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
——基于语言经济学分析

2022-12-31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艾昕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应届生语种供给侧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艾昕

近年来,众多高等教育机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之路,力求人才培养紧扣行业标准,专业设置紧跟企业需求,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竞争力,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要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了惊人的1020 万人。其中,考研人数占比10%左右,实际需要就业人数在900 万左右。高等院校毕业生竞争激烈,未来就业仍是难题。

近些年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让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结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消费行为习惯。大量发展的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和对社会进步所提出的新型需求,将导致国家更加依赖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性的人才。所以,对高等教育制度,教育改革也必将实现由普及数量向提高质量的“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是,生产产品的就是供给侧,消费产品的是需求侧,因为他既能够内循环独立满足国内需求,同时也消化吸收大量就业人口,但同样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现状。

一、目前外语专业教育及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于2000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政府出台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数量由2000年的94.98 万人直线增长至2020年的874 万人,在2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已经增长了8 倍之多。

我国目前在校本科、硕士保有量以及每年毕业本科、硕士的总量在持续增加。其中,每年全国外语专业在校生的人数很可能超过2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英语专业。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后,整个社会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大,因为我国目前正处在供应侧变革与经济变革的重要发展阶段,宏观执行受压仍然巨大。在上述二者的综合影响下,当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受压将日益加大,而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情况已成为当前中国全体公民较为关切的问题之一。而高校毕业生求职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以及家庭的权益,更关乎社会的安定稳定与我国的长期发展,2022年3月特别就是4月开始,由于新一轮疫情在京沪等经济重镇出现,我国宏观下行气压将不断增大,这将直接影响到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因此处理好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问题意义重大,所以每年国家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都会制定大量政策、出台得力举措,抓好应届毕业生的保求职率、稳求职等工作。

外语学科一般可以分成三种,英语专业、相对常用小语种以及相对冷门小语种。这三类初看都是外文,但实际大不一样。比较常见的小语种,主要有法、德、日、西、俄、阿等几个,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韩语都略逊一筹,而另外几个冷门小语种尽管名称不同,但有个共性,用得少。当然,其科研和学校本身都有利,但也不代表它就一定是个人的最好选择。不少被小语种所吸纳的校友,见到的大多是外事官等重要职位的风光以及部分小语种的锦绣前途,但他们很容易忽视两个事实。第一,学小语种并不代表就可以当外交官,当外交官时并不见得就有你要的风光。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同学对于包含外交官在内的许多职位都有着误区,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会极易被媒体所营造的虚幻前程给蒙蔽,但这些并不限于打算报外语专业的同学。第二,小语种之间的差距之大,并不逊于其他学校各专科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区别。

二、就业现状供给侧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021年的毕业生数据,研究生以上大约是10%,也就是大概100 万人左右。硕士生与专业生的比率又差不多为1:1。针对今年中国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形势,我国相关部门纷纷制定了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和分流问题的相关优惠政策举措:第一,增加教育硕士录取规模,研究生与高职扩招至十八点九万人;第二,增加中小学教育幼儿师资录用规模,推进应届毕业师范类高职专业学生全部编入教学岗的工作;第三,扩大专升本招收数量;第四,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第五,积极开展高等学校毕业生户口代管,全力鼓励大学毕业生考编或考公务员。我国经济社会对2022年中国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和分流问题的普遍关心。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求职问题的担忧,也反映出了2020年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将面临的形势。就业环境类似商品市场,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有国家调控这只无形的手存在。供给侧是看今年进入市场的人才供给情况,需求则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国家调控是各级政府给出的各种就业政策。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34 次,比“改革”的词频仅少了1 次,足见对稳就业的高度关注。国家对稳就业的关注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那会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大量的央企、国企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四大行为例,2021年全国工商银行高校招聘规模将超过1.8 万人;中国建设银行全国校园招聘规模增加至1.6万人以上,超过了上年的1.3 万人;中行在全国高校招聘职位数超过1万人,规模同比增加了15%以上。2022年春招,工行招应届生8600多人,较2021年多2000 人;建行招应届生4700 多人,较2021年多1000 人;农行招应届生21000 人,较2021年多3500 人。数据来源网络非官方,可能有误差,但整体规模应该差距不大,国企央企对应届生扩招,比例超过自身的经济体量的增长率。

三、根据就业形式积极引导考试选择

一旦选择读外语,就尽量去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院校。但必须注意的是,看对象国千万要全面,既不要只盯着其中最先进的国家,也要兼顾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度和地方,而后者通常需求较大,要求也比较高。筛选后剩下的语种,一般在这一个范围内应该是较小的了。这时可以看“一带一路”等有关国家倡议的布局是否涉及各语言区,两国在历史上关系怎么样,双方经济交流如何密切等。去有关院校的网页上查看历年毕业生的去向,还有招聘信息以及学生出国状况,再研究一下对人才需求的因素,并优先选择就业机会更多的小语种。总而言之,对所要去的专业越是熟悉,对日后失望的机会也越小。

四、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首先,如果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可以推迟就业。从应届生数量看,年年攀升,但再看看对应年度的出生人口,2022年就业的应届生,出生年份大概是2000年左右,其实出生人口是下降状态。能持续增加应届生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按照中国国家教育部于今年5月17日举行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资料,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由2012年的30%提高到了2021年的57%,并步入全球公认的教育普及化阶段。其次,多关注一下新兴行业。对于大城市,只要人口基数过大,就很容易衍生出很多小众新兴职业。如果多关注一些网络上的信息,你会发现很多从未考虑过的职业,可能里面就有很适合的职业。在发达的网络背景下,加之疫情的催化,居家办公持续成熟,越来越多非集中式办公的职业衍生。找准定位,做好规划。职业规划也是一个很大的学问,同时职业规划师也是一个职业。一个好的选择可能比努力更加重要。外语专业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关、边防、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以选择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还可以报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外交部、中联部、各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每年都招收大量的外语专业毕业生,但竞争比较激烈。其次,外语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一种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而非一个专业方向,这是外语专业毕业生无法突破的职业瓶颈。近年来,随着各类企事业单位员工总体语言素质不断提高,外语翻译的存在空间必然不断缩小,据不完全统计,进入职场的外语专业人才最终只有不到 5%左右的人从事双语翻译,而绝大多数外语类的人才都不得不面临知识结构转行和职业危机问题。单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只能被专业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兼容性比较强的行业接收,比如行政、市场、销售、商务等一直是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进入相关行业之后,他们还必须处理好与工作涉及专业磨合。“能否在较短时间内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顺利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软着陆”。针对外语专业人才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广大外语类在校生首先在大学阶段首先必须树立一个鲜明的自我的职业定位,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所长,结合周围老师的意见,以及必要的职业测评参考,才能得出准确的个人职业定位。第三,针对外语类毕业生应尽早地进行其就业方面的指导,刚进入高校课堂开始,就应使其对就业形势加以了解,增加就业指导课程,根据自身的专业对就业形势有着准确的分析,初步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模式,调整自身形成的错误就业心态,教师应给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努力建立健全的毕业生灵活就业保障机制灵活就业是外语考生的重要择业途径,由于我国没有给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一定的安全保障,使得只是极少数的毕业生选择这种就业模式,为了使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的劳动保障机制,使毕业生能够敢于选择这种就业模式。"十四五"规划纲领在改善百姓福利方面,亮点频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方面,提出要着力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做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同步。接受国内经济报纸记者访问的专家和创业者们认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体现人民幸福生存水平的关键指数。在其中,增加劳动力报酬。抓好人才就业职位供给侧改革,是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关键。一方面,要增加就业职位供给总量,充分发挥第三次制造业、新型经济形态(包括平台经济社会、零工经济社会等)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吸引能力,支持开发交叉领域新专业、新职位、新项目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吸引能力。另一方面,改善人才就业职位供给效率。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要分类施策、人各尽其用。针对校招,招聘方要更关注给应届大学生提供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针对社招,录用方要更关注于给予社区员工精细分类,以扩大高薪资、专业化的职位供给。针对培养,院校、央企、研发公司等单位都要注意构建高层员工筛选机制,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筛选出适合现实需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应届生语种供给侧改革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解析校招,读懂毕业生
神数据
2017年应届生就业:硕士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600元
数据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