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巴雷特食管那些事
2022-12-31苏威
●苏威
食管癌有两种主要类型,鳞癌和腺癌,鳞癌占90%。而80%的食管腺癌与巴雷特食管密切相关。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如何预防巴雷特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癌。
巴雷特食管是什么
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结构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这种上皮耐摩擦,对食管有保护作用。但如长期食管反流,就会造成食管下段鳞状上皮损伤,为适应食管下段酸性环境,食管下段就出现局部黏膜被胃黏膜(单层柱状上皮)取代的现象。英国人Barrett首先报道这一病理现象,这样的食管因此称为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
虽然巴雷特食管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胃食管反流都会导致食管发展成巴雷特食管,仅约有10%胃食管反流病人会出现巴雷特食管。
内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是诊断金标准
巴雷特食管本身并无症状,其症状多与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有关,如反酸、烧心、胸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等,临床漏诊率较大。但因巴雷特食管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癌变率在5%~20%左右,需重视巴雷特食管的诊断。
内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是诊断巴雷特食管的金标准。内镜检查时,极易发现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橘红色天鹅绒样质地)取代的区域。起初,只要食管下段出现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区域,就诊断为巴雷特食管,无论有无肠化(即化生的胃黏膜上皮呈肠上皮样改变)。
后来研究发现,如果仅有柱状上皮取代而无肠化,其癌变风险很低,无处理的必要。所以,除了内镜检查发现柱状上皮取代区外,现在还增加了病理活检的要求,并强调要有肠化现象,才能诊断巴雷特食管。
最常见的巴雷特食管分类,是按胃镜下化生柱状上皮的长度分类:长节段巴雷特食管,是指化生的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3 cm;短节段巴雷特食管,指化生的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周,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3cm。
癌变与是否有异型增生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食管腺癌癌变的过程为:慢性胃食管反流→鳞状上皮增生→食管炎、食管溃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伴肠化生(即巴雷特食管)→轻度异形增生(指介于正常和恶性之间的过渡状态)→重度异形增生→食管腺癌。
巴雷特食管癌变的概率与是否伴有异型增生关系密切。不伴异型增生的癌变概率较低,伴有中度到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概率高。研究表明,巴雷特食管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男性、有家族史、长期胃食管反流症状(>5年)、重度吸烟史、肥胖。如果内镜检查发现巴雷特食管<3cm,经内镜下活检证实无肠上皮化生,可以不用继续监测。巴雷特食管<3cm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建议每3~5年行1次内镜检查;对于巴雷特食管大于3cm者,建议每2~3年行1次内镜检查。
食管腺癌癌变是一个多阶段的演变过程,其癌前病变有双向发展的不稳定性,既可向癌的方向发展,也可停留在某一阶段,甚至可恢复正常状态。
对于病理活检发现异型增生的患者,尤其应该积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和消除症状,逆转食管柱状上皮为鳞状上皮,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病率。
目前,西医治疗原则主要是抑酸、抗反流。常用方法除药物外,还有内镜下治疗以及手术等。中医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常规治疗,通过理气和胃、化痰消瘀散结,从而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和食管病理环境,达到减轻炎症、促进黏膜修复,有效缓解嘈杂、反酸、嗳气等胃食管反流症状,最终有望实现巴雷特食管的逆转。
防癌变,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巴雷特食管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胃食管反流与饮食有关。平时的饮食,对巴雷特食管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1.减少油腻、高脂肪、高蛋白质、粗纤维等食物摄取。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
2.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辛辣调料等;尽量少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3.应该多吃含有低纤维质、无刺激性、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馒头,柔软耐嚼,易消化,不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面条、淀粉类食物,易吞咽,对巴雷特食管的损伤也小。
4.鱼肉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提供充分的营养;猪瘦肉、牛奶、新鲜蔬菜、海带、木耳、花生、核桃、蛤蜊等含酪氨酸和矿物质可以经常食用;芝麻、香蕉等富含维生素B和钙,有营养,还有助于大便顺畅。
5.平时饮食应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也不宜空腹工作。餐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睡前的2~3小时不要进食。
6.如果晚上出现反酸的症状,建议在睡眠时把床头抬高10~20厘米。此外,每次餐后1小时可自我胸腹按摩,以加强食管与胃肠的正常动力,提高抗反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