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2022-12-31湖北工业大学夏晶邹晶
湖北工业大学 夏晶 邹晶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发展问题是限制性因素,急需借助将乡村振兴战略,找准农村发展问题的解决方向,明确如何一步步解决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就需在农村建设中找准发力点,将艺术融入其中,大力建设经济态势良好的农村,解决农村发展难题,推动农村的现代化、长远化发展。
一、以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便于形成多元化的行动主体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充分发挥艺术的作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政府的引导作为核心,由艺术定位农村发展的方向与步调。在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下,实现多个行动主体的相互合作。对农村现有的生产资料进行优化整合,促使艺术元素能在农村建设中巧妙融合,在通力合作、协调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同时,以艺术为动力及牵制力,便于找准艺术与农村建设的融合方向,规避乱拆乱建的问题。充分发挥艺术在农村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自主性作用,建设出更具现代化、多样化特点的艺术型农村。村民作为农村艺术建设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也能够形成较强的影响力,需加强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及互动,由艺术激发出多个行动主体,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丰富农村的文化内涵
仅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节奏步伐的一致性,将导致农村建设的同质化,致使农村发展难以结合自身情况走差异性路线。将艺术融入其中,便于创新传统文化,实现艺术思维与农村建设工作的相互融合,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形成更具特色的农村空间感受。例如:基于艺术元素对农村空间进行打造,可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增强农村空间的多变性。由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可增强农村文化内涵的表现力,促使地方文化得到尊重及保护,提高村民对文化的认可度,便于提高村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在农村发展方向更为明朗的同时,逐步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促使人人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融入艺术元素,一方面能在文化层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能改善农村环境,对农村的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促进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关联,形成现代复合型的产业链条,基于现代技术生产需求型产品,扩大农村营销渠道,在吸引外来消费的同时,增强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力。基于艺术元素建设农村,还可衍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回到农村就业,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同时,促使生产力能够大量回到农村重置、优化,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这是因为艺术融入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农村建筑及空间改造活动,人力需求量大,产业链的升级也必定要配置创业人员,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填补这一人员空缺。村民不仅能够在当地就业、创业,更能与农村共同发展。
二、艺术激发乡村振兴建设的要素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振兴及修复都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要考虑、明确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人民生活品质有所提高。农村建设也应以新思想为主导,改变传统的建设方式及手段,以满足现阶段的生活及物质需求。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人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都有所改变,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追求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体验式经济及沉浸式感受逐渐成为侧重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期待到农村的田园生活中去感受大自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放松身心。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文化、生态等的各个方面都应同步建设,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力,建设农村时,应对农业经济、社会治理及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优化及整体把控。
新形势下,融入艺术去建设新农村时,需以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为指导,在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艺术思维,以艺术为内核,对农村各要素进行优化建设,彻底改变农村形象。在农村的艺术建设中,产业升级是关键要素。这就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全面融入艺术理念,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物质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的经济振兴目标。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应通过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及素养,增强农村对艺术的感知力,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上文所述,在乡村振兴及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应在加大力度建设农村乡风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治理工作。通过融入艺术理念及元素,全面提高农民的道德品质,对既有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完善,在农村建设中打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此外,农村生态建设也应融入艺术元素,在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同时,改变农村形象及风貌,促使农村建设更贴近自然,打造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将侧重点放在乡村经济振兴上
在乡村振兴中,经济发展是基础。以艺术为动力进行农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核心,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农村的传统建设模式下,部分地区仅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展了大量的村民搬迁等工作。村民离开生活多年的区域,与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相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历史及文化的整体性,难以为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因此,为了促进农村文化的再生,需将艺术理念全面融入乡村建设,加强创新,以艺术生态农业产业模式为主体,探索出更适宜走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方式,增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农村经济振兴开拓新路径包括:第一,可根据农村当地的环境特点,建设时令果园,在果实成熟的季节向游客开放,供采摘及观光,同时向游客提供特色的旅游服务,让游客在采摘中放松心情,体验实地采摘的乐趣;第二,大力建设休闲艺术农庄,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丰富农产品的消费及休闲旅游功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促使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形成上下游关联的复合型产业链,促使农业生产风格更具个性化优势,真正实现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相互融合,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
(二)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力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所在。可基于艺术的感染力,为地区文化及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在农村建设及改造中融入艺术理念时,不能直接借鉴城市建筑或园林形态进行硬性植入,而应根据农村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文化特点,对农村文化活动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第一,以艺术介入为根本,创新农村建设模式。从当前形势来看,农村建设中的侧重点是建筑、景观的全面升级、营造,或者是以打造文化项目为主体,进行农村建设的文化创新,实现对发展模式的整体优化。但在实际创新建设中,农村当地的文化特色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建设中的侧重点有所偏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理论及理念。这就需从艺术理念的全面贯穿入手,对农村当地的文化符号、文化因子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提高农村建设与文化的融合度。第二,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应积极融入大地艺术,结合农村当地情况去进行艺术创作,实现对农村文化的宣传,增强村民的文化意识,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乡村治理管理
依托艺术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时,应做好治理管理工作,建设文明农村,促使其文明秩序得到优化。因此,在引进艺术、融入艺术的过程中,应保证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打破原有的艺术介入固化模式,着重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性。需要注意的是,艺术的融入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宣传艺术及审美,而是要结合农村文化特色,融入对应的艺术元素,恢复乡村的文明秩序及礼俗秩序,转变村民的文化意识,提高村民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培养村民的责任感及法律意识,增强村民在农村建设中的责任感及自觉性,促使村民从思想上认同乡村振兴的意义,主动参与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此外,农村建设中人的建设及发展是重要组成部分,应将自治、法制和德治相结合,确保村民都具有正确的建设精神,在生活中知法守法,为农村的艺术化建设提供助力,推动治理模式的优化完善,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四)加大环境建设力度
环境治理是现代民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环境通过治理而得到优化,才能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的各项发展工作顺利进行。以艺术元素为主导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时,还应对农村的脏乱差环境进行全面治理,以生态化建设为主导,打造宜居的新农村环境,同步提高农村养老疗养能力。与传统的农村环境治理不同的是,基于艺术的农村环境建设,更注重对农村自然环境的延续利用,采取回归自然的方式,进行农村环境建设。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对养老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也明显上升,老年人也更希望到更自然的环境下修身养性,农村显然是最佳选择。因此,在乡村振兴中还应引导农民树立起生态养老意识,基于艺术的介入,建设更适合养老的生态型农村。例如: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可将闲置的农房进一步改造,将之建设为适合老年人到此休闲、度假的社区;并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加大垃圾清理力度,营造洁净舒适的农村独度假环境;,还应同步完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借助网络技术,对老人年的健康情况进行动态追踪,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完善老年人的休闲、疗养及保健等一体化功能,促使艺术与农村环境建设相互契合,丰富农村基础功能,打造环境适宜、设施完备的新农村。
(五)城乡共生发展
城市与乡村在建设、发展中就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艺术为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时,也将注重城乡共生发展,增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性,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及文化的全面发展。在艺术介入阶段,可基于城乡共生发展,为乡村振兴及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应通过深挖共同融合的关键节点,为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应积极探索城市与农村共同产业的发展路径,将物质基础筑牢。在艺术介入阶段,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还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这就需根据村民认知水平,采取可行性措施进行教育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及文化的同步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规避农村发展中的同质化问题,应充分了解城市及农村之间的文化差异,从对立及统一角度,对城乡共生发展的经验及成果进行继续巩固,提高农村建设能力及水平。
(六)优化艺术介入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艺术的介入目标及方式,摆脱固化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在对农村进行艺术改造及建设时,并非是对农村景观的单一美化,或者直接将城市建筑及园林形态植入到农村建设中;而应以农村特色为主导,对自然元素及地方人文资源进行深挖,在利用中融入艺术元素,将农村公共空间环境进行优化改善,真正实现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升农村公共设施等的美学价值。
第一,在农村修复模式中加强艺术介入,根据农村情况及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可从建筑、景观及整体营造入手,将艺术融入农村建设的各个层面。
第二,也可借助文创项目,大力开发农村特色,打造多种凸显农村特色的文创类项目,将农村建设中的硬件与文化相将结合,促使农村建设中高度渗透公共艺术形式,在结合农村特色的同时,大力开发文创品牌、艺术展馆及公共艺术活动,突破传统以艺术建设农村的局限性,因地制宜的培育农村特色文化,增强农村发展力量,改善当地生活。
第三,丰富农村艺术生态发展模式,打造业态丰富的农村发展模式,农村可与城市学校合作,为学校组织开展的夏令营活动提供场地,引导学生到农村了解、学习农业生态,感受农业生产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勤俭意识。
第四,也可将农村建设中的废料等循环利用到乐园建设中,实现废物利用,保证农村建设的生态性,基于农村的艺术生态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实力,实现农民创收目标,推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个人主义艺术
艺术虽然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将之作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时,却不能以个人主义艺术为根本。应对农村发展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把控,在艺术介入的同时,提高农村建设与生存环境、文化的相符度,促使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以艺术激发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依托于艺术表达,吸引多方力量统一集结于农村建设中,调动起各主体参与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如果只是打造脱离当地文化元素、实际情况的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时间一长就会被遗忘。因此,在将艺术融入农村经济建设中时,要保护及保证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将农村建设与当地文化建设相结合,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各处。基于此,在艺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融合时,应将农村价值观充分凸显,基于文化、生态、经济等多方面的艺术化建设,提高村民及社会的认可度。
(二)避免农村艺术的城市化发展
虽然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现状、节奏及实力都各不相同,也在某些方面存在二者的对立概念;但是,城市与农村并非是竞争关系,而是各具地域特点及特色的两个区域。用艺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时,应尊重农村自有的生产模式及生活方式,找准艺术的渗透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农村建设活动。因此,农村建设中应防止其文化的城市化,给予农村文化以尊重及保护,确保农村文化自由发展。农村地区应具有较高的文化自信,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去发展特色、优质产业,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规划,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改善农民生活。因此,在注入艺术元素的同时,应保留农村当地的特有文化,对当地的资源及自然元素进行充分利用,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增强村民对农村发展的参与意识。在二者良性互动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
(三)艺术渗透不可盲目
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应借助新思想及艺术元素,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融入艺术,不仅要做好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还应将当地村民作为关键要素,通过培养村民的文化自信,完成农村经济建设的整体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如果基于艺术的农村建设活动未得到村民的支持及参与,在文化支撑薄弱的情况下,将难以稳固群众基础,逐渐走入建设困境。在以往农村自我建设中,都是以自身特点为基准,自发性建设及成长的,经过规划设计及艺术渗透所打造的农村十分少。基于此,以艺术为动力建设农村时,应始终将村民作为建设的主体,在尊重农村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农村特点及实况和谐地开展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与乡村建设本身就存在密切联系,不可将二者完全对立。在注入艺术的过程中,应与农村当地生活相结合,做好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培养村民的文化自信,借助艺术的多元化方式,改善农村生活。通过艺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文化为根本,重塑农村新生态、新生活、新发展模式。在艺术介入中,不能仅注重农村形象建设,还应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精准定位基于艺术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高农民收入,基于产业链的升级,对农村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吸引更多劳动力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共同完成美好农村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