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化石研究及其理论贡献
——评《诗学规约即认知化石》

2022-12-31张同德李浩杰

关键词:规约诗学化石

张同德,李浩杰

(1.东华理工大学 师范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2.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1120)

鲁汶·楚尔(Reuven Tsur,1932—2021),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哲学博士,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名誉博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希伯来语文学和文学理论荣誉教授,希伯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客座教授,以色列“总体文学奖”获得者,是符号学、比较文学、文学和心理学、语言学、经验主义美学等领域内的领军人物,是当代认知诗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卓越建设者,其开创的“认知诗学”这一交叉学科研究路径突破了文学研究的学科藩篱,拓展了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径,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理论内容,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深耕细作,逐渐形成了囊括认知化石理论、韵律述行理论、诗歌节奏理论等诸多学术创新的一种多语言形式、多学科界面、多诗学维度的科学的、系统的认知诗学理论,由此也奠定了鲁汶·楚尔在认知诗学领域无可撼动的学术地位。

一、认知化石研究

鲁汶·楚尔体大思精之作《诗学规约即认知化石》[1]所探讨的核心主题是诗学规约的成因缘起、发展历程及其运作方式,并由此提出了文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即认知化石研究。全书构思紧紧围绕着这一富有洞见的研究范式展开了系统翔实的论证。

在第一章中,作者对比了文学文化研究的两种不同路径,即影响研究和认知化石研究,并指出这两种研究路径都认为文学文化规约(语言结构、概念结构等)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循环往复的社会传播过程”,但不同的是,影响研究把文学规约看作是既定的存在,在社会文化(友好的或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主动影响/被动接受的文学范式,文化(文学形式)越久远,越具权威性。对此,鲁汶·楚尔在第二章中借用彼特拉克爱情诗的诗学规约为例,批判了“影响研究”不过是将诗学规约“从此处迁移到彼处”而已,它自始至终并没有阐明“用来制作钳子的最初的那把钳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一原初问题,即早期诗歌中的某些语言手法是如何形成规约的。相比之下,“认知化石研究”则认为文学规约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和适应的过程,所展现出来的是积极的认知(深度心理)过程的言语构念,是随着时间推移日渐石化了的制约因素。

从狭义上讲,认知化石是指受人类大脑认知制约的限制,人们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语言结构、心理动机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传达出认知过程相关的感性认识和阅历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初问题被遗忘,感知效果被削弱,而习惯用法却以石化的形式存留下来形成了规约。这就是认知人类学家罗伊·德·安德拉德的一个重要假设——“在不断的社会传播过程中,文化活动应当采取日益适合于人类大脑天然能力和认知制约的良好适配形式”[1]5。受人类认知系统有限的信道容量和短时记忆的限制,语言处理需要遵循简约性原则;语言具有典型的逻辑性和概念性,出于审美和情感诉求的需要,诗歌要传递出非逻辑性非概念性的感性体验或神秘氛围,必须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以增强大脑右半球的情感活动。这是鲁汶·楚尔借助诗律规则和格式塔感知规则在第二章中所重点论述的内容。广义上认知化石的意义源自安东·艾伦茨威格的假设——“为了避免艺术作品中出现较为危险的、过度的表现元素,人们往往会借助形式化的手段来压制其表现特征,将其转化为一种文体风格、一种不惹是非的文采藻饰,从而消除其令人不安的因素”[1]14。

为了使读者对这一抽象观点有一个更具象的认识,作者通过第四章对叙事诗歌《爱德华》中刻板文体风格的细读和第五章对希伯来虔诚诗诗歌结构艺术手法和神秘色彩的案例分析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细致翔实的论证。作者指出,苛刻僵化的诗歌传统严重削弱了语言的表现力,原本富有表现元素的语言手法仅仅成为叙事诗歌文体的表征;形式化的诗歌或许最初真实地反映了某种强烈的神秘体验,但当现代的人们接触到这类诗歌时,其神秘色彩和令人心醉神迷的情调早已演化为诗歌结构的某些修辞手法和文采藻饰,成为一种化石化了的诗歌传统和文体风格。

第三章,作者通过对阿拉伯不同主题类型(如挽歌和颂词)诗歌传统的实例分析,指出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去推断高度传统性诗歌可能体现出来的诗歌意图或所反映出来的诗人的主观体验的做法容易造成“传记谬误”。通过三组实验案例分析,作者指出艺术手法和文采藻饰都是化石化了的认知心理过程;诗歌中存在形式各异的逻辑矛盾,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对这些矛盾进行审美化操作可以产生不同的诗学效果。

第六章探讨了中世纪和现代希伯来诗歌中象征性语言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指出诗人和读者的认知系统在这两者之间起到了居间调停的作用。诗歌的象征性语言或文体手法不是自发地构成审美反应的基础,而是为满足审美目的需要而形成的适应性机制。这或许可以说明风格主义文体,尤其是玄学派诗歌为何往往会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文化时代盛行的原因。而相似的文体风格或诗学规约能够在不同文化时代不同地区范围不断地频繁再现,除了文化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类对相似环境下所做出的同种心理认知反应。这是传统的文化传播观之外又一崭新的文学研究路径,即认知演化观。这也说明,认知诗学并没有也不可能抽离了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去进行研究。

针对克莱夫·斯科特(Clive Scott)诗歌翻译营构原诗美学价值应采取的翻译观,作者在第七章评述了诗歌翻译研究三种潜在的路径,主张把诗歌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审美对象,译者的任务在于努力使相互冲突的诗歌规则适应于诗歌译作的整体结构,在目标语言中选择最贴近原诗文体风格的诗学规约,注重借助声音形象(语音、格律)上的对等来获得感知效果上的对等。本章对两个测试问题和格洛斯特演说三个译本的深度分析很好地引导了读者对诗歌格律的整体认识。

声音的快速震动会产生“高音”,慢速震动则会产生“低音”,音调越高,声音越尖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整套认知过程化石化为刻板的辞典条目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规约。在第八章,鲁汶·楚尔对比了这一问题的两种认知研究路径,即“中介联想”法和“认知制约”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声音的空间知觉是一种认知化石,受认知制约的约束,会造成声音的不稳定并限制了耳的分辨能力;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彻底的石化现象,相关的认知过程也会极其活跃,这就为阐释概念隐喻所具有的未知意义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

第九章区分了诗歌节奏的三种模式:诗律模式、语言重音模式和述行模式。作者认为,诗歌的节奏只有借助某种述行模式才容易理解;只有全面考虑到诗律模式、语言重音模式和述行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才能对诗歌的节奏作出充分的解读。针对抑扬格和扬抑格格律的不同特点引起的不同诗学效果的争论,鲁汶·楚尔在两组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诗歌尾部重音格律是由音延差异(或许也由音高差异)引起的,而诗歌首部重音格律则是由振幅差异引起的;语言重音知觉是由音调、音延和响度共同支配决定的,其效果依次递减;知觉的格式塔规则影响着格律结构的感知效果。

在第十章,作者就诗歌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失误如话到嘴边、口误、误引文句等现象进行了思索,指出这两者都是有组织的抵抗语言和语言规则的暴力行为,有着相同的心理语言学运作机制。深入探索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现象有助于深化读者对诗歌语言背后心理认知机制的隐形运作的认识。

二、理论贡献

正是在认知诗学领域长久以来锲而不舍的辛勤耕作才成就了鲁汶·楚尔这位具有“双重边缘身份”[2]学者积铢累寸的丰硕著述最终发展成为浑然一体的理论体系。鲁汶·楚尔的这一新作是认知诗学苗圃里又一怒放的奇葩,是认知诗学研究领域又一重大理论建树。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色。

(一)独辟蹊径,建构了认知诗学研究拔新领异的理论分支

该书以罗伊·德·安德拉德的文化人类学假设和安东·艾伦茨威格的美学假设为理论基石,从狭义层次和广义层次上构筑了包含“认知制约”和“认知化石”两种研究路径的认知演化观这一极富创新性的认知诗学理论分支,全书论述逻辑严密、佐证材料翔实可靠、理论框架系统有序。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认知演化观的建构和论述过程中,传统的文化传播观,即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在全书中始终或明或暗地成为这一研究方法相互比对的对象。但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批判或否定影响研究范式的可信性或合法性,而是通过指出影响研究在文学研究中的局限性来说明认知化石研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其基本立场是,不仅要重视诗学规约和文学创造性的常规解读,更要重视其背后的心智成因,借助可量化策略来系统阐述文学文本结构和文本被感知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前景化的方式将文体风格和诗学规约推向前台,消除人们在文学审美活动中固有的惯性,深化理解文学创造和修辞手法背后的认知(演化)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艺术审美的目的。

(二)情理双修,推动了实验研究佐证情感研究的有益尝试

认知心理学名誉教授基思·奥特利(Keith Oatley)曾言:“情感是当今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但在认知诗学中相对来说却被忽视了,不过这一局面将很快得到改观。”[3]鲁汶·楚尔正是扭转这一局面的先行者。自从他开创性的著作《建构一种认知诗学理论》问世以来,鲁汶·楚尔从未偏离他的核心研究议题,即具有连续结构的、富有逻辑性和概念性的诗歌语言何以可能传递出非线性特征、不合逻辑的、非概念的体验和情感品质。换句话说,诗歌复杂的符号系统是如何借助各种言语策略获取可感知的属性的。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鲁汶·楚尔别具一格,在本书中既充分运用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弗雷德里克·巴特利特(Frederic Bartlett),斯坦尼斯拉斯·迪昂(Stanislas Dehaene)等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又不断尝试使用测试案例来探讨并论证诗学规约是一种化石化为言语手段的心理过程,诗歌中互不关联的意象何以可能形成连贯流畅而又富有情感的意境等一系列诗歌的情感研究问题。思辨与实验联袂,情与理共构,从而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三)东鸣西应,丰富了多学科间相互印证的广义交叉研究

与当前盛行于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截然不同,鲁汶·楚尔并不赞同将认知诗学研究局限于认知语言学范式上。在学理建构和研究的方法上,鲁汶·楚尔主张在更广泛层次上开展认知科学与人文艺术双向交流的交叉学科研究。在本书中,他充分借鉴了文学批评、语言学、神经科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成果,广泛引用前期对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诗歌,古法语、中古法语和现代法语诗歌,德国诗歌,匈牙利诗歌,以及中世纪和现代希伯来诗歌的研究成果。在此研究过程中,鲁汶·楚尔将认知演化观这一研究方法和学理概念不仅应用到了字母书写系统中,而且也拓展到了图像书写系统中;不仅应用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英法爱情诗歌的具象表达方面,而且也运用到了希伯来中世纪程式化的神秘诗中;不仅应用到了玄学诗和诗歌翻译理论中,而且也运用到了当代隐喻理论和言语失误现象中,从文学研究的视角揭示了心理语言学机制的运作和中断。通览全书,该书学理深刻、内容富足、方法多维,是突破学科藩篱、消解疆域块垒,实现会合变通的成功之作。

要而言之,《诗学规约即认知化石》一书提出了不同于影响研究的认知化石研究路径,丰富了认知诗学的理论宝库。该著并不是对影响研究的摒弃和否定,而是为认知诗学研究提供了更多问题求解的维度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将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格式塔心理学引入认知诗学研究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规约诗学化石
背诗学写话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无人值班变电站保护信号复归方式的改进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
冰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