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的建设,才能完善整个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系统性,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能在完整性的实践教学体制内,为学生实践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建立实践育人激励机制。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需要体现出积极合理的评价制度,又需要细化评价的重要指标,以此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实践育人的考核标准,并在突出实践育人的特殊性时,应当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结构特点,从而制定出不同侧重方面的考核指标:大一学生重点考核实践育人活动的普遍性,吸引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高质量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任务;大二学生着重考核实践育人活动的真实性,防止实践活动内容过于虚假且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大三学生主要考核实践育人活动的针对性,基本原则就是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针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职业素养为中心,深入针对性的、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大四学生由于面临毕业择业问题,学习专注度分散得比较严重,为此硬性考核的基本理念已经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为此开展就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