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西部路径探寻
2022-12-31李劲渝
李劲渝
党的20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给教育指明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各地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规划,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的现代性不仅包括科学、民主和法治,还包含公平正义、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等价值追求。重庆市荣昌区立足西部地域内部需求、厚植巴渝文化之根、激活自我革命动力、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后,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学区之间、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满足老百姓“上好学”需求的不充分等问题,于2018年出台《荣昌区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托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摸清教育改革发展现状,找准加快区域公平而有质量教育发展存在的落差与挑战,统筹设计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素质教育发展、“三名”(校长、教研员、教师)队伍培养、高初中教学质量提升“四大行动”,探寻教育现代化的西部路径。
荣昌探寻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这四大行动,具有内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既立足西部教育短板强化底部攻坚,推动学校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夯实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2035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实践导向,在统筹设计、系统推进的真抓实干中,逐步形成“书香棠城·美好教育”发展理念更鲜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合理、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更高、学校育人质量更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西部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样本。
城乡教育一体化行动着力西部区域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意在提升区域教育领导力,育好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三年来建立了包括三级多维联动机制、教师柔性流动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特色学校示范辐射机制、协商式发展性督导评估机制在内的“五大机制”。素质教育发展行动主要是探寻课程、课堂和评价的现代化,促进素质教育在学校层面的落地。该行动以点带面,以3所中学和8所小学为基地校,开展学校现代化标准试验,辐射引领全区开展课程创新、课堂变革与评价改革一体化行动。“三名”队伍培养行动,自然是探寻人的现代化,通过130位名校长、名教师、名教研员的培养带动全区教师成长,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则是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着眼教育内涵探寻体系的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应该没有统一的模式。荣昌的“四大行动”相互协同、相互助力,旨在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构成一个完整的行动体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中不断完善,积极探寻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西部路径。城区之间、学区之间、校际之间协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各美其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这一探索行动为全面贯彻党的20大的教育新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创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祝愿荣昌区在人民共建共享的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中,坚定发展自信、持续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体统筹、协同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