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龟探穴针法探析

2022-12-3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针法肩周炎中风

李 磊 苏 莉

[1.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20级,山东 济南 250014;2.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针推康复科,山东 青岛 266033]

明代徐凤在《针灸大全·金针赋》中言:“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1]。这是中医史上对苍龟探穴针法的首次记载。苍龟探穴针法属复式针法,其中包括针向行气法、三才针法和徐疾补法,该针法针刺范围广、刺激强度大,以其疗效之显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且其临床应用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现通过对部分医家的相关记载和近10年临床资料的学习研究,探析如下。

1 苍龟探穴针法研究历史和现状

李梴《医学入门》中对苍龟探穴进行了描述:“苍龟探穴,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次,向右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2]。即将针刺入天部底层,刺手拇食两指扳倒针身,一次退针至天部顶层,采用斜刺或者平刺,分3次进针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钻剔1次,自左而右反复操作。汪机《针灸问对》中也记载:“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3]。又云:“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捻针也)”。又云:“下针用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盘而剔之,行经脉也”。这其中包含2种操作方法:一种是如《金针赋》中所言,将针直刺入地部,使之得气,提针至天部, 扳倒针身,向上下左右斜刺或平刺钻剔。上下行提插手法,左右行捻转手法,四方探刺,达到似龟入土之象而缓缓进针。另外一种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三进一退,押手两指按在穴旁,刺手持针进入地部,向右做盘法,上提而剔之,如龟入土,钻向四周,以行经脉。即不需直刺,直接用刺手拇食两指扳倒针身,取斜刺或者平刺,分3次进针,向上、下、左、右各向钻剔1次。古代医家对苍龟探穴的手法已详细描述,其核心在于一针多向。

现代医家将苍龟探穴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该针法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见地。陆瘦燕等[4]指出本法以针向行气法为主,以先上后下、自左而右的序次分天人地三部缓慢进针并得气,可引导针感向腧穴四周放散,同时结合徐疾进退针补法,可行经脉之气,属于补的范围,也可并用循摄爪切等辅助手法,则无有不应效者。郑魁山[5]指出操作时可采用平补平泻法,先深后浅,即先将针进至地部,复提至天部,左右捻转,不断钻剔透刺,使针感时间增长,用治肢麻冷痹、癥瘕积聚等一切气血瘀滞证。杨甲三[6]认为该针法还可作为催气手法,适应于在关节周围针而无感者。贺普仁[7]认为本法徐进而急出,在徐疾补泻手法中,应属补法,故有补经气的作用,因向四方针刺,因而还有疏通局部经脉的效能,达到既能补气又能行气的目的,可用于痹证、瘰疬等。张缙[8]认为该针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点在钻和剔,钻即向前进针时探索针感,剔即向后退针时搜寻针感,而且在做这2个动作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仔细体会,才能更好地在腧穴四周搜求针感,以达过关催气之效。陆寿康等[9]认为本法通过“钻剔四方”,可引气直达居深之经脉,并向周围发散,进而气至病所,再配以“一退三进”的补法,又能补虚,临床用治痛病,属虚属实均可。

以上研究显示,苍龟探穴针法的核心在于“一针多向”,精髓在于“钻”“剔”二字。“钻”的重点在于向前进针时探索针感,要体现如龟入土探穴一般,所以通常是“进”时行“钻”,扩大针法的刺激面积;“剔”的重点在于退针时边退边搜寻针感,使针感始终保留,所以“退”时行“剔”,以增强针刺部位的刺激量。二者结合,搜求针感,再配合一退三进的操作,反复向不同方向进行刺激,可精确探索病灶,使得脉络通经接气,从而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2 苍龟探穴的临床应用进展

2.1 苍龟探穴针法在关节肌肉疾病中的应用 苍龟探穴刺法以其针刺面广,刺激量大,能通行经气、催气过关、补虚泻实,可治疗多种痛、痹之证。有学者[10-12]取肩三针,实施苍龟探穴针刺治疗肩周炎,结果表明,苍龟探穴电针法治疗肩周炎,在镇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效果显著。王玉英[13]取肩前、肩后、阿是穴,采用苍龟探穴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患者53例,总有效率为98.11%。王刘正等[14]取肩髃、肩髎、肩前,主穴上下左右0.5 cm处各取1穴,双侧阳陵泉加足三里、阴陵泉,采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中频治疗加中药封包治疗肩周炎患者,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王海涛等[15]以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确切,有效率为89.13%,可明显降低患者 VAS评分,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吕俊玲[16]选取肩髃、肩前、肩贞、臂臑、风池、阿是穴,采用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率为93.33%。杨洸[17]选取主穴:(1)肩髃、肩贞、阿是穴 ;(2)肩髎、臂臑、阿是穴,2组穴位轮换选用,治疗肩周炎患者30例,痊愈率73.3%,总有效率97.0%。赵国栋等[18]选取肩前、肩贞、肩髃、阿是穴治疗肩周炎患者30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 90.0%。赵厚勇[19]采用眼针配合苍龟探穴刺法治疗肩周炎 ,眼针治疗取上焦区(双)、肝胆区(双),苍龟探穴刺法取肩三针、阿是穴,有效率为 95.0%。

综上可知,苍龟探穴针法能大幅度提高疗效,降低局部疼痛感,更好地改善关节功能。盖以其过关过节催气之功,刺激量比之常规治疗要大,可有效改善肩关节气血运行障碍,加快血液的循环,从而到达治疗局部炎症水肿的目的,可以缓解肩部的疼痛,并可进一步松解局部粘连的韧带、肌腱等组织,从而有效改善患肩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苍龟探穴针法还可用于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学者[20]取患侧臀部膀胱经秩边穴、胆经环跳穴以及梨状肌体表反应区的阿是穴(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1/3 处周围),根据病情采用苍龟探穴针法给予2~6周的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9.0%,但临床有关该方面的应用多为经验性总结报道,缺乏大样本量的前瞻性对比研究报道,这可能成为今后研究方向。

2.2 苍龟探穴针法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的应用 胡笛等[21]选取第一腰椎至第四腰椎夹脊穴、阿是穴(压痛点、结节或者条索状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为96.67%。还有研究者[22-24]选取病痛局部最敏感处(即阿是穴,多在气海俞处),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总有效率达90%左右,并且研究表明苍龟探穴针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和推拿疗法。

2.3 苍龟探穴针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有研究[25]认为,苍龟探穴针法能改善血液微小循环,促进自身修复,增强针感,缓解疼痛,使治疗效果相对于普通针法有明显提高。还有学者[26-28]采用苍龟探穴针法加艾灸,取天宗、颈夹脊、肩贞、臂臑、曲池、外关、中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0%及以上。概因苍龟探穴法能通经行气,直达病处,以鼓舞正气,祛邪外出;艾灸则是通过热辐射,发挥温热效应,温阳散寒、通络止痛,再选主穴天宗而探之,《针灸甲乙经》载:“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29],如此即能消除病邪,畅通经络,使疼痛、麻木症状得以减轻甚至痊愈。

2.4 苍龟探穴针法在中风患者中的应用 中风患者常会伴有肩手综合征、吞咽障碍、肢体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临床上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张晓丽等[30]研究苍龟探穴针法对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影响,发现通过采用苍龟探穴针法针刺承筋、委阳、阳陵泉、足三里等穴,能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电生理,从而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和步态。林妙君等[31]取天泉、尺泽、郄门、曲泽、天府、侠白、青灵、少海,采用苍龟探穴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总有效率为85%。孔林[32]取主穴百会、手三里、足三里,配穴悬钟、上星、下关、肩髃、合谷、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34例脑卒中患者,研究苍龟探穴针法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治疗组有效率为85.29% ,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FMA、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刘悦等[33]取廉泉、翳风、风池、哑门,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30例,研究结果显示 ,在总有效率、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的改善方面,苍龟探穴法针刺优于常规针刺。王占国[34]取中极、三阴交 (双侧)、阴陵泉(双侧)、血海(双侧)、照海、太冲等穴,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50例,治疗1次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34.0%和 94.0%。赵颖等[35]取肩五针(肩髃、肩内陵、肩外陵、肩前、抬肩)及手三针(合谷、曲池、外关),采用苍龟探穴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薛斌等[36]用苍龟探穴针法,取天宗穴治疗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结果表明苍龟探穴针法对中风后腕手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2.5 苍龟探穴针法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该针法的刺激量大,对于体虚及对针刺敏感的患者,临床应用时要预防晕针等情况的发生。另外,因为针刺面广,故多不在皮肉浅薄处进针。由于苍龟探穴针法的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常需要结合推拿、艾灸、针刀等其他常规疗法。

3 小结

中国传统针灸文化博大精深,苍龟探穴针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而独具特色的针刺手法,随着临床实践得到了不断完善。临床应用该针法时,能更好地引导“气至病所”“过关过节催气”,从而起到补气行气、祛邪通脉、舒筋止痛的作用。

但目前,临床也存在对苍龟探穴针刺手法认识不足、操作手法缺乏规范等问题。如何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将苍龟探穴针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该针法的治疗效果,推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尤需今后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针法肩周炎中风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