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活观及其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的启示
2022-12-31陈敏
陈 敏
“生活”是贯穿于马克思著作文本中的重要范畴,生活观则构成了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观为基础,深刻阐发了其关于生活的系统认识,形成了意蕴丰富的生活观。在当下中国,实现美好生活已成为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成。马克思生活观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因此,深入把握马克思生活观的丰富意蕴和理论特质,对于有效推进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生活观的基本内涵
生活与人类相伴而生,离开了生活也就无所谓人的存在,生活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永恒话题。在马克思之前,有许多学者表达了关于生活富有见地的看法。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批判和继承前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意蕴丰富的生活观。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生活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与动物得以明显区分的显著性标志。生活是只属于人的生活,人与生活是须臾不可分离、紧密相关的。一方面生活在不断创造人,人的本质力量彰显得益于生活所提供的多样化的外在条件;另一方面人也创造了生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与自己需要不相符合的现实生活条件,生活在人的创造下得以全面和丰富。为此,马克思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01伟大论断,这一伟大论断明确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首先,生活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531生产劳动只是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的自由自觉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才会有人的全部生活。其次,实践活动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实践活动是人能动地有意识和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其内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多重关系。在对多重关系进行恰当处理的实践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最终也使得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得到了充分展现。最后,实践的动态发展生成了生活的无限可能。伴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动态发展变化,人的生活逐渐呈现出开放和包容的状态,既包括已有现实生活状态,也有对于未来理想生活的科学性预设,生活在实践活动的动态发展下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二)生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指向
马克思的生活观严格遵循生活本身的逻辑,不仅对资本主义生活条件下呈现出单向发展状态的人进行了深刻反思,还对生活的最终指向进行了积极回应。马克思一阵见血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生活现状,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有产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无产者辛苦劳动所获取的报酬却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劳动者自身的本质力量无法通过痛苦的劳动得以彰显,劳动者的“生活”被贬低为维持个体生存的手段,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人们生活的目的与手段发生了颠倒,人沦为了谋生的手段,而生活却成为了目的。由此,人受到严重摧残,人的发展遭遇强大的阻力。基于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生活现实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并就如何驾驭资本逻辑以及建构美好生活指明了通达之路。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废除私有制,只有彻底废除了私有制,人们才能走向这样一种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存在着有利于每个人获取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的同时,这一社会也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和终极实践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始至终都是马克思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深刻表现了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主体的终极关怀。
(三)生活的内在动力即生活的基本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其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形态,这一哲学思想反映到生活观上,具体来说就是生活存在和生活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生活观的核心在于对生活存在与生活意识之间深层关联进行厘清,厘清二者关联能对支撑和维持人的生活实践的最基本的两个方面进行有效把握。在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生活要素,但总结概括起来只有两类,即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两大类。在马克思生活观视域下,生活存在构成了人的生活的物质方面,也就是生活物质条件的总和,主要指生产方式、资源、生态环境等的总和。生活意识则构成了人的生活的精神方面,也就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直接相关联的思想和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马克思有着明晰的判定,即“生活决定意识”。生活存在与生活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生活存在决定生活意识,生活意识对生活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生活存在与生活意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表现为生活存在的发展会引起生活意识的改变,新的生活意识的萌生,又能为生活存在开辟发展道路,扫清障碍,推动生活存在迅速发展。由此可见,生活存在与生活意识的基本矛盾运动,不仅规划着生活实践的前进方向,而且使得生活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全面,并由此获得了向前、向上的演变态势。
二、马克思生活观的显著特征
通过重新阐释马克思生活观的科学内涵与整体逻辑,为人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生活观的本真意蕴和精神全貌提供了思路,为了从深层次上把握马克思生活观,需要从批判性与建构性、历史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视角进一步揭示马克思生活观的显著特征。
(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作为极具批判思维的革命家马克思,在发现了私有制带来资本主义全面异化生活现象之后,试图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批判,即回归生活世界,该哲学批判直指人的现实生活,义正言辞地阐明了现实的人“被工具化”及“被物化”等最真实的生活现象,同时马克思还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资产阶级也难逃被异化的厄运,他们“一味追求的‘幸福’,就是说,追求吃得好,喝得好;它把粗陋的物质捧上宝座,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2]。由此可知,马克思无情地揭露了旧世界里“非人”状态的异化生活实质,对早已面目全非的异化生活进行了深刻批判,不难看出这种批判不仅是彻底的,而且是坚决的。
批判是建构的基础,建构是批判的目标。马克思早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他人的幸福而奋斗的青春理想,但他并非纸上谈兵的纯理论家,而是一位名副其实为全人类理想生活而顽强奋斗的实干家。马克思所建构的理想生活并非是乌托邦式的理论空想,而是建构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突破口,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行了深度剖析与深刻揭露,着眼于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对现实生活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从而为人的自由和解放谋求现实出路的科学设想。在马克思看来,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呈现出人类生活的本来面貌,彰显出生活的真义,其具体形态可呈现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政治生活的自由民主以及精神生活的丰富高雅。
(二)历史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现实生活并非预定的、既成的、始终如一的,而是在长期的人类历史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变化发展着的,是一种历史性的产物。每一代人的生活都必须在前一代人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得以展开,每一代人都是在对以往历史生活条件承继的基础上来展开自我的生活过程。从生活的物质方面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是历史阶段性的产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不同类型的生活状况。从人类社会发展五种社会形态来看同样如此,五种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会产生五种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这些不同的现实生活展现了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人类生活的特征与样貌,从而呈现出阶段性的状态。
实践性是马克思生活观活的灵魂,是马克思生活观区别于以往其他思想家生活思想的根本特性。马克思对于生活的理解并非停留于空洞的观念中,而是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土壤之中。马克思生活观是从考察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扬光大,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一种生活思想。正是由于科学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生活观超越了以往西方传统哲学家抽象思辨的生活思想,但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对实践进行了深度探索,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最彻底的否定和最坚决的剥夺,对人类未来的理想生活进行了科学性的设计。
(三)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所阐释的生活观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他指出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丰富且全面的统一整体。马克思对于生活的理解并不是仅从经验层面对人的衣食住行某一个生活部分的认知,而是运用一种整体性的思维与战略眼光,对整个人类现实生活全部内容进行了深刻把握,认为生活的基础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为此,马克思指出“一个人,他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因此是过着一个多方面的生活”[4]。马克思所认为的现实生活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生活形式的重复和对某一个部分的认知,而是蕴含着多元全面的生活内容、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一种整体性的人类生活。
马克思从现实生活中人与世界关系维度出发,进一步强调了个体生活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作为最本真存在形态的个体是人得以生活的最小单位,也正是个体在进行生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活才得以丰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需要,都是对个体本身自由意志的反映,也就是说人的生活是受到个体的自由意志的支配,是一种个体展现自我自由意志的生命活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生活即是从现实具体的每一个社会个体中所表征出来的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是怎样具体表征为人们的存在样态。个体生活是以人与自身的关系为主要内容,能否处理好这一关系,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生命,如何实现肉体和精神的高度融合,达至身心和谐状态,回归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解放的个体生活的意义之所在。由此看来,马克思所指明的生活的终极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必须落脚于人类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全部个体的美好生活之上。
三、马克思生活观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重心与价值指针。新时代美好生活与马克思所科学设想的共产主义图景内在契合,充分彰显了马克思生活观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更加需要我们深入挖掘马克思生活观的丰富意蕴,积极探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美好生活实现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强调全部生活的根本前提是物质生产实践。生产实践会促使生产力得以提高,而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丰富拓展,而这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构建美好生活需要丰裕且充盈的物质资料得以保障,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为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奠定稳固的物质基础。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5]尽管根据对现实状况的深刻洞察,我们目前为止取得的物质基础已经今非昔比,但我们依然要对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必须要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力悬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针对经济短板问题,要决心直面和破解“阿喀琉斯之踵”①,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能力,优化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结构,稳步增强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素质。
(二)积极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完善美好生活实现的制度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体举措就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没有重视和处理好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没有坚持和完善好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完善根本在于人民群众,人民需求什么,制度就应该制定到哪里,这是完善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制度体系的根本逻辑理路。在新时代,制度的坚持与完善,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多样化诉求是否得以满足。制度的制定把握好了人民群众这个关键点还不够,完善且公正的制度是否具有效力的关键还在于制度的执行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制度所具备的优势高效合理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执行力最终要落脚于保障国家繁荣富强、保卫社会和谐安定、保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美好生活实现的现实力量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且经久不衰,在现今依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人民立场,即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幸福,为全人类求解放。马克思给予了人民群众以应有的主体地位,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7]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也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一切为了人民就是一切工作都要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考虑。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尊重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合理需求,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另一方面,一切依靠人民就必须在全社会崇尚劳动,积极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美好生活不是躺平等来的,而是依靠劳动的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开创未来,构建美好生活必须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切关于美好生活的建构所需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问计于民,施策为民,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深深扎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将美好生活这一理想追求转化为人民群众不懈地实干奋斗。
注 释:
①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忒提斯为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阿喀琉斯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唯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比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