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分析
2022-12-31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石慧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 石慧
自2011年智慧旅游的概念被提出以后,智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经营模式,其所具有的便捷性和可行性优势,不但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且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全面分析了智慧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构建目标,对智慧旅游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地定义,为智慧旅游模式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引。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智慧旅游模式应用的效果。基于此,针对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进行分析,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模式、营销策略、产品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升级与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智慧旅游概述
2008年,美国IBM 公司率先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在不断发展中衍生出了“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基础,通过传感器利用各个旅游要素构建起网络节点,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下对各个社会节点进行全面的整合,从而使旅游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进而呈现出智慧化特征。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我国加大了对旅游行业的支持,特别是提出绿色发展战略以后,有关政策方针向着第三产业倾斜,使智慧旅游受到了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1]。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路径,旅游人群数量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对于旅游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侵害自身利益的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智慧旅游模式的应用,使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
目前我国智慧旅游发展还不够成熟,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的研究和相关的经验较少,需要积极探索智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015年,在厦门召开的乡村旅游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和旅游企业的代表针对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路。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将关注点转向智慧旅游市场中,携程网、去哪儿网等旅游网站为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乡途网、逍遥乡间等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为乡村旅游提供专项服务上。同时,政府机构也通过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等手段,为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支持,加上许多村民也自发成立旅游合作社,为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内容。
二、智慧旅游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
首先,智慧旅游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技术得到了拓展,使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更加的多样化,在旅游管理理念的升级和转变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验证了“流量为王”这一观点,乡村旅游也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充分将用户流量以及产品销售与技术进行全面的整合。在智慧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所需数据主要的来源包括广告推广、旅游网站和景点导航等,为产品营销提供了智慧化发展的根基,可以将旅游者进行类别划分,从而开展乡村旅游的共性特征和标签化处理,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精准目标的推送提供依据,使乡村旅游营销更加的精准和有针对性。
其次,智慧旅游为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助力。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智慧旅游为游客感受的提升提供了驱动力。智慧旅游的中心内容是服务,主要是以新技术为基础为旅游者提供定制化的体验和多元化的感受。比如,将无人机应用于乡村旅游中,能够充分利用热成像技术的优势动态将突发现场的情况传输到管理系统中,为日常巡查和紧急救援提供了便利。同时,各个旅游景区可以配备智能导览、互动影像等设置,方便游客利用手机APP 了解各个景点的情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线路的定制。在基础设施中建立的智能票务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都有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2]。
最后,智能旅游使传统的旅游模式发生了改变,为乡村旅游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助力。智慧旅游的核心目标是使旅游资源和数据资料能够供全社会使用,从而提高旅游营销、管理和体验的质量。智慧旅游能够将各种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进行整合构建起集中化的旅游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定位功能构建起产业链,将乡村旅游的吃、喝、住、行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为旅游经济的升级和再造创造空间。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生态资源遭到破坏
首先,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景区规范缺乏合理性,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主要的重心是旅游度假,一些开发商因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而盲目随意砍伐树木,运营模式过于粗放,使旅游资源遭受掠夺式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因为区域内自然条件的影响,许多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资源过于分散,制约了娱乐业、餐饮业、住宿业的发展,使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过于分散,影响了主导效用的发挥,不利于智慧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资金投入不足使智慧旅游理论成果的实践应用缺乏支持,使其无法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利于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信息离散,服务供需不平衡
目前,乡村旅游信息的分布呈现出离散化的状态,旅游景区、服务企业、旅游机构等都具有各自的旅游信息发布渠道,游客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了解景区信息,但是因为信息量过于庞大,并且各个平台未能依据旅游者的价值导向进行信息的筛选,使许多有效的信息只在各个企业的内部系统中存在,游客无法快速、高效地了解到所需的信息,影响了景区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能力。
同时,许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智慧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或者建立的平台缺乏针对性。部分景区只进行了景点查询系统、旅游者信息管理系统等的构建,但是各个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互相之间信息无法实现分享和调用[3]。
(三)营销模式落后
我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因为设计水平的限制,许多景点的景观较为单一,无法全面体现区域内的特色和文化,使景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过于雷同,影响了旅游者对景区的满意度和感知度。
同时,自驾游旅行者数量不断增加,游客对于观光旅游模式兴趣逐渐降低,更加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使涉旅企业传统的营销策略需要及时做出改变,随团型营销已经无法满足旅行者的实际需求,需要通过智慧营销策略的应用,为散客型旅游模式提供保障。
(四)基础设施不够齐全
目前自驾游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休闲方式,选择这一旅游模式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多数游客都会选择乡村旅游项目,这对于区域内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地形原因无法保证交通网络的建设效果,使构建起的交通网络系统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游客在进行自驾游的过程中,对于标志引导系统的依赖程度较高,会利用导航判断交通情况,如果景区内没有建立完善的交通服务系统,或者没有设立清晰的交通标志,必然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甚至会威胁到游客的切身利益。
此外,水源、消防设备等基础设施的配置,也会对游客的体验产生直接影响。
四、以智慧旅游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
各个地方政府要针对智慧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为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助力。
首先,政府要全面分析区域内的经济优势和市场环境,以市场作为驱动构建起与智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并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助力,积极鼓励标志性的旅游龙头企业入驻景区,探索出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相匹配的开发模式。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的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进行智能化和规范化的监控,保证区域内的智慧乡村旅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要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将各个离散状态的旅游主体和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积极进行水力[4]。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产业进入景区,为智慧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最后,各个地方要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要积极推进复合型人才储备力量的建设,使其不但能够提供旅游服务,而且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充分满足智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政府机构要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有关理论的研究提供资金、物力和人力支出,全面梳理智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内部含义以及外部延伸,科学总结其他地区智慧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对有关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为区域内的智慧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智能服务平台
为了解决信息离散和服务供应和需求阻滞的问题,各个地方要积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进行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首先,要积极进行乡村旅游数据库的建设,分不同的档次进行旅游者个人资料的储存,将各种具有离散型特征的旅游资源和企业主体的资料全面地整合到信息化平台中,通过大数据技术所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的优势对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以及个人偏好进行全面分析,为涉旅企业、旅游景区等提供优化方向,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其次,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基础层。主要的职能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为游客提供服务,属于基础的保障系统。
2)数据层。主要的职能是为旅游者、涉旅企业、区域景点等提供数据的分享和调用。
3)应用层,主要的职能是帮助景点制定营销计划,帮助游客定制旅游线路等。
在硬件设施方面,要加强乡村旅游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起全面完善的乡村旅游感知体系;在软件层面,要积极地与智能旅游软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开发出多元化的软件体系,包括生态资源保护、旅游行业监督管理、智能安全防护等,动态的展现乡村旅游的空间资源,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水体资源的监控[5]。同时,要对涉旅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构建起一体化的安全防护系统,全面覆盖电子门票、风险事件处理、车流量监控等各个方面,从而满足乡村旅游全面监管的实际需求。
最后,要将微信小程序、旅游网站等与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有效的对接,并进行移动APP 的开发,保证各个平台信息的全面、及时,从而便于旅游者及时、快速地查询到所需的信息,使其在旅游之前以及过程中利用手机、平板等各种移动设备了解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资料,以免被复杂混乱的营销推广信息所干扰,影响信息接收的质量和效率,为游客获得好的旅游感知提供保障。
(三)构建智慧网络营销系统
为了解决旅游产品不全面、营销模式落后的问题,各个地方的涉旅企业要充分利用智慧乡村旅游大数据系统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旅游者的个人喜好和消费特点,从而精准定位旅游者的需求市场,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营销模式,向旅游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一方面,涉旅企业要加大智能导购系统的投入力度,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合与更新,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智能系统,为旅游者提供预订服务,并建立智慧电商服务,全面覆盖饮食、住宿、交通、娱乐和购物等各个方面。同时,在系统中还可以为各个群体提供一站式的电商交易服务,包括涉旅企业、旅游景区、汽车租赁、酒店宾馆、旅行社等,使他们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为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旅游电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旅游电子交易系统的构建能保证各个景区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得安全稳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政府机构要积极与涉旅企业进行合作,构建起覆盖到整个景区的电子交易信息化系统,在交易系统中可以利用支付宝、微信、网银等各种交易方式,使旅游者减少现金消费,避免各种隐性风险问题的出现。在进行电子交易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者数据安全和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将旅游者的个人资料进行模糊化处理,并在系统中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密保护,从而实现数据价值挖掘和信息安全保护之间的平衡。
(四)借助智能化技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有关部门要与涉旅企业合作积极进行智慧旅游平台的开发,其功能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第一,导航功能。在智慧旅游信息化系统中可以引入LBS 服务模块,游客可以利用这一模块所具有的定位功能利用手机、平板等及时、快速地了解到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从而解决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交通系统较差、所处位置较为偏僻的问题。
第二,导游功能。利用手机或者平板等移动终端或者网站,游客能全面地了解区域内各个景点在资源以及景观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依据自身偏好和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旅游景点。同时,游客可以利用平台与在线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加便捷、全面地进行信息咨询[6]。
第三,导览功能。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内的导览功能,有效的取代了传统的导游模式,使游客能够利用数字化设备自主进行区域内各个旅游景点的导览,解决了乡村旅游景点位置偏僻、人员缺少的问题。
第四,导购功能,智慧旅游平台不需要逐一向游客介绍区域内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游客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或者网页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从而为游客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商品。
五、结语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地区脱贫减贫方针的落实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智慧旅游与乡村旅游进行高度的融合,是乡村旅游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路径,有关部门和涉旅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理念,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复合人才培养、营销体系构建、智能服务平台搭建等措施,提高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水平,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