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整合研究
2022-12-31钱钧
钱 钧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1]从纲要中不难发现,素质培养、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与目标。在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一、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核心素养是将“立德树人”这一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中间过渡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具体反映。2016年教育部研究专项小组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2]。
教育中核心素养的确立是教育问题聚焦到“人”本身的转变,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合格公民,落实“立德树人”重要方针,需要从教育的根本抓起[3]。这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将视点转向学生本身,这必然会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引发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二、核心素养培育需要重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观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大变革,课程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基础作用,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直接反映在课程观的重塑上。在传统的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过度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体系与课程都围绕这两项任务展开,知识与技能之间缺乏联系与贯通,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在虚拟的条件下发生,无法与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产生关联,也就导致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
分科式的教育模式为课程之间、学科之间也划下了一条无形的鸿沟。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教育的本质应当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促进他们具备长远的发展的能力。在新文科改革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美术学科促进该项工作切实推进的重要环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艺术设计课程整合路径
(一)课程目标与育人理念的结合
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理清教育需要达到的程度和意图最为关键的纲领,往往它具有清晰的目的性和学科性,对于课程学习后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有清晰的定义和具体的描述。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培养“人”。人,作为主体,成为怎样的人,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怎样跨文化的理解复杂世界,怎样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怎样做好一个公民,这些维度的问题体现了课程整合中的顶层设计[4]。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目标的整合中,将“立德树人”这一方针落实在“把艺术设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提高审美和文化品位”上。将问题背景置身于全球范围内,理解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并存的现状,促使学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课程目标中很重要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团队合作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的设计,在多个任务及多人的沟通协作中实践并体会团队合作的价值。以真实世界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到相关资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将解决真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训练作为课程的高阶目标,有意识地设计相关课程内容及活动,一切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程目标的相结合为纲领,设计符合艺术设计素养培育为理念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整合
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程中也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性上。以往的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太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聚焦于一个个攻破的知识与技能点。教师总是觉得课时不够用,无法将所有的理论倾囊相授,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和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也无法将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
针对一门课程,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面对庞杂的知识与技能,教师需要取舍,保留真正具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甚至是影响其未来的生活。真正有用的训练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普遍原理,让他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各式各样的具体实践之中[5]。在进行课程内容的梳理与整合过程中,需要时时反思“这个知识是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能够用到的吗?”当学习聚焦到某个主题时要反问“这个主题能否为学生提供深刻的见解,是否能为其行动提供指导,可否激发思辨与道德意识?”传统课程的问题在于过于“专业”,然而“专业”却是为学生建起了厚厚的城墙,难以突破“专业”的局限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学生真正将知识融入对生活的理解时,这项知识才可能产生价值。课程的目标要使学生理解,设计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为真实世界的人来服务,这才是课程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多种授课方式整合体现核心素养目标
1.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授课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进行自我的成长与提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或者陪伴者。学习的主体回归学生,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答案。艺术设计类课程基于专业特点,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授课方式上可着重使用以下方法:
(1)演示法与指导法
教师在进行某项技术教授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艺术的技艺需要言传更要身教。演示法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具展示、案例讲解、多媒体演示、教学示范等方法。在学习某项技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该项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方法,这一系列流程使得学生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学习要点,从而理解与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
配合演示法进行教学的是教学指导法。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艺术设计课程的特点。教师在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在出现问题或偏差的时候提醒、辅助学生进行修正。在指导教学时可以进行分类指导的方法,把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综合应用。对于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的方式,个性问题进行单独指导。艺术设计课程的另一个特征是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因此,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方式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与特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2)问题导向法
对于审美问题的判断通常没有标准答案,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因此,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借助文献阅读、调研资料,寻找论据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课程以育人为目标,通过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学生经过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及合作,形成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反思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导向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需要主动寻求资源,主动应用所学知识,主动融入社会。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理解力和洞察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6]。
2.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
正式的学习场景我们都不陌生,学生通过课堂获取知识。非正式的学习场景是在课堂之外发生的,时代变化促使非正式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普遍[7]。艺术设计类的课程内容通常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加快促进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非正式的学习通过课堂之外的讲座、工作坊、参观、研讨会、项目、自学等方式使得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等动态得以向学生进行传播。非正式学习通常邀请领域专家、行业精英、企业导师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引领学生进入深入问题的研究或行业前沿,这些导师弥补了传统教师在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
随着数字智能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的形式也受到了挑战。新冠疫情的出现促使传统教育不得不转变为线上教育。就在大多数教师不知所措的时候,学生和家长、社会却已经适应了线上学习的方式。这使得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们意识到了未来学习方式转变的价值。利用数字智能时代的优势,可以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也可以补充现有各项资源的不足。非正式的学习不一定是在学校发生的,学生可以在家里、在宿舍、在很多不同的场景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反复学习。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国家认可的教育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未来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四)以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核心素养培育需要长期的教育与持久的影响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或某件事情上体现出来。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素养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有所收获。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素养培育,需要整合现有社会的美术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美术资源,提高个人核心素养。
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也种类繁多。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也都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文化载体。美术馆、博物馆等公众文化活动场所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渐繁荣起来。在城市中,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作为课程内容的拓展,将课堂开在展览现场,使得学生能够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同切身的体验得以连接,从而将知识转化为经验。学校通过与公共文化场所构建合作机制,拓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也是突出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例如,印刷与版式课程,学生在课堂听教师讲授印刷的过程和原理,很难理解,将他们带到印刷车间,由技术工人进行讲解与示范,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理解相关知识,再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印刷任务,知识与技能就能够较快地转化为个人经验。
当今的教育与新媒体产生着密切的联系,从教师备课到学生资料查找、再到沟通交流,课上、课下都在发生,信息资源整合成为当今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讲解,形式丰富也更加通俗易懂。利用灵活、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专业APP、视频网站等方式获取知识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师通过整合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网络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及低俗趣味,需要教师对其内容进行甄别,提供给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
(五)突出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部分,也是一门课程体现核心素养教育的最后环节。在课程评价中,避免单一的结果性考核,应该设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标准。
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在于突出实践学习,在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以更好地掌握技能和提升专业能力。因此,在课程中应避免单一的结果性考核,多注重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中过程的实施和效果的评价,通过全过程考核,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设置素养与能力等高阶技能的评价标准
以核心素养培育作为目标的课程必然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不能只以知识、技能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随着金字塔的逐步升高,代表难度的增加。知识、应用、理解作为低阶目标,是大多数课程习以为常的目标,课程评价也常常围绕这一部分展开[8]。在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课程中,则更加注重分析、综合、评价这部分的高阶能力,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及性质,在评价中予以考虑。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可以将低阶目标的教学内容及考核评价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完成。在线下学习中,教学环节与活动的设计围绕课程高阶目标展开,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各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高阶目标评价。
3.注重综合性评价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评价中,评价主体不是唯一的,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任务及目标,设计不同的评价者参与课程评价。例如,团队合作能力这项目标,评价者可以由教师、小组成员、其他小组等共同构成,形成360度评价模型。项目制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邀请对相关项目具有权威经验的专家、设计师、委托客户、产品用户等进行评价反馈,可以补充教师在实践项目方面经验不足的情况,也可以促使学生真正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结语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生活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9]。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去重塑专业课程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具体实施步骤,它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多角度的对课程进行规划与整合。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教学资源的多渠道利用及建立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等,从促进学生成长需要出发,构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